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嫁給了“銀幕將軍”,剪出了《城南舊事》,卻說自己是個保姆

她嫁給了“銀幕將軍”,剪出了《城南舊事》,卻說自己是個保姆

她嫁給了“銀幕將軍”,剪出了《城南舊事》,卻說自己是個保姆

藍為潔身上有不少定語,“銀幕將軍”湯曉丹導演的夫人,著名畫家湯沐黎、著名指揮家湯沐海的母親。父子兩代都是大藝術家,藍為潔曾自豪說,“我家出了三個藝術家,一個保姆。”保姆說的是她自己。實際上,藍為潔是享有“南方第一剪”美譽的著名剪輯師,藝術造詣豐厚,曾剪輯出《巴山夜雨》、《城南舊事》、《苦惱人的笑》、《南昌起義》、《廖仲愷》等多部經典影片,湯曉丹導演作品過的第一關便是夫人的“剪刀”。

因打字機與湯曉丹情定一生

藍為潔是川妹子,17歲高中畢業後,幾經周折,進了在重慶的“中國電影製片廠”,在辦公室當文員,認識了從香港逃難到重慶的“金牌導演”湯曉丹。那時候,湯曉丹是代理技術課長,辦公室裡有臺英文打字機,藍為潔想學打字,日後有機會時投考郵政局或銀行,就主動來幫湯曉丹打字。湯曉丹發現這個川妹子蠻有主見,就教她打字手法。湯曉丹和藍為潔誰都沒有想到,這臺英文打字機居然成了他們的“媒人”,一段美好的姻緣就此連上……這時候的湯曉丹36歲,而藍為潔只有18歲,整整相差一倍。藍為潔後來風趣地稱作“戰地鴛鴦”或“流浪婚姻”。

她嫁給了“銀幕將軍”,剪出了《城南舊事》,卻說自己是個保姆

▲ 湯曉丹、藍為潔、湯沐黎、湯沐海

因材施教,培養了兩個藝術家兒子

抗戰勝利,他們回到上海後,有了兩個兒子。大兒子湯沐黎喜歡畫畫,她省吃儉用,為兒子買顏料畫布,又鼓勵兒子爬腳手架為人家畫巨幅領袖像和宣傳畫,以獲得餘下的顏料。湯沐黎後來被分配到牛奶公司牧場當搬運工,但他的藝術才華很快就顯現出來。有關方面組織創作供全國美展的作品,他畫的《針刺麻醉》小樣被選中。但是創作的畫室遠在虹橋的結核病醫院的標本室裡,為搶時間,他把床也安在那裡,白天去牧場幹活,晚上畫畫,而床邊上就是骷髏和用福爾馬林浸著的器官。藍為潔經常燒點好菜,步行幾十公里送去給兒子補身體,為兒子加油。

她嫁給了“銀幕將軍”,剪出了《城南舊事》,卻說自己是個保姆

▲ 湯沐黎 《針刺麻醉》

1972年,兒子的油畫《接班人》被《人民日報》轉載。《人民日報》當時用七十六種語言向全世界發行。在父母冤案的牽連下,能取得如此成就,著實不易。

小兒子湯沐海雖然在16歲時就被召到新疆軍區文工團當文藝兵,但後來因受湯曉丹的所謂問題牽連,被提前復員,在上海鍛壓二廠做車工。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歲月中,唯有音樂成為撫慰他心靈的良方。稍有些空,他就一頭扎進音樂的世界。藍為潔知道兒子想要作曲,想要一架手風琴,她沒有吱聲。

她嫁給了“銀幕將軍”,剪出了《城南舊事》,卻說自己是個保姆

▲ 湯沐海

一架手風琴要500多元,在當時可以說是天文數字,她開始悄悄地籌集這筆錢。她中午在食堂不吃菜,光喝一分錢的湯。每天外出撿廢紙去賣錢,甚至從奉賢的“五七幹校”回來,都會揹著一大捆寫過大字報的廢紙,而不顧人家的非議。日復一日,攢下300元,然後又從親朋好友處東拼西湊了200元,終於給湯沐海買來了手風琴。

與傅正義並稱“南北二剪”

其實,藍為潔在電影剪輯創作中的地位頗高,與傅正義並稱“南北二剪”。她參加剪輯的影片中,《苦惱人的笑》《南昌起義》獲政府獎;《巴山夜雨》獲政府獎和金雞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城南舊事》獲政府獎和金雞獎最佳導演獎,並獲最佳剪輯獎提名。《廖仲愷》獲政府獎和金雞獎最佳導演獎。1984年退休後,仍參加了《徐悲鴻》《傳奇夫人》《楊家將》等多部集電視劇的剪輯指導工作。但只要人們提到她的成就,她從不會說是自己的功勞,只說是沾丈夫湯曉丹的光。

她嫁給了“銀幕將軍”,剪出了《城南舊事》,卻說自己是個保姆

“大器晚成”的高產作家

藍為潔還是“大器晚成”的高產作家。1993年,65歲的她開始在報上發表影人專欄,還出版了多部專著,寫她所認識的中國影人和經歷的中國影史。“還想聽藍奶奶講故事……”藍為潔病逝消息傳來,有影迷這樣留言哀悼。藍為潔晚年著作讀者愛看,是市場上的暢銷書。上海電影家協會副主席石川說,藍為潔的書很有意思,她寫家庭、寫對兒子的培養,“一家四口都是大師級的人物,藍老師既把‘湯爺爺’照料得十分周到,又培育出了兩個世界級的藝術家,可以說是傳奇的一生。”

她嫁給了“銀幕將軍”,剪出了《城南舊事》,卻說自己是個保姆

▲ 湯曉丹導演、藍為潔剪輯的《不夜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