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性存款利率上漲,真的能“保本保息”嗎?

鴨梨_採了個花


結構性存款是利用利率、匯率產品與傳統的存款業務相結合的創新存款,是否能“保本保息”要看你是購買的哪種結構性存款,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結構性存款大致分為以下三類:

一、固定收益類結構性存款:

特點:保本,收益按季度遞增10-25個基點,每季付息一次,季度結束客戶可以要求終止存款取出本金,無風險,比一般銀行存款利率略高!

二、保本+收益浮動型結構性存款:

特點:保本,但是收益不固定,其收益與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LIBOR利率掛鉤,它需要客戶對未來LIBOR利率走勢有個大致的判斷,然後與銀行簽訂協議選擇一個LIOBR利率變動區間,協議期內如果LIBOR利率在你選定的利率區間內,則當日計息,超出那個利率區間則不計息,這個協議可以籤N年,也是按季付息,以實際落在約定的利率變動區間的天數來計息。

三、與匯率掛鉤的結構性存款:

特點:風險大收益大,與第二種不同的是:它是與匯率掛鉤的,操作方法與第二種類似,由於各國貨幣的匯率波動比較大、比較頻繁,影響因素很多,因此,這類結構性存款的風險也是最大的。

綜上,購買結構性存款能否既保本又保息,要看你購買的產品類型,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哪類結構性存款,在約定期內都不能提前取出本金,這是結構性存款與定期存款最大的區別!

以上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K濤資本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1月份結構性存款市場規模再次突破10萬億元的餘額。這也是繼2018年12月份的短暫下挫之後的重新回升。

自從資管新規實施以來,結構性存款一直都被視為保本型理財產品的最佳替代品。但結構性存款並非“保本型”理財產品,仍存在一定的風險。只不過真正的結構性存款中投資銀行存款的部分風險很小,且受存款保險條例的保護。於是就有人以為結構性存款完全可以“保本保息”。

根據理財新規中要求,結構性存款納入商業銀行的表內核算,按照存款管理,也因此成為各大銀行的攬儲重要工具。但部分地方中小銀行由於不具備金融衍生品的交易資質,已經被監管勒令下架。

所謂的結構性存款,其實就是“存款+期權”,指的是商業銀行將一部分資金投資於存款,另一部分運用金融衍生工具投資與匯率、利率、信用等標的物掛鉤的金融產品。

很明顯,結構性存款的安全性主要還是取決於投資金融衍生產品的資金比例,購買衍生品的比例越高則可能的風險越大,不過一般情況下銀行用於買入衍生品的比例不會太高。總的來說,結構性存款的風險介於銀行存款和銀行理財之間。



就結構性存款的收益來看,通常都是大於銀行存款,但一般是不及銀行理財產品。比較適合那些對收益要求不高,低風險偏好的普通投資者。目前來看,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平均為4.3%左右,受央行降準的影響,釋放出來1.5萬億流動性給所有理財產品市場收益率造成不小的下行壓力。值得一提的是,就算結構性存款的預期年化收益率給出4.5%,但實際到期後的收益未必達到。

因此,建議投資者在買入結構性存款時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儘量選擇“保本+保最低收益”的為佳。


東震木


目前,各大銀行在售的結構性存款產品,收益類別大致可分為:保本保息、保本浮動收益、非保本浮動收益,三種類型。而結構性存款看是否能達到“保本保息”的效果,與其投資策略、產品定位有極大的關係!

結構性存款產品

進入2019年後,結構性存款規模出現大幅度的增長。據央行公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1月份結構性存款總規模為10.98萬億,環比增長14.19%,同比更是增長了37.67%,並創歷史新高!

是否真能“保本保息”

結構性存款的基本結構組成是“定期存款+金融衍生品”。其將大部分資金,以大額存單的形式存放在銀行裡,確保本金安全、獲得穩定利息收入;而將一小部分資金及利息,投資於高收益的金融衍生品(股票、指數、黃金、外匯等),追求較高的投資回報!

簡單來說,結構性存款的組成可以演化成“低風險存款”+“高風險的投資”組成。換言之,是否能達到“保本保息”的效果,與其投資策略、產品組成息息相關!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10億元的結構性存款產品,存款部分年利率5%,不同的投資策略,最終所帶來的結果完全不同!

  1. 保本保息(97%存款+3%金融衍生品)。按此策略,存款部分每年可獲得10億×97%×(1+5%)=10.185億元,哪怕投資部分全部虧損,也能確保產品的最低收益為1.85%(0.185億÷10億),完全可以達到保本保息的效果!

  2. 保本浮動收益型(比如:96%+4%)。存款部分每年本息為10億×96%×(1+5%)=10.08億元>10億,可達到保本的效果!至於最終收益有多少,與4%的金融衍生品投資收益高低直接相關!

  3. 非保本浮動收益,當存款部分佔比低於95%,如果金融衍生品交易部分投資失敗,那麼就會帶來本金的損失!

【文中投資組成部分,只作為示例使用,不具備任何實際意義】

總之,購買結構性存款產品,一定要謹慎,在瞭解產品的投資策略後,方可進行購買,以規避投資風險!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財經者思】,記得多多點贊哦!!!


財經者思


結構性存款是個套路,要看清套路再去存哦!

保本保息要看存款的細則是怎樣寫的,有的結構性存款是可以保證本金安全並且有保底利息,而也有的結構性存款是會有部分本金損失風險!

上圖的這款結構性存款就是保本保息類型的,一年期收益率在1.75-3.9%之間,不要看最高利率還可以,但大多數情況下是達不到的,這大概也就是很多用戶詬病結構性存款的原因吧。

大部分結構性存款把當期募集來的資金做成一個大額存單,利率高且可以保證本金安全,然後拿利息去再投資,投資成功就能多分利息給儲戶,投資失敗就只有保底利息了。是一個銀行吸收儲蓄的創新產品,誠意不過大,還是民營銀行創新的智能存款誠意大一些,直接給長期存款利率,通過轉讓提前拿回本息,控制好規模就能較好的控制所謂的流動性風險。


財來不會晚



結構性存款究竟是存款還是理財產品?曾經眾說紛紜,但隨著銀保監會最新的出臺,最終落下實錘,結構性存款屬於存款類產品,但不是一般性存款。

對於結構性存款,官方權威解釋,是指商業銀行吸收的嵌入金融衍生品的存款。它通過與利率,匯率以及指數等的波動掛鉤,或者與某實體信用掛鉤,使存款人在承擔一定風險的基礎上,獲得相應收益。

結構性存款是否保本保息?

對於結構性存款的種類,監管機構在本次理財新規中並未明確,但據市場情況主要有兩種,即保本型和非保本型,但均沒有保息型,即無論哪種都不會保證承諾收益。

保本型結構性存款,是因為將本金全部用於投資債券或存款等低風險產品,只用利息部分掛鉤衍生品。而這種結構性存款按照理財新規,本金納入表內核算,按照存款管理,並繳納存款準備金和存款保費,所以本金無風險,且受到存款保險條例保護。

非保本型結構性存款,是將大部分本金投資債券和存款等低風險產品,而將小部分本金與衍生品掛鉤,由於衍生品的風險性質,因此並不能承諾保本,得根據投資運作效果而定。而且根據新規解讀,與衍生品掛鉤部分本金沒有存款保險條例保護,也沒有剛兌承諾。


因此,是否保本需要以產品說明書為準,務必看清了再下手,否則會後悔的。由於結構性存款掛鉤了衍生品,而利率,匯率以及指數等衍生品波動較大,所以風險也較大。目前,結構性存款一般起存5萬,有封閉期,最高收益率在5%左右,而最低在2%左右。據360統計數據,今年1月到期結構性存款共708只,平均實際收益只有3.82%,未達到預期收益率共有143只,未達標率為20.2%,而非保本型理財產品未達標率僅0.05%。

隨著保本型理財產品的退場,曾經有的銀行為了招攬客戶,吸收資金,將保本型理財產品包裝為結構性存款銷售,以規避監管。其實,發行真正結構性存款的銀行並不多,按照要求,發行結構性存款的金融機構必須具有金融衍生品交易業務資質。而目前具有該資質的中資銀行只有53家,其中包括五大國有銀行,11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22家城商行和15家農商行。而全國有4000多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其他如農村信用社和村鎮銀行等小銀行,幾乎不具備資質。如果有,肯定是忽悠,也是違規經營,因此投資者需要仔細辨別清楚,以規避風險。


龍門山財經


結構性存款的本質是存款,納入國家規定存款保險條例,保本保息是肯定的,除非銀行倒閉了。

根據監管部門規定,現在理財都不承諾保本了,在理財不保本的前提下,結構性存款的收益要高於整存整取的收益,因此在銀行存款擔心自己本金和收益會虧損,那麼結構性存款是不錯的選擇。但是買結構性存款需要注意的是:結構性存款一般會設置兩個年華收益率,一個是一個較高的收益率,一個是較低的收益率,因為結構性是根據國際黃金價格的波動來定價的,所以買了結構性存款你的收益不一定是那個較高的年化收益率。





海之子海子


結構性存款的重點是保本,利息是不保證的,不過因為現在也是剛推出沒有多久,所以一般拿的都是最高的利息,最低也有掛牌的定期利息。

什麼是結構性存款

銀行結構性存款產品,是指由我行通過在存款基礎上嵌入金融衍生交易(包括但不限於期權、調期、遠期等)而設計的一種產品,存款人(投資者)通過購買結構性存款產品可以使存款收益與匯率、貴金屬價格、利率、股價等特定金融指標掛鉤,在承受一定風險的基礎上有望獲得較高收益。

從產品設計上就可以看到,不會保證利息。

結構性存款收益為什麼展示為區間

結構性存款由於存款收益與匯率、貴金屬價格、利率、股價等特定金融指標掛鉤,實際收益介於一個區間之間,區間的最低值為最低收益,最高值為最高收益。

現在的結構性存款的購買門檻為5萬,所以也不會太高。


立馬財經


結論是可行的,即能真實保本又能博取收益。

在資管新規下,原來保本的銀行理財逐漸轉型為不保本的淨值產品,可供選擇的保本選項最終只剩下了最原始的存款,定期存款的流動性相對較低,收益還遠遠趕不上通脹。有投資者會選擇較為安全的貨幣基金,但目前的市場利率較低,貨幣的收益較低。

這也就是為什麼最近結構性存款能夠走紅——既能真實保本又能搏取收益。

對於銀行來說,結構性存款可以突破存款利率上限,幫助銀行吸收更多存款。而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隨著理財產品逐漸打破剛兌,同樣有著較低門檻(通常為1萬或5萬)的結構性存款在提供豐厚保本收益的同時,還能有機會搏取更高收益。因此,在理財產品整體增速下滑的時候,結構性存款數量將大幅上升。

分享你最需要的知識,一起學習進步!


東橙科普


即便是能保本保息又如何?利息還是低的可憐,沒有任何投資價值。不能因為過度追求安全性而徹底放棄收益率,而是應該在安全性和收益率中間找一個最佳的組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