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樹桑白蚧的防治讓你頭疼? 做到這幾點,和桑白蚧說再見!

桃樹桑白蚧的防治讓你頭疼? 做到這幾點,和桑白蚧說再見!

桑白蚧又名桑盾蚧、桃白蚧,是同翅目盾蚧科擬白輪盾蚧屬的一種昆蟲, 近年來各地桃園發生嚴重,造成樹勢衰弱,甚至全株死亡。

1 形態特徵

雌成蟲。橙黃或橘紅色,體長1 mm左右,寬卵圓形,介殼圓形,直徑2~2.5 mm。略隆起有螺旋紋,灰白至灰褐色,殼點黃褐色,在介殼中央偏旁。

雄成蟲。雄成蟲體長0.6~0.7 mm,有翅1對;雄蚧介殼細長,白色,長約1 mm,背面有3條縱脊,殼點橙黃色,位於介殼的前端。

卵。卵橢圓形,初產的卵淡粉紅色,漸變為淡黃褐色,孵化前為橘紅色。卵長0.25 mm左右,闊約0.12 mm。

若蟲。初孵若蟲淡黃褐色,扁卵圓形,體長0.3 mm左右,分泌綿毛狀物遮蓋身體。脫皮之後開始分泌蠟質物形成介殼,脫皮覆於殼上,稱殼點。

桃樹桑白蚧的防治讓你頭疼? 做到這幾點,和桑白蚧說再見!

桑白蚧卵

2 危害特點

桑白蚧以群集固定為害為主,以其口針插入新皮,吸食樹體汁液,發生量大的整枝覆蓋,分泌的灰白色蠟質妨礙植株生長,輕者使樹勢變弱,重者造成枝組甚至整個主枝枯死。

3 發生規律

每年發生2代,以第2代受精雌蟲在枝條上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桃樹萌動後開始為害, 4月中下旬為產卵盛期,越冬雌成蟲的蟲體迅速膨大,開始產卵於殼下,月底為產卵盛期,每頭雌蟲可產卵數百粒,產卵後雌蟲幹縮死亡。5月上中旬為第1代若蟲孵化盛期,初孵若蟲5~7 d蛻皮,然後開始分泌灰白色蠟質形成介殼,此時桑白蚧發生嚴重的桃園,枝條隨處可見成片灰白色介殼,凹凸不平。6月上旬第1代成蟲開始羽化, 雌雄交尾後雄蟲死亡。7月中下旬為第2代若蟲的孵化盛期。若蟲孵化後多在2~5年生枝條上固著危害,枝條分杈處、陰暗面密度大,向陽光滑面分布較少。8月中下旬達到盛期。9月上旬第2代成蟲開始羽化, 交尾受精後雌蟲繼續危害樹體至秋末,並隨著氣溫降低附著在枝幹上成蟲和第 1 代若蟲主要危害枝幹和新梢,第2代若蟲除危害枝幹外還危害果實。

桃樹桑白蚧的防治讓你頭疼? 做到這幾點,和桑白蚧說再見!

桃樹桑白蚧

4 防治方法

4.1 人工防治

抓住第1代若蚧發生盛期,趁蟲體未分泌蠟質時,用硬毛刷或細鋼絲刷刷掉枝幹上若蟲。

4.2 藥劑防治

早春桃樹發芽前噴1次3~5度石硫合劑或0.2%黏土柴油乳劑,或噴2次50倍石灰水 (間隔5d),以消滅越冬雌成蟲。4月底至5月初(花後),若蟲孵化至分泌白色蠟質(約7d左右)造殼之前,7d內連續噴2次藥,第1次噴80%敵敵畏1000倍液+10%氯氰菊酯2000倍液,第2次噴10%甲氰菊酯2000倍液或15%撲蝨靈1500倍液。危害嚴重的果園,噴第2次藥10 d後加噴1次800~1500倍蠟蚧靈。生長季節用藥時加入200~300倍中性洗衣粉,以提高防治效果。

4.3 保護利用天敵

桑白蚧的天敵有紅點唇瓢蟲、紅額方頭甲和蚜小蜂等,噴藥時要使用選擇性較強的殺蟲劑,避免使用高毒農藥,以保護天敵,充分發揮天敵的自然控制作用。

4.4 冬季防治

做好冬季清園,結合修剪,剪除受害枝條,刮除枝幹上的越冬雌成蟲,病噴一次波美3度石硫合劑或0.5%果聖水劑500~750倍液,消滅越冬蟲源,減少翌年危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