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17區上榜中國創新百強區!黃埔南沙沒上榜但呼聲最高!

珠三角17区上榜中国创新百强区!黄埔南沙没上榜但呼声最高!

4月3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巴里•馬歇爾教授正式受聘為珠海市人民醫院特聘教授。未來,這支團隊將與該院在香洲區開展消化內科臨床診療、科研領域和人才培養的相關合作。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日前,科技日報社中國科技網、全國科技振興城市經濟研究會,聯合在京發佈《中國區縣專利與創新指數》,中國創新百強區名單出爐。在珠三角,含香洲區在內共有17個區上榜,形成一條大灣區創新強區方陣。TOP10榜單中,珠三角獨佔7席,驚豔全國。梳理不難發現,這份榜單或已隱隱透露著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地理的演變圖景。

珠三角17区上榜中国创新百强区!黄埔南沙没上榜但呼声最高!

哪些珠三角市區上榜了?

這份新銳榜單以27個省所轄總共2769個區、縣(除直轄市、港澳臺外)作為創新主體,首次將專利分析區域科技創新能力的視角從國家、省市的層面延展到區縣一級。

在這份榜單的TOP10名單中,珠三角創新區包括南山區(1)、寶安區(2)、順德區(4)、龍崗區(5)、福田區(7)、南海區(8)和天河區(9)。這7個區,可以說進入中國創新陣營的“第一梯隊”。

在TOP10榜單中,廣州上榜區數稍顯孤單,但在整體百強中,廣州又以個數佔優,分別有天河、番禺(13)、白雲(24)、花都(32)、越秀(34)、海珠(55)、荔灣(81)7個區上榜。佔比超過廣州建制區的一半,比深圳入榜城區多一個,體現了作為國家重要中心城市超強的創新綜合實力。

深圳城區則以創新質量領跑全國,共有6個城區上榜。南山區、寶安區分列榜單第1第2位。龍崗(5)和福田(7)也在TOP10之中。羅湖(31)與龍華(52),均在榜單前列。

根據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公佈的2018年專利數據,南山、寶安、龍崗、福田分別排深圳前4位,與“中國創新百強區”排位相吻合。

佛山上榜的創新強區葉表現出高質量的創新實力。其中順德(4)、南海(8)位居TOP10。禪城區(35)也在TOP50行列。

珠海香洲區也以97的序列上榜創新區百強榜。珠三角共有廣州、深圳、佛山、珠海四座城市城區挺進中國創新百強區。

東莞、中山沒有設區,屬於“直筒子市”,鎮域經濟發達,雖未入列創新百強區榜單,但在中國百強鎮榜單中長袖善舞,創新實力也不容小覷。

這些上榜區牛在哪?

上榜創新百強區,珠三角這些區可謂各顯神通。

以深圳為例,南山、寶安、龍崗、福田在專利申請總量有差距,但在發明專利、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等含金量不同的具體指標上各有千秋。

南山區奪得“中國創新百強區”榜首,與其專利數量密不可分。

數據顯示,2018年南山區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為356件,是全市的4倍,全國的32倍。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達7055件,佔深圳近四成,佔全國12.8%,傲視全國。

珠三角17区上榜中国创新百强区!黄埔南沙没上榜但呼声最高!

作為產業大區,龍崗和寶安在高新技術製造業方面,高新技術產值位居前列。

2018年,寶安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新增911家,總數達到3941家,保持全省區(縣)第一。位居全國工業百強區(縣)榜首的龍崗區,2018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預計突破7000億元,增長24.5%。

作為廣州第一經濟大區和創新大區,2018年高新技術企業總數3388家,居全市第一。2018德勤廣州高科技高成長20強榜單中,天河上榜11家企業,佔比過半。

海珠區創新勢頭也風頭正勁。2018年,海珠區專利申請量達10535件,同比增長72.2%。專利授權5163件,同比增長64.6%。你能想到的互聯網企業,幾乎都曾與海珠區洽談過合作,國民APP——微信總部就位於這座創新寶島。

珠三角17区上榜中国创新百强区!黄埔南沙没上榜但呼声最高!

憑藉得天獨厚的科創以及人才資源,番禺區坐擁華南智力中心——廣州大學城,頻頻受到思科、廣汽等創新龍頭青睞,高端創新資源更是接踵而至。在2019廣州國際投資年會番禺區專題分會上,番禺民營經濟創新中心、國家級珠寶首飾產業創新中心等33個項目簽約落戶。

香洲則是中國製造名企——格力電器總部所在地。2018年,香洲新增高企194家,高企總量達788家,佔全市的38.3%,高企總量和發明專利擁有量均位居全市第一。

珠三角17区上榜中国创新百强区!黄埔南沙没上榜但呼声最高!

佛山上榜的順德、南海、禪城三個區,正好是被納入禪南順高端創新集聚區。一年前,這個集聚區被正式命名為“佛山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本土世界500強企業碧桂園、美的就藏身於此。

珠三角17区上榜中国创新百强区!黄埔南沙没上榜但呼声最高!

梳理可見,高校、高新技術企業、專利、世界500強企業……是這些珠三角區登上百強創新榜的主要原因。

當把上榜創新強區連成線

打開粵港澳大灣區地圖可見,上榜的17個珠三角創新強區,大多位於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核心地帶,名企、高校、高新技術企業雲集。

我們發現,在廣深科技創新走廊之外,佛山、珠海兩座珠江西岸城市,在地緣以及創新優勢下,正強勢與規劃中的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首尾相接,協頻共振。

歷史上,南番順自古繁華。如今,佛山的順德、南海、禪城與廣州的荔灣、番禺咬合;珠海香洲區藉助港珠澳大橋,成為國內唯一與香港、澳門陸路相連的城市。

當前,佛山與珠海,正與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核心城市展開深層的創新互動。

今年以來,香港、澳門與佛山合作正在升溫。4月1日,香港科技大學與佛山市政府、南海區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約定設立香港科技大學佛山智能製造研究院,合作共建香港科技大學(佛山)創新中心,全面加強技術協作和成果轉化、加強創新團隊引進和信息互通。“世界科技+佛山智造+全球市場”的創新之路,將在佛山繼續精彩演繹,上演大灣區特色的“創新風暴”。

上月,橫琴新區管委會與澳門大學簽署合作協議,共建橫琴•澳門大學產學研示範基地。新區將為澳門大學免租提供10000平方米科技創新載體和1億元重大研發機構扶持資金及天使投資基金。

橫琴新區管委會透露,今年7月,科技創新載體一期項目將投入使用。屆時,澳門大學將在橫琴新區建設微電子研發中心、中華醫藥研發中心、智慧城市科技研發中心、醫學研發中心和先進材料研發中心,培養新興產業,全面提升區域合作水平。屆時,珠海和澳門,將以大灣區三足鼎立的極點城市組合,綻放協同創新光彩。

今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橫空出世,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規劃跨江而過,驚豔世界;如今,佛山、珠海以順德、南海、禪城、香洲、橫琴等創新強區為先鋒,努力融入這條大灣區創新走廊。

《中國區縣專利與創新指數》的發佈,可以說是對“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輻射佛山、珠海兩座城市這個創新動態的微觀驗證。

在如火如荼的灣區城市創新合作下,粵港澳大灣區從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到粵港澳大灣區創新閉環或許不會太遙遠。

備註:截至晚上20:40分,後臺數據顯示,在“你覺得珠三角還有哪些創新強區被遺漏沒有被納入?”問題選項中,39.29%的投票網友支持黃埔區,28.57%的南方+網友支持南沙區,呼聲最高。

1、你認為這份《中國創新百強區名》榜單與現實匹配嗎? A.非常準確,與現實非常吻合。 B,一般準確,與現實基本吻合。 C. 不夠準確,很多創新強區沒有納入。(跳入第2問題) D. 其他。 2、你覺得珠三角還有哪些創新強區被遺漏沒有被納入?(第一題非選C直接跳過) A.南沙區 B.黃埔區 C.增城區 D.光明區 E.其他 3、你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創新閉環形成要多長時間? A.3年內 B.5年內 C.10年內 D.20年內 E.其他 4、你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創新閉環目前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可多選) A.加強灣區內創新合作 B.加快基礎設施的建設 C.加大科技金融實施力度 D.促進灣區人才自由流動 E.其他 提交

【撰文】朱紫強 陳熊海 沈夢怡

【視頻】閔銳

【校對】曹柏英

【作者】 朱紫強;陳熊海;沈夢怡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號~深度~珠三角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