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人一個村!廣州建築師做“村長”,讓老糖廠煥發新活力

番禺沙灣紫坭村的紫泥堂內,煙囪廠房靜靜屹立,殘存鐵軌延展遠方,每個角落都散發著連結舊時光與新活力的獨特魅力。

2015年,一座閒置殘破的纖維板廠悄然新生,廣州建築師葉敏當“村長”,帶動5位“斜槓”青年在舊廠房內“分田劃地”,依照個人需求,量身定做6個相對獨立又互聯互通的家庭工作空間,不僅活化老糖廠,更為了讓雞犬相聞的鄰里相處模式再次走進日常生活。

去年年底,這條名為“無界社區”的垂直“村落”終於落成。讓葉敏感到遺憾的是,由於目前舊廠房受限於“能用不能住”,好友同住的想法不得不被擱置。不過,牆繪、舞蹈、陶藝等一系列創意文化活動已相繼在此開展,以另一種形式為老糖廠增添新活力。

6个人一个村!广州建筑师做“村长”,让老糖厂焕发新活力

“斜槓”青年想過“集體生活”

“握手樓”、“騎樓式”窗臺、室內天井、開放式走廊,一座融合眾多建築元素的三層高樓房,若人走在其中,建築功能和場所邊界似乎變得並不那麼重要,而這也正是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扉美術館館長葉敏的設計初衷:

  • 打破社區、居所、工作坊、展覽廳等場所的界限,建立人與人之間更多的情感聯繫,迴歸雞犬相聞的睦鄰友好生活方式。

6个人一个村!广州建筑师做“村长”,让老糖厂焕发新活力

“小時候吃一頓飯可以把每家每戶的飯菜都嚐個遍;我家和隔壁的印尼華僑家庭共用廚房和洗手間,兩家人親如一家。”生於上世紀70年代的葉敏細膩又敏感,從小時候和爺爺奶奶住在熱鬧的員工宿舍,體驗毫無隔閡的鄰里互動,到目睹如今住宅樓內鄰居各不相識的局面,她總覺得生活缺乏應有的溫情與樂趣。

2015年,她和數位從事藝術創作的好友突發奇想,希望攜家帶口住在一起,在生活化的場景中碰撞出新靈感,更重現往日溫馨的鄰里交往日常。“幾位朋友都通過辦藝術展結識,交情很深,又都喜歡烹飪,從工作上的無話不談,慢慢滲透到家庭間的互相交往。”

6个人一个村!广州建筑师做“村长”,让老糖厂焕发新活力

“村民”提意見,“村長”分“田地”

“要想住一起,首先要找到合適的樓房,再改造為滿足6個家庭生活需求的模樣。”為此,葉敏和好友分頭在市內各地尋找面積適宜、價格適合的樓房,最終租下位於番禺沙灣紫坭村的紫泥堂創意園內的纖維板廠。

“廠房已經荒廢了好一段時間,牆體斑駁有鐵鏽痕跡,樓頂長了不少苔蘚植物,普通又有點殘破。”葉敏回憶說,當時紫泥堂已經推進不少文化創意項目,但車間廠房仍較少人問津,因此租金價格比較低廉。

6个人一个村!广州建筑师做“村长”,让老糖厂焕发新活力

選定樓房後,作為建築設計師的葉敏當仁不讓做起了“村長”,收集“村民”對房子功能的設想,主持“分田地”工作。葉敏介紹,她的5位好友分別來自首飾設計、品牌策劃、陽臺有機種植等方面的創意工作領域,家庭成員不盡相同,提出的要求可謂五花八門。

“以從事首飾設計的好友為例,她是一個四口之家,孩子們還很小,平常既要和2名助手在客廳做手工,又要時刻留意孩子們的動靜。”為此,葉敏設計了一套配有大小客廳的複式房子,樓梯處理成半密閉的盤旋坡道,以防小孩在樓梯摔倒。

6个人一个村!广州建筑师做“村长”,让老糖厂焕发新活力

看著一份份特色鮮明的房子設計方案,“村民”們開始描摹心中的“桃花源”:

  • 工作上,他們互不打擾,但樂於分享新鮮見聞和想法;

  • 生活上,復刻以往雞犬相聞的鄰里交往狀態。

設計“握手樓”,方便借醬油

葉敏介紹,為了促進“村民”家庭之間的情感交流,她還煞費心思打造一個個既似曾相識又趣味十足的公共空間設置。

6个人一个村!广州建筑师做“村长”,让老糖厂焕发新活力

葉敏首先將目光投向公共走廊。在她看來,現代商品樓為保證居室面積,會盡可能壓縮過道,而她反其道而行之。“在‘無界社區’,走廊就相當於垂直概念上的‘街道’,就像西關的街巷,‘村民’可以在‘街上’擺攤,在不同樓層‘街道’上的人還可以互相打招呼。”

而看似平淡無奇的窗戶和露臺,若利用恰當,也可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交互感。在名為“繞峰臺”的複式房子內,打開2樓房間的窗戶,可俯望到樓下的廚房;而“半坡樓”和“天池閣”的小露臺被設計成“緊挨著”的狀態,被戲稱為 “握手樓”,“以前父輩在炒菜時遇上沒醬油、沒姜蔥等情況,都是急忙跑去鄰居家借,現在有了‘握手樓’,借醬油就更方便了。”

6个人一个村!广州建筑师做“村长”,让老糖厂焕发新活力

樓頂的大陽臺被改造為“宴會廳”、室內隨處可見各種形狀的玻璃窗、廠房前的圍牆加建為室外休憩空間……葉敏說,這些有趣的設計深受‘村民’們喜歡,因為他們能從中找到與過往記憶的聯繫,但形式上又與舊事物不同,讓人感到懷念又充滿驚喜。

6个人一个村!广州建筑师做“村长”,让老糖厂焕发新活力

不能住的“村落”成為創意生產地

正當“村民”們暢想未來的“桃源生活”時,首次接觸廠房改造的葉敏被告知“纖維板廠只能使用不能入住”。面對這種暫時無法改變的局面,“村民”們只好擱置同住計劃,陸續退出,而“村長”葉敏卻有另一番思考。

6个人一个村!广州建筑师做“村长”,让老糖厂焕发新活力

作為一名建築設計師,她認為即使無法實現最初的理想,但設計方案已基本成型,將閒置廠房活化成藝術空間,建成後依舊可以為城市提供一種非常規的創意生活方式的思考,讓藝術走出展廳,融入生活,也使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加親近。

在她的多方周旋和堅持下,打破常規房屋功能界限的“無界社區”最終於去年年底落成。正如她想的那樣,自建成以來,牆繪、舞蹈、陶藝、茶藝等一系列創意文化活動陸續在此開展,以源於生活的藝術賦予老糖廠新的活力。

6个人一个村!广州建筑师做“村长”,让老糖厂焕发新活力

“未來還想在‘無界社區’開辦‘浸入式’的戲劇工作坊,優化不同場景的用途,讓這裡成為一個誕生無限創意的生產地。”與此同時,葉敏也沒有放棄追求“桃源生活”的理想,“還是希望日後能和好友們住在一起,像一條村的村民那樣,體驗雞犬相聞的生活。”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葉碧君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李波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李波、葉碧君、鄭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