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質與思維

本質與思維


職場精進 丨 作者 / 劉潤 整理 / 程志

你身邊一定也有被同事們稱為大神的人,他們總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看似一團亂麻、毫無頭緒的工作,到了他們手裡總能獨闢蹊徑地解決。

給你的感覺,他們的人生簡直就是開了外掛。

是他們真的開掛了嗎?

肯定不是,是因為他們擁有了一種我們很多人還不具有的能力,那就是:看透事物本質的能力。

前些天,在我們推送的《一個人優不優秀,就看這3件小事》裡,提到電影《教父》裡的一句話:

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本質與思維


很多人對這句話不理解,詢問到底什麼是看透事物本質的能力?

今天,我就舉幾個小例子來說明下。



1


很多年前,麥當勞發現奶昔的銷量相對其他產品好很多,於是想分析下原因,希望繼續提升奶昔的產品地位。

這裡暫停下,如果你接到這個任務會怎麼辦?

做產品研究、顧客調研嗎?讓經常買奶昔的消費者回答這些問題:

1、 再多加點巧克力,你還會購買嗎? 2、 價格再便宜點,你會買得更多嗎?

我不知道你會怎麼辦,但是當時麥當勞確實是這樣做的。

於是根據調查反饋的信息,麥當勞對奶昔進行了很多改進工作。

奇怪的是,奶昔越做越好了,但是銷量卻沒有提高。

怎麼回事?

麥當勞投入大量的調研人員,還請了哈佛商學院 Clayton Christensen 研究團隊一起解決這個問題。


本質與思維

▲ Clayton Christensen《創新者的窘境》的作者


Clayton 團隊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記錄,發現口感、味道等不是人們購買奶昔的最直接原因,人們購買奶昔的最本質原因是:

有些開車的人擔心路上無聊,所以他們會用吸管吃奶昔,一會吸一口,可以吃很久。

如果吃甜筒,可能幾口就吃沒了,甜甜圈又會弄得滿手黏糊糊的,吃漢堡和派都要佔用兩隻手,沒辦法開車……

最後,這些人發現奶昔最合適。


本質與思維


所以,人們購買奶昔這件事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是因為好吃嗎?不是。

本質是通過吃奶昔這個小事,讓枯燥的開車過程,增加點樂趣。

口感、味道……甚至顧客的反饋,居然是阻礙你看透這個本質的屏障。



2


麥當勞的案例,可能離我們還比較遠,我再舉個陪我 10 歲的兒子——小米,做數學題的例子。

我們肯定都學過、做過一元一次方程,比如,X + 5 = 8 ,求 X 等於多少。

那天我看小米在做這個題,嘴裡還念著口訣:左邊移右邊,+ 變 - ,- 變 + ,× 變 ÷ ,÷ 變 × 。

X 就等於 8 減去 5 ,最終結果為 3 。

我問他:這個口訣很好,可是你知道這個口訣的本質是什麼嗎?

他說,不知道,而且有點困惑。

我對小米說,老師講得很好,給你一個讓你容易理解的方法和口訣,但如果你不瞭解本質的話,可能以後就很容易忘記這些口訣。

我繼續說,這個口訣的本質是這樣的:

方程的等號意味著兩邊數值是相等的,那麼兩個相同的數字做相同的運算,那麼其結果肯定也是相等的。

我們來看方程式,左邊的 X+5 和右邊的 8 ,是相等的。它們同時進行了一個相同的運算,那就是同時減 5。

X + 5 - 5 = 8 - 5 X = 8 - 5

所以你看,所謂的5從左邊移動到了右邊,加號變減號,本質上只不過兩邊做了一個同時減5的操作。

同樣的,再比如,X - 5 = 8 ,兩邊同時 +5 就變成了:

X - 5 + 5 = 8 + 5 X = 8 + 5

這時看上去5移動到右邊,減號變加號,但本質上是兩邊進行了一個同加5的運算,結果不變。

無論是加減還是乘除,其本質並不是移動,而是兩邊做相同運算,這才是解方程和口訣的本質。

我們做任何事,都要關注三個方面:What,是本質;Why,為什麼;How,怎麼辦。

口訣只是方法,是 How ,是你瞭解本質 What 的屏障。



3


回到商業世界,這幾年,不知道你是否瞭解 Airbnb 這家公司。

與 Uber 類似,2008 年成立的 Airbnb 主打共享經濟模式,利用閒置房屋進行短期出租,由房屋主人為入住者提供服務,估值已經超過 300 億美元。


本質與思維


我們不禁要問,成立接近 20 年,國內在線旅遊的老大攜程,為什麼沒有做出這樣的業務呢?

這個問題是去哪兒前 CEO 莊辰超提出的。

他說:攜程之所以無法做出 Airbnb 這樣的企業,因為本質上攜程覺得,“在線預訂酒店”是它主攻的市場。

但“在線預訂酒店”並不是人們的根本需求,“在陌生的城市找個地方住一晚”才是。

消費者去到一個陌生的城市,解決住宿的問題,不是隻有酒店一個方式,我們可以投親靠友,甚至可以搭帳篷,這些都能解決消費者的本質需求。

Airbnb 正是理解了消費者需求的本質,才開闢了一個新的市場。

更好的預訂酒店不是事物的本質,能有個更好的地方睡個好覺才是。

亨利 · 福特有句名言,在汽車發明之前,如果你問人們需要什麼,答案是一匹更快的馬。

但不論是汽車還是馬車,背後的本質,其實是人們想要更快地到達。



最後的話


看完上面 3 個例子,你可能已經感受到了“本質思維”的重要性。

你也一定想知道,該如何擁有看透事物本質的能力。

我想說,這種能力和我們要習得的任何一種能力一樣,需要我們不斷地枯燥地訓練、不斷地驗證反饋,不斷地刻意練習……

只有這樣,你才能理解:你以為你以為的可能真的不是你以為的。

借用吳伯凡老師的一句話:只有當我們真正懂得一件事情後,才知道自己當初有多麼不懂。

電影《黑客帝國》中,墨菲斯船長對尼奧說:你不從夢中醒來,又怎麼知道你是在夢中?


本質與思維


世界本來的樣子就在那裡,只是在你,和本質之間,有很多屏障,讓你看不清楚。

祝你早日撥開屏障,看透事物本質,擁有開掛人生。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