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全身不舒服,医院查了个遍,却没发现异常,原来是这个问题

最近老家的一个熟人来找我看病,自诉身体很多地方都不舒服。

这位老乡年龄也不算大,才45岁,身体看起来还不错,女性。刚一见面就迫不及待的向我诉说她的病情了。

她的症状有很多,说起来滔滔不绝,时而胸痛、头晕,又时而心慌、胃胀,总之有很多不舒服。

进一步询问病史,她从十年前开始就不工作了,平时就是照顾家庭,并兼顾处理一些家务。

她这次来找我的目的是,想查清楚自己到底是得了什么病。

因为她的症状比较多,这次来医院顺带也想做个全身检查,于是我给她安排了相关检查。

检查的结果却让我充满疑惑。她的身体没有问题,各项指标均提示正常。

为什么检查没有问题,但她却说自己很多地方不舒服呢?这个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她的家人无意间说了一句话,让我茅塞顿开。

她家人说她平时喜欢胡思乱想,并且遇事喜欢钻牛角尖。

这句话让我想到一个问题——就是患者的身体症状会不会是心理因素引起的呢?

45岁全身不舒服,医院查了个遍,却没发现异常,原来是这个问题

其实类似的问题我们在临床上经常遇到。患者会有身体上的不适症状,但无论做什么样的检查,就是发现不了异常。一方面患者哭天喊地向医生求救,另一方面医生却丈二的和尚摸不到头脑。

这种病就是躯体形式障碍,这是一种心理原因导致的躯体不适。

什么是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身体上会有很多症状,但到医院检查就是查不出问题。

按照DSM-5(第五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的诊断标准,将躯体形式障碍描述为存在突出与痛苦不适的躯体症状,但这些症状与身体的器质改变并没有明显的关系。

因为症状在主观上持续的存在,这时的患者往往会不相信医院的检查,会频繁的更换医院及医生反复就诊,又因为总是找不到身体上的问题,患者常常显得非常焦虑。

45岁全身不舒服,医院查了个遍,却没发现异常,原来是这个问题

这不仅浪费了医疗资源,也让患者陷入治疗困境。

对于躯体形式障碍,正确辨别非常重要。

造成躯体形式障碍的原因是什么?

目前对于躯体形式障碍的研究表明,其发病原因与患者存在情绪压抑有关,同时伴有不合理的认知。

躯体形式障碍目前归类于心理疾病,常规的门诊是无法对其有效的诊治的,需要到专门的心理门诊就诊。此外,躯体形式障碍与患者性格特质也有密切关系,那些具有敏感、多疑、多思、多想性格的人群,发生躯体形式障碍的概率比其它性格的人群高。

躯体形式障碍的治疗

对于躯体形式障碍的治疗,目前主要是使用药物治疗,如果是焦虑引起的躯体症状,可以服用一些抗焦虑的药物。如果是抑郁伴发的躯体症状,可以口服抗抑郁的药物。因为是心理问题,如果能配合心理治疗效果会更好,目前国内常用的心理疗法有认知行为疗法、森田疗法、内观等。

上文中那位身体不舒服的老乡,后来按照我的建议去看了心理科。在做了一系列心理检查后,果然是躯体形式障碍。因为她的焦虑指数偏高,考虑是情绪焦虑引起的躯体症状,于是给她开了一些抗焦虑的药物,并且教了她一些调整情绪的方法,慢慢的她的躯体症状得到了缓解。

躯体形式障碍是我们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类心因性疾病,尤其是就诊于门诊的患者中。对其正确的辨别非常重要,如果能及时准确的确诊躯体形式障碍,可以使患者避免大量的过度检查。因为是心因性疾病,其治疗也需要专业的心理科医生诊治。

45岁全身不舒服,医院查了个遍,却没发现异常,原来是这个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