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着上市,Uber也不敢“低调”了?

抢着上市,Uber也不敢“低调”了?

最新消息显示,Uber终于“忍不住”要上市了。据悉,Uber将通过IPO发行约100亿美元股票,知情人士表示,“此次IPO发行的多数股票都是Uber发行的,较少部分来自现有股东变现。”预计最快在今年5月就可以在纽交所上市。目前,该公司的目标估值在900亿至1000亿美元之间。

抢着上市,Uber也不敢“低调”了?

Lyft上市刺激了Uber?

众所周知,作为网约车的“鼻祖”之一,Uber近年来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一些市场也被迫撤出。当然,总体而言,其还是网约车市场上少数的霸主之一。不过,相对于其他的竞争对手,Uber并没有急于上市。而其竞争对手Lyft已经成功上市,这不能不说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Uber。毕竟,经过市场融资之后,会直接表现在日常的运营中,竞争的态势或许也会出现一些波动和转换。Uber当然不愿意看到竞争对手在资本市场“独秀于林”,因此做出自己的IPO计划也在情理之中。

据悉,Uber在上一轮融资时的估值为760亿美元,如果开启IPO之旅,那么估值在1000亿美元还是比较靠谱的。由于Lyft已经于3月29日在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目前的美国网约车第一股,可谓抢了Uber的风头。而且,Lyft的市场表现尚可,其在当日开盘每股报87.24美元,较72美元的IPO发行价上涨21.17%,市值达到273亿美元。不过,第二日Lyft就破发了,并开始不断下探寻求支撑。如今股价68元附近徘徊,持续游离在发行价下方。市值也缩水了不少。可以说,Lyft的下跌对于计划启动IPO的Uber也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市场对于网约车的认可度显然还有分歧,当然Lyft的发行价不菲也是其下跌的原因之一。

作为竞争对手Uber和Lyft各有自己的发展谋划,不过资本市场对待网约车概念显然的认知是相似的,如果对一支股票不看好,那么另一支的发行也必然会受到牵连。当然,由于二者的市场不一样,业务体量以及涉及的范围也有差异,也不可以完全等同看待。众所周知,Lyft的业务集中在共享出行,而Uber的业务就宽泛了许多,包括无人车以及外卖业务UberEats(据悉,外卖业务已经扩展到全球500个城市。)这也是Uber不同于其他网约车企业的特点之一,甚至有可能东边不亮西边亮,外卖行业成为Uber的一剂杀手锏也未可知。起码目前发展态势还是不错的。

抢着上市,Uber也不敢“低调”了?

上市之后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在美国本土市场,Lyft和Uber的竞争日趋激烈。据悉,Lyft公布的数据显示,其在美国共享出行市场的份额已经达到35%,在美国最大的16个城市,Lyft的市场份额更是突破了40%。而此前这都是Uber的市场规模,如今被Lyft显然抢走了一些市场份额。众所周知,此前Uber在中国市场也是和滴滴竞争的不亦乐乎,最终“被迫”转卖给了滴滴,退出了中国市场。而在美国市场,竞争必然会一直延续,不可能存在着退出的可能。更何况,Lyft专注的就是美国和加拿大市场,因此二者之间的竞争只会愈演愈烈。

对于融资起家的网约车企业,Uber背后是软银的支持,而Lyft背后有谷歌和乐天的身影。其中,日本乐天持有13%的股份。日本的软银则在去年收购了Uber的15%股份。有机构预测,预计到2021年,Uber与Lyft的乘客总数将分别达到6260万人和4780万人。也就是说二者之间的差距会不断缩小。很显然,Uber和Lyft背后还是日本企业之间的角力。两家日本企业之间的竞争对于共享出行的发展也会带来一些影响。当然,依托网约车市场,衍生出更多的关联市场和数据累积,也是这两家企业在意的地方。未来的发展,自然不会仅仅局限于网约车市场本身。而对于Uber来说,现在最关键的还是尽快IPO成功,以便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