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連舸:三方面建議做好國際商會銀行委員會工作

中證網訊(記者 陳瑩瑩 見習記者 王舒嫄)4月10日,中國銀行行長劉連舸在國際商會銀行委員會2019年會上表示,各銀行同業要依託國際商會銀行委員會平臺與來自國內外的同行相互學習借鑑交流,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型技術手段在貿易金融領域的應用,不斷提升金融服務的績效。同時,對於如何做好銀行委員會的工作,劉連舸提出了三點倡議。

一是堅持互利共盈原則,推動全球貿易一體化發展。近日,世界貿易組織將今年全球貿易增長預期由此前3.7%大幅度下調至2.6%。2018年全球經濟貿易增長3.0%,遠低於預期。而且今明兩年全球貿易增長應將面臨比較大的壓力。面對全球經濟疲軟,全球貿易增速放緩的形勢,國際商會銀行委員會各成員之間在互利共盈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合作,積極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秩序,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主義體系,促進全球貿易一體化的發展。

二是發揮銀行委員會專業優勢,為全球貿易健康發展保駕護航。銀行委員會進一步發揮專業優勢,從金融視角積極向全球傳達國際貿易的聲音,積極爭取便利全球貿易發展監管環境,我們要更加緊密依託國際商會平臺加強合作交流,共同應對反洗錢制裁合規風險,打擊非法貿易與欺詐等範圍行為,為全球貿易發展保駕護航。

三是加快推動與科技融合,積極借鑑吸收最新的應用成果。一方面,科技進步正在深刻影響全球的貿易生態,人工智能將在優化貿易航線、倉促、運輸等方面為國際貿易和國際物流帶來重大的變革。另一方面,隨著科技進步和企業經營模式的調整,全球金融服務也正在發生深刻的變革,金融科技的應用正在加快成為銀行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劉連舸還表示,中國正在穩步擴大金融業、服務業、製造業、教育、醫療等領域的對外開放進程,預計未來15年,中國進出口商品和服務將分別超過30萬億美元和10萬億美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