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內向的人能做好保險嗎?樂嘉說不能,我說可以,你覺得呢?

常有保險新人問我:“我屬於性格很內向的人,合適做保險嗎?”

這個問題在傳統意義上認為,外向能說的性格比較善於跟人打交道,所以也比較合適做與人交道的工作,比如銷售工作,還有服務工作等;而性格內向的人羞於交流,不善溝通,所以一般認為銷售工作跟他們無緣。

事實上,也有多作家和名人都說過類似觀點,比如樂嘉師傅就出了本叫“性格色彩”的書,也說到了這個問題。

性格內向的人能做好保險嗎?樂嘉說不能,我說可以,你覺得呢?

但還有一個說法並不認同上述觀點,他們認為從我們出生時,各方面的素質都差不多,只是因為後天受到了環境的影響,所以造成了各種性格的不同。這裡所說的環境,除了家庭(父母)之外,學校和社會環境,也是影響性格的的重要因素。

即便從小因為家庭的薰陶,性格已近成型的情況下,也會在踏上社會後,仍然會受到社會、工作等多方面環境的左右,有可能讓自己“成功”轉型,似乎這樣的情況,也非極少數。

畢業後各奔東西,多年後再次聚首,老同學中的一些人早已“面目全非”,就是環境影響我們的最好印證。可以說,環境因素讓我們發生性格的變化,有的大到無法想象,而且這種變化,一直在進行著,並非最後的結果。

性格內向的人能做好保險嗎?樂嘉說不能,我說可以,你覺得呢?

下面我分享一篇文章,是一個保險老兵寫的。這位老兵叫葉輝,保險內外勤從業20年,出道之初,性格內斂,現在成立了一家保險工作室。在我與他不多的神交中,能感受到老葉是一位說話不多、真誠專業之人。

而這種真誠少言,正是很多人認為的“不合適做保險”的性格。大家可以從文中瞭解到自己想要知道的關於性格、關於保險行業、關於保險銷售那些事兒。

二十年來夢一場,三千筆下心萬里—葉輝

竟然工作二十年了……

回想二十年前,中專將要畢業時,一片茫然,不知道何去何從。沒有任何的方向,稀裡糊塗地進入了保險行業,當時我去了所在地最大的保險公司——ZG人壽。

當時的保險行業,和今天一樣不被人接受。我生性內向,不喜歡在人面前開口。記得剛去保險公司時,開早會都會覺得很難受,但又不知道能做什麼,於是硬著頭皮做下去。

剛剛開始參加新人班培訓,和所有沒接觸過保險行業的人一樣很興奮,甚至覺得這是一個可以實現人生夢想的地方。頓時熱血沸騰,回家後就決定要在保險行業做一番事業。

1999年的農村,大家沒怎麼聽過保險。一個鄰居聽說我從事保險行業後,問我保險有什麼好處。我說,可以把錢存起來,等要用時取出來。

之後,他馬上回家拿了一萬塊錢給我。當時的我很興奮,馬上翻了整本費率書,給他匹配了一款適合他家孩子的教育金。

做完這一單,基本上我已經沒有客戶了。我不知道去哪裡找客戶,也不知道如何開口講保險,我的主管也不怎麼會賣保險,只是告訴我,實在不行你就給人家背條款唄。重點是,也得能找到人呀?我實在是沒客戶可以見。

這個時候,父母產生了兩種不同的意見。父親認為保險是騙人的,不允許我和所有親戚講保險,這也導致了之後很多親戚都是在別人那裡買保險。母親認為找個工作不容易,要幫助我,於是她帶著我把能見的人全部見了一遍,結果還真簽了一些保單。

大概三個月後,正好趕上保險業第三次降息大停售,銷售變得十分困難,能做的客戶全都做了,而我本來比較內向的性格在陌生市場也是處處碰壁。再加上我並沒有什麼銷售技巧,也沒有什麼話術可以學習。繼續開始迷茫,不知道接下來要怎麼做。

正當此時,主管給我提供了機會,讓我轉內勤。轉念一想,內勤也挺好的,儘管收入低,但最起碼穩定且可以學到東西。

這樣一晃三年,正趕上原公司的電腦部有人跳槽,公司缺人,看我懂一點電腦,就叫我去電腦部工作,也正是在電腦部工作時認識了我的妻子。

說是電腦部的工作,主要還是錄入,加上我還懂一點維修,索性電腦部主管把一些日常IT維護的工作也交給了我。因為自己的情商比較低,所以常常出力不討好,常常被其他部門借用去做很多事。

期間因為不是編制內的內勤,兼職做了一些銷售,早期積累的客戶看到我轉內勤了,加保基本上還找我。中間因為不懂分紅保險,也誤導銷售了很多客戶,後來發現有問題自己掏錢給了客戶。這算是一個很大的教訓,那一年所有的銷售收入基本都賠出去了。這期間,我會發現自己沒有多少溝通技巧。

晃盪三年到了2015年,一方面覺得在ZG人壽不可能轉編制,另一方面加上自己情商沒有提高,所以盲目地認為也許換一個環境就可以解決人際關係問題。正好我的保險師傅跳槽去籌備TP人壽,我二話沒說馬上辭職。到了新公司,正好用上之前所學,一下子兼了多個崗,覺得很充實也很滿足,有個階段甚至做到了零出錯。那一年,我結婚了。期間偶爾也銷售,但不多,只是掙點零花錢。那時候的我,覺得自己仍然不懂銷售技巧。

在TP人壽呆了三年多,依然是出現了很多人際關係問題,或許是因為成熟的緣故,看到了非常多的人性黑暗面,後來也看明白自己也只是道貌岸然,這個階段的我似乎很絕望。有段時間常常酗酒、賭博,但仍然是認為所有的一切都是環境造成的,再次打包想要更換環境。這一年,我兒子出生了。

2009-2011的三年時間,我幾乎一直在兜兜轉轉,顛沛流離。期間更換了四家公司,從RBJ到HABZ,再到人保壽又去ZY人壽,一會兒內勤,一會兒外勤,就這樣一直折騰,卻始終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因為情商不高,又不會銷售技巧,依然是繼續一路得罪人,還好大家都對我比較寬容。

2012年的時候,我來到友邦保險。我非常感恩曾經工作過的每一家公司,其中最感恩的就是YB保險在加入YB的時候我成為了一名基督徒,聽說YB中國當時的CEO也是基督徒,很有好感,再加上當時YB中國倡導並踐行的“迴歸保險正道”的理念強烈吸引著我。

今天回頭看,很多人會說YB保險的費率高等其他,但這些都是商業企業必然會經歷的階段。在2015年之前各家費率相差並不大。可是到了2012年幾乎保險行業所有公司都是以理財險為主,唯有YB90%的保費收入來自於健康險。

雖然在行業工作那麼多年,也知道商業企業是以贏利為第一目的的。我仍然覺得友邦是一家負責任的企業,也值得我在裡面奮鬥終身。以這樣的眼光來看,我仍然是以自我為中心,甚至把工作當成我的偶像,而偶像帶給人的必然是空虛。這時候的情商依然很低,周圍的領導同事一直包容著我。

2016年,去了民營控股的LA人壽,從外資到民營,沒有一點點的歸屬和認同感,從合規的到混亂的機制裡,工作似乎變得更艱難。公司因為業績壓力開啟了很多不合規的操作,這時候我清晰地認識到自己必須要離開了。

2017年7月,辭職開始建立自己的保險工作室。這一次,我不再是對於環境的逃離。

性格內向的人能做好保險嗎?樂嘉說不能,我說可以,你覺得呢?

我曾經以為只要專業就可以贏得客戶,事實並非如此,人情往往佔很大比重。2017年9月,我開始跟著臺灣保險大師王海張先生學習銷售面談技巧。他的課程是一個不需要用高情商來銷售的技巧,也是可以讓自己的性格發揮出來的技巧。它讓我重新理解了銷售。

原來,和客戶誠實地講保險的缺點,才是贏得客戶尊重的關鍵。保險沒那麼好,但可以買。這也解決了我一直的困惑:一個基督教徒如何才能講保險?其實,沒有難點。簡單來說,就是真實。

很多人認為說真話很簡單,但在這個社會環境中,想說真話又想要讓世界認同真的很難。世界充滿謊言,人有時連自己都會騙,不要說以善意的謊言這種措辭來遮蓋自己。想要說真話,必然要得罪人,必然要承受挫敗,必然要承受世界的譏笑。

但我們的動機到底是什麼,這個很重要。所謂的“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大抵也就是如此。

二十年的經歷太多,三言兩語說不盡,草草地寫幾段散亂無章的文字,主要是寫給自己。


整篇文章分享結束了,我猜對於保險一直有偏見的人,應該還是會不屑一顧的。但對保險新人來說,這算一篇比較有職業指導的文章。同時,對於那些抱怨自己性格不合適當前工作的人來說,會收穫到更大的意義。

他讓我們明白了天下沒有完全不合適做的工作,也沒有完全匹配自己的事,有的只有變化。行業在變化,社會在變化,自己也是變化中的那一個微小分子。

性格內向的人能做好保險嗎?樂嘉說不能,我說可以,你覺得呢?

或者開始的時候自己能幸運的找到合適自己的工作,但隨著各種變化的到來,你會發現自己會越來不合適原先的工作,要想改變,只有不斷的去學習。除非你對未來沒有想法,除非你的工作崗位一直不變,但遺憾的是,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我把這篇文章,獻給正在為工作、為家庭、為生活奔波的你,希望我們面對這樣的變化,不斷的學習去適應,讓我們自己能變得更好。

關注管保,共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