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丰棉花课堂—棉花生物学特性(普及版)

科丰棉花课堂—棉花生物学特性(普及版)

棉花的生物特性

一、无限生长

棉花具有无限生长的习性,在特定的牛长期内,只要温度、光 照等条件适宜,棉花就可以像多年生植物一样不断地生枝、长叶、 现蕾、开花、结铃、持续开花、结果。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如何 充分发挥棉花的无限生长习性,使其在有限的季节中生产更多的果 实,这无疑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近年来棉花种植中大面积推广 应用的育苗移栽、地膜覆盖栽培等技术,都充分地发挥了它的这一 特性,因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生长期重叠

处在营养生长期时,棉花主要生长根、茎和叶。从现蕾开始, 就进入生殖生长期。从现蕾到吐絮这段时间内,棉花既长根、茎、 叶等营养器官,又发育蕾、开花、结铃等生殖器官,所以称为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重叠期。当棉花生长了 2〜3片真叶时,就已经出现了花芽分化,由此可见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并进,重叠期很长。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营养生长是 生殖生长必要的物质基础,没有足够的叶面积和营养体产生足够的有机养料,就会妨碍现蕾、开花和结铃,导致瘦弱株和早衰株的出现。若营养生长过旺也不可以及时的把养料大多供给茎、叶和枝的生长,减少了对生殖器官发育的供给,就会造成大量蕾铃脱落口棉花生长期较长,增加了遇到不良气候条件的几率,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夏涝、伏旱等对棉花生长的影响。棉花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时间又长,这就决定了要对棉花进行科学的栽培管理,努力协调好棉株生长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才能达到桃多、桃大、高产、优质的生产目的。

三、增产潜力大

因为棉花具有无限生长习性,所以在适宜的条件下,就能不断地增生果枝,进而产生果节,增主花蕾、开花结铃,所以单株棉花 着铃的潜力很大。若加上果枝和营养枝上的花蕾,单株现蕾数就更多,产量的增长潜力就会更大。然而实际情况是,最终能收获的有效铃一般只有几个或十几个,蕾铃脱落率一般为60% - 70%.甚至达90% 。所以,充分研究蕾铃脱落的规律和机理,减少脱落、增加可收获蕾铃,是提高棉花产量的重要途径。

此外,棉花还具有明显的自动调节和补偿能力。以棉株结铃为例,一般坐桃早、前期结铃多的,就容易导致早衰,使后期不易结铃;而对于前期脱落多的棉株,只要管理得当,就可以增结后期伏桃和秋桃。近年来棉花生产过程中采用的去早蕾措施就充分利用了棉花的自动调节能力。棉花的适应性广,种植区域也相对较广, 无论是海拔1000多米的高地,还是低于海平面的洼地;无论是黄 壤、红壤,还是轻度盐碱地均可种植,旱、薄、盐碱地经过适当的棉花的株型还有较强的可塑性岁棉株的大小、高矮和个体,群体的长势、长相等,都会随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的变化而变化,这使得各地区棉花的高产成为了可能。如在肥水条件较差、无霜期较短的地区,可种植早熟品种,采用小株、密植、早打顶的增产途径在于重视发挥群体的增产潜力;在栽培条件较好的地区,采用稀植、大株的种植方式,充分发挥个体的增产潜力。在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 增产措施,就可以达到增产的最终目的°

四、喜温、好光

棉花为喜温作物,它的整个生长周期都与阳光紧密相关,其现蕾、开花和结铃的适宜温度为25~30℃。纤维发育时 温度的要求也很高,这时如果温度低于15℃,纤维素的沉积就会停止。温度太低时,棉株生长缓慢,影响器官的形成和发育,影响棉铃和纤维发育,容易造成低 产、晚熟和品质下降。棉花作为好光作物,对光照要求十分严格、敏感。光照不足会阻碍棉花的发育,使蕾、铃人量脱落。棉花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相对较高。光饱和点高达7万~8万勒,远高于一般作物的2万~5万勒,这表明棉花耐强光,当其他作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时,棉花却能正常地进行光合作用。棉花的喜温、好光、怕冷、怕阴特性,影响着不同地区的棉花生产和收益,决定着不同气候条件下棉花的生长和成熟。

五、耐旱、再生能力强

棉花是一种宜根系作物,根系发达,主根深,侧根分布广,由于其在土壤中形成强大的吸收网,所以棉花比较耐旱。

棉花的根、茎、叶都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如果主根受伤或移栽断根,就会促进大量侧根的生长。棉株愈小,根的再生能力就相应的愈强。棉花每片叶的叶腋都有腋芽,这些腋芽大部分处于潜伏状态,如果遭受雹、虫等灾害而使枝叶折损,只要仍有茎节,就可以使原来潜伏的腋芽再生成新的枝条,受灾后的棉花就还能现蕾、 开花和结铃,获得一年的收获。棉花的再生能力也会成为对生长不利的因素,如打顶偏早,就会促使生长无效的枝、叶和花蕾,白白 消耗养料,降低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科丰棉花课堂—棉花生物学特性(普及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