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瀘州”概述

瀘州得名“瀘水說”,古稱江陽。南朝梁大同年間(535~546年)置瀘州,領江陽郡。江陽郡領:江陽縣(治今江陽區)、漢安縣(治今納溪區大渡口鎮)、綿水縣(治今長寧縣北)、安樂戍(治今合江縣合江鎮)。州、郡治今江陽區。

瀘州位於四川省東南部,川滇黔渝四省市結合部。瀘州市東鄰重慶市,南接貴州省、雲南省,西連宜賓市,北接自貢市、內江市。距省會成都市267千米。地理座標北緯27°39′~29°20′,東經105°08′41″~106°28′,東西寬121.64千米,南北長181.84千米,幅員12243平方公里。處於成都-貴陽-重慶-昆明直線連接中心位置,長江和沱江兩江交匯處,是四川東南出川出海和重慶西南出海東南亞必經通道。

夏、商時屬梁州之域。周慎靚王五年(前316年),秦滅巴、蜀,同年設置巴郡、蜀郡,包括江陽在內的大片土地納入秦國範圍。

西漢景帝六年(前151年)封蘇嘉為江陽侯,在長江與沱江交匯處(今瀘州市江陽區)設置江陽縣。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開發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置犍為郡,領江陽縣。東漢獻帝建安十八年(213年)置江陽郡。

西晉仍置江陽郡。江陽郡屬益州,下轄江陽縣、符縣、江安縣。

南朝劉宋、南齊置東江陽郡。南梁大同年間(535~546年),建置瀘州。瀘州轄一郡即江陽郡,三縣即江陽縣、江安縣、綿水縣。

四川省“瀘州”概述

瀘州新貌(30)

隋大業三年(607年)改瀘州為瀘川郡,仁壽中升為瀘州總管府。改江陽縣為瀘川縣,為瀘川郡治。瀘川郡轄瀘川縣、富世縣、江安縣、合江縣、綿水縣。

唐武德元年(618年)復置為瀘州,三年(620年)置總管府,四年(621年)升為都督府。瀘州轄瀘川縣、富義縣、江安縣、合江縣、綿水縣。

北宋,瀘州瀘川郡置瀘川軍節度。

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潼川府路遷治瀘州。[7][8]瀘州升本路安撫使。

宋末改瀘州為江安川,屬潼川路。轄瀘川縣、江安縣、合江縣、納溪縣。

宋、元之際,蒙古軍入蜀,瀘州城先後遷治於合江榕山、江安三江磧、合江安樂山,最終築城於合江神臂崖,堅持抗元35年。

元改江安川為瀘州,並廢瀘川縣入瀘州,屬四川行省重慶路,轄江安縣、合江縣、納溪縣。

明洪武六年(1373年)瀘州升為直隸州,隸屬於四川行中書省,九年(1376年)直隸於四川布政使司。轄江安縣、納溪縣、合江縣。

清雍正五年(1727年),將貴州畢節以北的永寧全境劃歸四川。清嘉慶七年(1802年)瀘州置川南永寧道(1908年改名下川南道)。

四川省“瀘州”概述

魅力瀘州(30)

民國初改瀘州為瀘縣,屬永寧道,為永寧道治,並與江安、納溪、合江三縣脫離。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設置第七行政督察區。

1949年中共川南區委在自貢成立。1950年1月川南區委遷瀘縣,設置川南人民行政公署(省級,1952年8月撤銷)。1949年12月1日,敘永解放;2日,古藺解放;3日,瀘縣、合江、納溪解放。5日,瀘縣人民解放委員會成立,代行縣政府日常工作。13日,中共瀘縣委員會和瀘縣人民政府成立。1950年1月17日,設瀘縣專區,轄瀘縣、納溪、合江、隆昌、富順、敘永、古藺和古宋8縣。

1949年12月設置瀘縣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0年9月改稱瀘縣專員公署,屬川南行署區。7月10日,經中央人民政府批准,瀘縣析出設立瀘州市,同月底成立中共瀘州市委,8月15日正式成立瀘州市人民政府。瀘縣專署駐瀘州市,轄瀘縣(駐瀘州市小市鎮)、合江、古藺、敘永、古宋、納溪、富順、隆昌等8縣。

1952年3月,瀘縣專署遷隆昌縣,改稱隆昌專區,後屬四川省領導。同年12月專署遷瀘州後,改稱瀘州專區。原由川南行署直轄的瀘州市劃歸瀘州專區。轄1市、8縣。1952年,雲南省威信縣水田鄉飛地劃歸四川省古藺縣。

四川省“瀘州”概述

瀘州夜景(4)

1953年1月12日,瀘州市劃歸瀘州專署領導,併為專員公署所在地。(1953年,瀘州市改為省轄市,委託瀘州專署代管。)

1960年,撤銷古宋縣,併入敘永縣。7月14日,國務院批覆撤銷瀘州專區,所屬市縣劃歸宜賓專區。

1983年3月3日,瀘州市升為地級瀘州市,將宜賓地區的瀘縣、納溪、合江等3縣劃歸瀘州市管轄。同年5月四川省政府批准設立瀘州市市中區。6月1日,市委、市政府辦事機構正式成立。

1985年1月17日,市中區政府成立。1985年6月4日,宜賓地區的古藺、敘永2縣劃歸瀘州市管轄。

1995年12月24日,瀘州市市中區更名為江陽區;撤銷納溪縣,設立瀘州市納溪區;新設瀘州市龍馬潭區;瀘縣人民政府駐地由原市中區新街子街遷至瀘縣福集鎮;對江陽區、納溪區、瀘縣的行政區域作相應調整。

1996年7月1日,正式實施行政區劃調整,瀘州市轄三區四縣(江陽區、龍馬潭區、納溪區、瀘縣、合江縣、敘永縣、 古藺縣)。

四川省“瀘州”概述

瀘州

氣候特徵

瀘州市屬亞熱帶溼潤氣候區,南部山區立體氣候明顯。氣溫較高,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無霜期長,溫、光、水同季,季風氣候明顯,春秋季暖和,夏季炎熱,冬季不太冷。但受四川盆地地形影響,瀘州市夏季多雷雨,冬季多為連綿陰雨天氣,多輕霧天氣, 而全年少有大風,多為0~2米/秒的微風。

年平均氣溫17.5~18.0℃,年際之間的變化為16.8~18.6℃,高低年間相差值為1.8℃;瀘州市無霜期長在300天以上, 降雪甚少,個別年份終年無霜雪,適宜作物生長期長。

地形地貌

瀘州地處四川盆地南緣與雲貴高原的過渡地帶,地勢北低南高。北部為河谷、低中丘陵,平壩連片,為魚米之鄉。南部連接雲貴高原、屬大婁山北麓,為低山,河流深切,河谷陡峭,森林礦產資源豐富。海拔高度240米~520米。合江縣九層巖長江江面海拔203米,為市境最低點。敘永縣羅漢林羊子灣樑子主峰海拔1902米,為最高點。

四川省“瀘州”概述

瀘州地圖

瀘州地處川東南平行褶皺嶺谷區南端與大婁山的結合部,四川盆地南緣向雲貴高原的過渡地帶,兼有盆中丘陵和盆周山地的地貌類型,分屬四川盆南山地與丘陵區和巫山大婁山中山區兩個地貌二級區。總的特點是:南高北低,以長江為侵蝕基準面,由南向北逐漸傾斜,山脈走向與構造線方向基本一致,呈東西向、北西向及北東向展布。大體上以江安──納溪──合江一線為界,南側為中、低山;北側除背斜形成北東向狹長低山山壠外,均為丘陵地形。最低點是合江九層長江出境河口,海拔203米;最高點是敘永縣分水楊龍彎粱子,海拔1902米,相對高差1699米。按其特點,全市地貌大體上可分為四種類型。

北部淺丘寬谷區:包括瀘縣、江陽區、龍馬潭區、納溪區和合江縣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為川東平行褶皺地帶的延伸部分,屬四川盆中丘陵區的南緣,面積佔總幅員面積的18.6%。海拔多在250~400米,最高為萬壽山,海拔757米。長崗山多為林地,淺丘寬谷多為耕地,田多土少,是全市主要農業區。

南部低中山區:包括敘永、古藺縣大部,屬四川盆地南緣的盆周山地低中山地貌類型區,面積佔總幅員面積的38.6%。出露的地層以古老海相沉積的各類灰巖、泥岩為主,侵蝕嚴重,形成山巒迭嶂,溝谷縱橫的複雜地貌類型,平均海拔800米左右,最高為敘永縣分水楊龍彎粱子,海拔1902米。山地為林地、旱地和園地(茶園);槽壩地勢平坦,以耕地為主,土壤肥沃,土層深厚,也是瀘州主要農業區之一。

四川省“瀘州”概述

報恩塔(2)

中部丘陵低山區:長江以南,南部低中山區以北為中部丘陵低山區,包括瀘縣少部,江陽區一部,合江縣、納溪區大部和敘永、古藺縣北部,面積佔總幅員面積的41.5%,山地海拔一般為500~1000米,最高為古藺縣斧頭山,海拔1895米,丘陵海拔350~500米。山地以林地為主,全市現存的兩大片原始森林──福寶林區和黃荊林區以及楠竹林,均集中在這一區,丘陵以耕地為主,其次是園地(果園和茶園)。

沿江河谷階地區:沿長江、沱江等大、中河流兩岸,由於河流的沖積、堆積而形成數級階地,面積佔總幅員面積的1.3%。一、二級階地為第四系現代河流沖積物,階面平坦寬闊,寬達500~1000米,海拔250米以下,相對高差小於30米,厚15~20米,以耕地為主,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是全市蔬菜、甘蔗、龍眼的集中分佈區。三、四級階地為第四系近代冰水沉積物,由於流水的侵蝕,只零星殘留於河谷兩岸的基座檯面上,海拔250~330米,多為耕地和園地,土層深厚,是全市甘蔗、荔枝的集中產區。

水文

瀘州境內大、中、小江河溪流眾多,但小溪河源徑流短。境內河流同屬長江水系,以長江為主幹,成樹枝狀分佈,由南向北和由北向南匯入長江。主要河流有長江干流、沱江、赤水河、古藺河、永寧河、塘河、瀨溪河、東門河等。集雨面積5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有61條,其中集雨面積50-100平方千米30條、100-400平方千米20條、400平方千米以上11條。瀘州河流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控制下季風型河流,即暖季河流,徑流靠夏季降水補給,夏季最大,冬季最小。境內河流湖泊眾多。屬長江水系。長江分佈於市區北部,自西面江安流至納溪大渡口入境長江由西從納溪區大渡口鎮進入瀘州,流經瀘州納溪區、江陽區、龍馬潭區、瀘縣至合江縣望龍鎮入重慶市,橫穿全市133千米,江面寬600-1300米,以長江為主幹,由4級支流組成樹枝狀水系。境內匯入長江主要支流有永寧河、沱江、龍溪河、赤水河。湖泊主要有海潮湖、玉龍湖、鳳凰湖、紅龍湖等。水資源總量大,但分佈不均,開發較難。

水資源

長江自西向東橫貫境內,沱江、永寧河、赤水河、瀨溪河、龍溪河等交織成網。境內長江航道133千米,入境水量2420.8億立米,出境水量2945.6億立方米。

瀘州市水資源總量為66.57億立方米/年。地下水藏量豐富,達10.65億立方米/年,以南部敘永、古藺兩縣熔岩底中山區最富,長江以南構造裂隙水較豐,長江以北風化帶裂隙水貧乏,地下水開採3.25億立方米/年。境內除沱江外,其餘各中、小河流河床較陡,落差集中,加之雨量充沛,多年平均徑流總量66.57億立方米,為修建水電站提供豐富的水能資源。瀘州境內水能理論蘊藏量有63萬千瓦。赤水河與永寧河流域,佔全市水能3/4;赤水河可開發容量,佔全市可開發量1/2多。

生物

四川省“瀘州”概述

瀘州城建(9)

瀘州市盛產水稻、糯高粱、荔枝、桂圓。豬、牛、山羊、家蠶產量高。林地面積41.88萬公頃,佔全市總面積的34.21%,活立木蓄積量810.8萬立方米。珍稀植物珙桐、水杉、桫欏、篦子三尖杉、連香樹、香果樹等共46種。中藥材天麻、五倍子、佛手、黃柏、杜仲、安息香等1444種。飄溢“王者香”的佛蘭、四季蘭(三星蝶、荷瓣、梅蘭、梅瓣)、雙鼻雙舌、多瓣多鼻等蘭草為珍稀名品。珍稀動物中華鱘、白鱘、華南虎、黑頸鸛、林麝、獼猴等18種。長江之合江至雷波段,2000年4月被列為國家珍稀魚類保護區。明代瀘州特曲老窖池泥中計有400多種微生物,釀製出濃香甘爽的“瀘型酒”。有食用菌竹蓀、雞叢、蘑菇、銀耳、木耳等20多種。

動物資源

瀘州境內有野生動物214種,分屬25目65科。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2種:豹(別名金錢豹、豹子、文豹,貓科),合江、敘永、古藺等地曾有發現。雲豹(貓科)古藺、敘永曾有發現,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28種。境內河流深切,河谷陡峭。長江自西向東橫貫境內,沱江、永寧河、赤水河、瀨溪河、龍溪河等交織成網,其間蘊藏著豐厚的魚類生物資源。轄區天然水域中有各種水生動植物近500種,其中淡水魚類品種169種。長江上游特有魚類有32種,國家級Ⅰ級保護品種有3種:中華鱘、達氏鱘、白鱘。國家級Ⅱ級保護品種有4種,省級重點保護品種有12種。瀘州長江段133千米及一級支流沱江、永寧河、赤水河為長江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植物資源

瀘州境內有高等植物520科、813屬、5950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6種,二級保護植物24種。一級保護樹種有:水杉,杉科,自1960年引種以來,全市各區縣均有栽培。珙桐,珙桐科,在瀘州數量少,主要分佈在合江縣福寶林區,古藺黃荊林區亦有分佈。南方紅豆杉,紅豆杉科,分佈於合江、敘永和古藺山區。銀杏,又稱白果、鴨腳,銀杏科,瀘州各區縣均有栽培。臺灣蘇鐵,又稱鐵樹,蘇鐵科,瀘州移植引進作為園林觀賞綠化植物。水松杉科,主要分佈在合江、古藺。全市森林面積857萬畝,林木總蓄積2926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49.7%。珍稀植物珙桐、水杉、桫欏、篦子三尖杉、連香樹、香果樹等46種。中藥材天麻、五倍子、佛手、黃檗、杜仲、安息香等1444種。飄溢“王者香”的佛蘭、四季蘭(三星蝶、荷瓣、梅蘭、梅瓣)、雙鼻雙舌、多瓣多鼻等蘭草為珍稀名品。

礦產

截至2017年,瀘州市已探明儲量煤69億噸,天然氣650億立方米,硫鐵礦32.17億噸、方解石20.1萬噸。大理石計數億立方米。還有銅、金、石油、鈾、鎵、鍺、鋁土、耐火黏土、熔劑白雲岩、鹽、石灰岩、高嶺土、玻璃用砂、陶瓷用黏土、石膏等20多種。

瀘州地質構造複雜,地層以各種沉積岩為主,因而礦產資源豐富,礦種繁多。已探明礦種有煤、石油、天然氣、硫鐵礦、鐵、銅、金、耐火黏土、溶劑白雲岩、水泥用石灰石、高嶺土、磷、玻璃用砂、石膏、大理石、方解石等20餘種。其中,尤以煤、硫鐵礦、天然氣儲量豐富。境內已探明有大型礦床17處,中型礦床11處,小型礦床24處,礦點44處。金屬礦類分4亞類9種。其中黑色金屬礦有菱鐵礦、赤鐵礦、褐鐵礦3種。有色金屬類有銅、鉛、鋁土礦3種。貴重金屬類有黃金1種。放射性、稀散元素礦產有鈾、鎵2種。非金屬礦類中,化工非金屬礦類有硫鐵礦、磷塊巖、岩鹽、長石砂岩、含鉀砂岩5種,冶金非金屬礦類有耐火黏土、鑄型砂岩2種,建材非金屬礦亞類有石灰岩、大理岩、白雲岩、方解石、石膏、高嶺土、膨潤土、水泥黏土、石英砂岩、粉石英10種,寶石非金屬礦亞類有瑪瑙、玉石、白寶石、彩石、空心石5種。能源礦產類中,煤礦亞類有煙煤、無煙煤2種,石油亞類有原油1種,天然氣亞類有天然氣1種。

能源

截至2017年,瀘州市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628萬千瓦。可開發量252萬千瓦。古敘礦區煤、無煙煤資源量69億噸,煤層氣1000多億立方米。近年天然氣產量73億立方米。

2017年,年末全市公安戶籍登記總戶數155.28萬戶,戶籍總人口509.5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09.10萬人,鄉村人口300.48萬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31.7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11.33萬人,鄉村常住人口220.39萬人。城鎮化率48.95%,比上年提高1.45個百分點。[12]

2017年瀘州市戶籍人口及構成

單位:人、%

指 標年 末 數比 重

全市戶籍總人口5095829100.0

其中:男性263194151.6

女性246388848.4

其中:0-17歲109843821.6

18-34歲106530620.9

35-59歲193170937.9

60歲及以上100037619.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