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2天之內,武漢大學就被《新聞聯播》、人民日報、新華社接連"點贊"!

東湖水盪漾,櫻園花正美,在這醉人的春光裡,一群朝氣蓬勃的學子在

武漢大學校園裡唱響一曲動人的青春之歌——改編版的《年輕的朋友來相會》,盡展新時代青年風采。這一幕也受到了央視新聞聯播、人民日報、新華社的關注點贊,更是引眾多高校接力,唱響大江南北。

因一首歌被三家央媒"點名",這是怎麼回事?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僅僅2天之內,武漢大學就被《新聞聯播》、人民日報、新華社接連

這要從近日網絡上發起的一場名為"青春,為祖國歌唱"的網絡拉歌活動說起,該活動主要號召青年學子們獻歌新中國70週年華誕,抒發青年一代對祖國的熱愛。3月31日,武漢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天津大學3所高校率先發起拉歌活動,截止4月3日,活動已覆蓋百所高校。

僅僅2天之內,武漢大學就被《新聞聯播》、人民日報、新華社接連

4月3日,央視新聞聯播播出了武大師生髮起網絡拉歌活動的畫面

僅僅2天之內,武漢大學就被《新聞聯播》、人民日報、新華社接連

僅僅2天之內,武漢大學就被《新聞聯播》、人民日報、新華社接連

新華社也關注到了這次拉歌活動,報道提及李德仁、張俐娜兩位院士,攜手學生合唱團,在漫天櫻花中唱起了改編版的《年輕的朋友來相會》

製作精良、聲入人心的視頻背後,是精良的設計、巧妙的構思以及深刻的寓意。

一張老照片勾起的青春回憶

僅僅2天之內,武漢大學就被《新聞聯播》、人民日報、新華社接連

視頻開始,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俐娜打開了"青春的紀念冊",那一張與同學們在行政樓前操場的合影,喚醒了她難忘的珞珈時光。1959年,張俐娜考入武漢大學化學系,歲月正好,芳華正茂,課堂上如飢似渴地汲取營養,課堂下在田徑場和體操隊大展身手,滿懷著對祖國和人民的摯愛,對科學的熱愛,她全心投入知識的海洋,把美好的青春年華定格在珞珈山最明媚的春景中。

僅僅2天之內,武漢大學就被《新聞聯播》、人民日報、新華社接連

如今已近耄耋之年,張俐娜心中的愛國之情、報國之志卻未曾退減,"有激情不怕年高",張俐娜如是說,與學生共唱這首經典歌曲,要讓更多人聆聽武大學子的青春之音。

"兩顆衛星"參與拉歌

歌曲錄製現場,兩個衛星模型吸引了合唱團同學的目光,"要小心呀,你手上捧的可是我們國家的著名資源三號衛星",兩院院士李德仁笑著對同學們說。另一個焦點非"珞珈一號"莫屬了,這顆全國首顆夜光遙感衛星模型,只聽名字就讓每一個武大人油然而生一種驕傲之情。

僅僅2天之內,武漢大學就被《新聞聯播》、人民日報、新華社接連

抱恙前來的李德仁,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科學家的嚴謹和執著,令現場學子敬佩不已。愛我中華,興我家邦,院士的諄諄囑託和手中沉甸甸的份量,讓學生們深感責任之重,為祖國歌唱的嘹亮之聲在萬林藝術博物館上空久久迴盪。

"小海燕"唱響無伴奏人聲

僅僅2天之內,武漢大學就被《新聞聯播》、人民日報、新華社接連

成立於2010年的武漢大學海燕合唱團,團員由各個院系非藝術專業同學組成,他們憑著對音樂的熱愛聚集在一起,"倡導高雅藝術,弘揚民族文化"是所有"小海燕"們心中最大的願望。

這次他們自發組織,利用課餘時間,短短三天對經典歌曲《年輕的朋友來相會》進行了改編和錄製,以青春活力的八聲部小合唱的形式,採用了三拍子手法,打破原有的節奏,用聲音描繪武大旖旎風光。現代阿卡貝拉的編曲手法,富有律動的節奏,青春歡快的風格,讓歌曲更有包容性和參與感,展現了當代大學生朝氣蓬勃的形象,和對祖國發展的美好希冀。

精心製作的編導組

僅僅2天之內,武漢大學就被《新聞聯播》、人民日報、新華社接連

為了保證MV質量,來自武漢大學融媒體中心的編導們,在初版視頻製作出來之後,用更加挑剔的態度對它進行了"大換血"——為了讓阿卡貝拉效果發揮到極致,堅持要求修改編曲並和"小海燕"們通宵重新錄音;為了呈現最美的珞櫻風光,清晨6點就召集同學們開始了拍攝,並在兩天內完成了視頻"整容";為了一個精彩的長鏡頭,一架無人機偏離航線"掛"在了老圖書館前的松樹上……

僅僅2天之內,武漢大學就被《新聞聯播》、人民日報、新華社接連

用心製作,深情歌唱。這首誕生於三十年前的經典歌曲被重新演繹,視頻一經播出,就在武大師生間產生了熱烈的反響,紛紛表示:"再次被武大的美所征服,被武大精神所感染。""讓我們情感湧動,心潮澎湃。""在同一個校園裡看兩代武大人青春躍動的身影",這首歌在不經意間撥動了武大師生的心絃,激發著每個人心中對祖國最熾熱的愛。

關注"武漢大學招生辦公室"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