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法院”陵水法院化解矛盾纠纷的“金钥匙”

开栏的话:

榜样是灯塔,指引方向;榜样是旗帜,凝聚力量。2019年以来,海南政法系统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获全国和省级表彰,他们虽然岗位不同、事迹各异,但在他们身上,处处体现着新时代海南政法人勇于改革、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他们用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突出的工作业绩生动地践行了“五个过硬”的总要求,为海南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保驾护航。为进一步讲好海南政法好故事、传播政法正能量,海南政法网从今日起开设《榜样的力量》专栏,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全媒体报道,集中展现我省政法系统先进集体和个人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时代背景下,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的新举措新方向,扎根基层服务广大群众的新担当新作为;弘扬他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传扬他们不忘初心的为民情怀,为加快推进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贡献新的力量,敬请关注。

“全国优秀法院”陵水法院化解矛盾纠纷的“金钥匙”

王腾飞在清点一会开庭要用的材料 记者 高凌 摄

3月28日清晨,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的新村码头一片繁忙,大小渔船穿梭往返于渔排与码头之间,渔民们满载着大海的馈赠,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一枚国徽、三五张桌椅,在码头不远处的渔排法庭上,陵水法院新村法庭负责人王腾飞正在审理一宗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在调解专员郑何英协助下,原被告双方当场签下调解协议,案件从受理到调解结案用时不足一个月。

能够如此顺利完成调解工作,作为荣获“全国优秀法院”的陵水法院,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上有怎样的“金钥匙”?3月28日,记者来到陵水法院,详细了解该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决模式。

12名专职调解员

奔走渔排田间地头化解矛盾

“当初他是为了帮你,才借钱给你,现在他遇到了经济方面的困难,找你还钱,你也应该想办法还钱。”3月28日上午9时,正在渔排上参加庭审的郑何英耐心地向双方当事人分析。

“全国优秀法院”陵水法院化解矛盾纠纷的“金钥匙”

法官们登上渔船准备前往鱼排开庭 记者 高凌 摄

据了解,2018年12月,被告陈某弟因急用钱向原告郝某军借款10.8万元,约定月息为2分钱,计算至还款之日止。后因郝某军急用钱多次找陈某弟还清借款,陈某弟一再推脱,后避而不见。郝某军屡次前往陈某弟家中找人未果,遂诉至陵水法院新村法庭。立案后,该案的承办法官和调解专员分别为王腾飞与郑何英。

2015年,52岁的郑何英被聘任为新村法庭的一名调解专员,此前曾当过人民调解员的他,可谓经验丰富。负责本案的调解工作后,他经过仔细阅卷分析,认为该案虽涉案标的数额不小,但是双方对借款事实均没有异议,仅在还款时间及利息的部分产生分歧,且双方当事人为朋友关系,具备调解条件。

在渔排法庭上,王腾飞通过寻找案件争议焦点,耐心引导双方寻求契合点,同时对民间借贷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释明。而郑何英则从双方争执的焦点入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细致地沟通协调和劝说,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在半年内还清借款本金及利息总共11万元,并当场签下调解协议书。

“新村法庭共有员额法官2人,去年共收案518件,结案496件,调解专员调解案件138件。”面对逐年增多的案件,王腾飞感触颇深,“将一些案情简单的案件委托调解专员进行诉前调解,既可以节约诉讼时间,还可以减轻当事人诉累,也大大减少审判工作压力。”

“全国优秀法院”陵水法院化解矛盾纠纷的“金钥匙”

国徽在烈日下熠熠生辉 记者 高凌 摄

2015年6月,陵水法院作为我省司法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法院,率先在新村、椰林、本号3个派出人民法庭先行先试设置调解专员,专员从公道正派、德高望重、具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和化解矛盾纠纷能力的老党员、退休司法干部、宗族长老等“乡贤五老”中推选聘任。推选聘任的12名调解专员,主要通过法治宣传、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使纠纷各方互谅互让、平等协商,最终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减少信访和诉讼案件。

“近3年来,调解专员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有效缓解全院民商事审判工作压力,切实提高审判工作质效。”陵水法院副院长吴兴民介绍,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和初始阶段,是陵水法院完善多元化调解机制的初衷。据统计,2018年陵水法院累计化解矛盾纠纷794起。如今,群众遇到矛盾纠纷,第一时间想到是身边的调解专员。“解决纠纷不一定到法院打官司”的观念已成为当地群众的共识。

家事审判改革

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看似琐碎的家事审判,素来以复杂著称。陵水法院自推行家事审判及工作机制改革试点以来,把解决困难的突破口放在家事案件的调解工作上。

3月9日,陵水法院审判监督庭庭长陈锐对一起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进行家事回访,通过及时了解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动态,排除矛盾隐患,促进家庭和睦。这是陵水法院对离婚案件进行家事回访的工作常态。

“全国优秀法院”陵水法院化解矛盾纠纷的“金钥匙”

鱼排法庭开庭现场 记者 高凌 摄

去年11月,原告陈某林向陵水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决与丈夫崔某离婚。陈某林认为丈夫有赌博恶习,长期赌博输钱后无缘无故殴打自己,已无法与丈夫共同生活,故向法院请求判决离婚。承办法官陈锐耐心对双方当事人进行劝导,通过“唠家常”模式,让双方尽情倾诉心声。最后在陈锐、家事调解员陈金华的释法明理下,夫妻重修旧好,一场离婚危机就此化解。

“打官司程序复杂,耗时长,成本高。”陈金华说,传统的人情社会,对簿公堂还常常容易伤和气。不同的纠纷采取不同的方式解决可能效果更好,事实上很多纠纷都适合采取非诉讼手段来解决。

据了解,陵水法院家事审判改革后,像陈金华这样的家事调解员,总共有27名,包括心理咨询师、律师、教师等社会各类人员,通过充分发挥他们的社会经验,对家庭纠纷案件进行调解,帮助稳定家庭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审判团队专门化、审判场所专门化以及工作方式专门化,成为家事审判新模式的标准,积极探索安排家事调解员对部分家事案件进行回访,有针对性地帮助当事人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陈锐介绍说,因家事案件更多涉及情感、伦理,未成年人及老人的权益保障,转变家事案件审理理念,着力与财产类案件进行区分,以“家人”的情怀善待当事人以解心结,以“家事”的模式构建审理程序化解纠纷,以“家和”的理念作为处理原则弥合亲情,能够更好地发挥家事审判对问题家庭的保障性和治愈性功能。

自2016年启动改革试点工作以来,陵水法院共审结婚姻类案件1209件,调解结案968件,调解率80.06%,调解和好457件,调解和好率37.8%.

诉调对接机制先行

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如何在机制创新上有所突破?陵水法院从整合法院内部和外部资源着手,大胆探索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逐步建立起“法官走出去、调解员请进来、诉调接起来”的陵水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模式。

在法院院机关,设置2名专职调解法官,负责诉前调解工作。在派出法庭,从“乡贤五老”、有经验人民调解员中聘任调解专员专门从事诉前调解,法庭对其调解和受委托调解的案件实行司法确认。

“全国优秀法院”陵水法院化解矛盾纠纷的“金钥匙”

鱼排法庭调解现场 记者 高凌 摄

2018年11月,万某楠因经营饭店需要,向陈某发购买了一批厨具欠下9900元未付,约定于年底付清。可还款期过后,陈某发多次催要未果,又无法查找到万某楠下落。2019年2月28日,陈某发将万某楠诉至陵水法院,请求法院判令万某楠将所欠货款全部还清。

立案庭对陈某发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并立案受理后,当天将案件移至专职调解法官陈延良的手里。陈延良接收案件后,仔细翻阅了案卷材料,并多次联系原告与被告了解案件的事实情况并进行调解。

2019年3月7日,陈延良组织双方当事人到陵水法院诉调中心进行调解,通过对当事人双方进行法律释明,双方自愿达成一致协议,被告同意归还欠款,原告同意被告分两期还清。至此该案成功了结。

“试点改革,既减少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和时间,又分流了法院全年近20%的诉讼案件。”吴兴民告诉记者,通过专职调解法官的调解,每年大概分流近7%的案件,3个派出法庭的12名调解专员,通过诉前调解和委托调解,每年调解的案件近500件,分流民事案件的12%,大大缓解了法院审判压力,为破解案多人少的矛盾,探索出了一条可借鉴的新路子。

吴兴民表示:“下一步,陵水法院将加强智能化在调解工作中的应用,推进调解平台多样化,将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各类调解更有机地衔接起来,不断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为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法治化建设贡献更多的陵水智慧和力量。”(记者肖瀚 张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