妈妈和舅舅相继发病后 25岁女子也被查出帕金森致病基因

每年的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是继心脑血管病及肿瘤后的老年人“第三杀手”,这种好发于老年人的疾病近年来也有年轻化趋势。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的一项调查显示,约10%的患者不到50岁,其中不少患者仅30岁左右,这在10年前是非常罕见的。

妈妈和舅舅相继发病

25岁女子也被查出致病基因

“帕金森病虽不致命,但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汪咏秋表示,帕金森病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好发于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震颤、肌强直及运动减少是主要临床特征。其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明确,流行的说法包括年龄老化、遗传因素、环境毒物、感染、氧化应激及自由基形成等。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去年共接诊约1500名帕金森病患者,较去年、前年有明显上升,并有年轻化趋势,约10%的患者不到50岁。“虽然没有做过完整的流行病学调查,但从门诊情况来看,年轻患者越来越多。”汪咏秋说,10年前,一年到头也碰不到几个三四十岁的帕金森病患者,但现在几乎每个月都能碰到几例。

年轻人发病多与家族遗传或基因突变相关。汪咏秋提到一名典型的“准患者”——25岁的宁海人章小姐。章小姐的妈妈在45岁那年查出帕金森病,后来她舅舅也在40岁时发病。过去的10多年里,两人一直坚持吃药,前年还接受了一种脑部刺激手术。听说帕金森病有家族遗传,章小姐前段时间到医院做基因检查,结果真的查出了与该病高度相关的致病基因。

30%~40%的患者就医时已是中晚期

章小姐的妈妈和舅舅是在发病早期就发现的,已坚持治疗10多年。但在我市各大医院的相关门诊里,大量帕金森病患者一经确诊就已经是中晚期,病情进展迅速。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去年接诊的约1500名帕金森病患者里,有30%~40%的人在就医时已是中晚期。

“象山一位老人,出现相关病情两年才到医院就医,此时大脑已经萎缩,用药只能缓解部分症状。”汪咏秋说,就医时不少患者及其家属自述,患者手抖一两年了,但一直都没在意,以为人老了手抖是正常的,没想到这会是一种病。

当然,并非所有的患者都会手抖、动作迟缓。专家介绍,帕金森病分震颤型和非震颤型两种,震颤型占70%,非震颤型占30%。

一些患者正是因为手不抖、症状不典型而没能早诊早治。汪咏秋说,自己前不久收治了一名30来岁的小伙子,腰痛了一年,还做了手术,症状一直没有减轻,辗转到神经内科就医后才发现患的是帕金森病。

“现在不少年轻人本来就有颈椎、腰椎方面的问题,出现腰痛、腿麻的情况,很少会想到帕金森病。”汪咏秋说,如果在经过针对性治疗后,腰痛、腿麻的症状仍不能缓解,当事人就应及时确认是否患有帕金森病。

记者 童程红 通讯员 张珂迪 徐晨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