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2天之内,武汉大学就被《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社接连"点赞"!

东湖水荡漾,樱园花正美,在这醉人的春光里,一群朝气蓬勃的学子在

武汉大学校园里唱响一曲动人的青春之歌——改编版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尽展新时代青年风采。这一幕也受到了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社的关注点赞,更是引众多高校接力,唱响大江南北。

因一首歌被三家央媒"点名",这是怎么回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仅仅2天之内,武汉大学就被《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社接连

这要从近日网络上发起的一场名为"青春,为祖国歌唱"的网络拉歌活动说起,该活动主要号召青年学子们献歌新中国70周年华诞,抒发青年一代对祖国的热爱。3月31日,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3所高校率先发起拉歌活动,截止4月3日,活动已覆盖百所高校。

仅仅2天之内,武汉大学就被《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社接连

4月3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了武大师生发起网络拉歌活动的画面

仅仅2天之内,武汉大学就被《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社接连

仅仅2天之内,武汉大学就被《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社接连

新华社也关注到了这次拉歌活动,报道提及李德仁、张俐娜两位院士,携手学生合唱团,在漫天樱花中唱起了改编版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制作精良、声入人心的视频背后,是精良的设计、巧妙的构思以及深刻的寓意。

一张老照片勾起的青春回忆

仅仅2天之内,武汉大学就被《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社接连

视频开始,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俐娜打开了"青春的纪念册",那一张与同学们在行政楼前操场的合影,唤醒了她难忘的珞珈时光。1959年,张俐娜考入武汉大学化学系,岁月正好,芳华正茂,课堂上如饥似渴地汲取营养,课堂下在田径场和体操队大展身手,满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挚爱,对科学的热爱,她全心投入知识的海洋,把美好的青春年华定格在珞珈山最明媚的春景中。

仅仅2天之内,武汉大学就被《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社接连

如今已近耄耋之年,张俐娜心中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却未曾退减,"有激情不怕年高",张俐娜如是说,与学生共唱这首经典歌曲,要让更多人聆听武大学子的青春之音。

"两颗卫星"参与拉歌

歌曲录制现场,两个卫星模型吸引了合唱团同学的目光,"要小心呀,你手上捧的可是我们国家的著名资源三号卫星",两院院士李德仁笑着对同学们说。另一个焦点非"珞珈一号"莫属了,这颗全国首颗夜光遥感卫星模型,只听名字就让每一个武大人油然而生一种骄傲之情。

仅仅2天之内,武汉大学就被《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社接连

抱恙前来的李德仁,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严谨和执着,令现场学子敬佩不已。爱我中华,兴我家邦,院士的谆谆嘱托和手中沉甸甸的份量,让学生们深感责任之重,为祖国歌唱的嘹亮之声在万林艺术博物馆上空久久回荡。

"小海燕"唱响无伴奏人声

仅仅2天之内,武汉大学就被《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社接连

成立于2010年的武汉大学海燕合唱团,团员由各个院系非艺术专业同学组成,他们凭着对音乐的热爱聚集在一起,"倡导高雅艺术,弘扬民族文化"是所有"小海燕"们心中最大的愿望。

这次他们自发组织,利用课余时间,短短三天对经典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进行了改编和录制,以青春活力的八声部小合唱的形式,采用了三拍子手法,打破原有的节奏,用声音描绘武大旖旎风光。现代阿卡贝拉的编曲手法,富有律动的节奏,青春欢快的风格,让歌曲更有包容性和参与感,展现了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的形象,和对祖国发展的美好希冀。

精心制作的编导组

仅仅2天之内,武汉大学就被《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社接连

为了保证MV质量,来自武汉大学融媒体中心的编导们,在初版视频制作出来之后,用更加挑剔的态度对它进行了"大换血"——为了让阿卡贝拉效果发挥到极致,坚持要求修改编曲并和"小海燕"们通宵重新录音;为了呈现最美的珞樱风光,清晨6点就召集同学们开始了拍摄,并在两天内完成了视频"整容";为了一个精彩的长镜头,一架无人机偏离航线"挂"在了老图书馆前的松树上……

仅仅2天之内,武汉大学就被《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社接连

用心制作,深情歌唱。这首诞生于三十年前的经典歌曲被重新演绎,视频一经播出,就在武大师生间产生了热烈的反响,纷纷表示:"再次被武大的美所征服,被武大精神所感染。""让我们情感涌动,心潮澎湃。""在同一个校园里看两代武大人青春跃动的身影",这首歌在不经意间拨动了武大师生的心弦,激发着每个人心中对祖国最炽热的爱。

关注"武汉大学招生办公室"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