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什麼?

哲學詩畫


中國父母為孩子教育操碎心,歸根到底是因為焦慮,由焦慮引發的逃避心理、攀比心態,對孩子情況的誤判,最終會導致孩子在成長中迷失方向。


我讀書那會兒,很少有人說要“逃離應試教育”,大家還慶幸應試教育其實是相對公平的選拔。歸根到底,是大家的心態開始有了動搖,應試教育開始失控了。就目前來說有多少沒站穩的孩子開始識字啟蒙;幼兒園的孩子學奧數、背單詞、寫作業;幼升小、小升初更是不見硝煙的戰役……


現在的父母是比較都屬於焦慮體質,從小孩還沒有出生就已經開始各種胎教、樂教等,從高中、初中到小學低年級甚至學齡前,應試無孔不入。在今天這場始於童年的殘酷競爭中,在這套單一維度的評價體系裡,孩子犧牲了快樂,透支著童年。


有人說:“瞭解自己,肯定自己,喜歡自己,進而有能力欣賞和肯定別人” ,而這種品質,必須來自父母的影響。無法活出自己價值的父母,不可能培養出對生命充滿熱情的孩子。

我覺這句話說的特別好,只有父母活出自己的人生,才可以給小孩做正確的引導,而不是當我們為人父母的時候開始做父母該做的事情,沒有了自我,三十歲左右就為了孩子放棄了自己的生活。這是錯誤的觀念,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唯一的,包括天下所有父母的。


這是我的理解,希望對你有用,謝謝~


我在美國等你來


筆者認為,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以下三種:愛的教育、品格教育、勞動教育。筆者將從理論和實際出發,為您闡述。

一、父母恩愛,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指出,人有七種需要,當最基本的吃喝需要被滿足後,將會有更好層次的需要——愛與歸屬感。

研究表明,孩子從小在父母恩愛和諧的家庭氛圍下長大,潛意識裡都能感到安全。心靈得到愛的滋潤,猶如汩汩前行的小溪,心靈如小溪般清澈明快。


筆者的成長經歷也印證這一點,父母從未在我面前紅過臉,家中有重大決策時,父母會讓我參與其中,提出自己的看法。每次做錯事,爸爸會與我推心置腹地交談,直到找出解決辦法。每次我做出一點成績,比如說第一次炒菜,第一次參加學科競賽取得好成績時,媽媽就會誇我“你真了不起,我為你感到驕傲!”同時,還會拉著我爸一起表揚我。

再為大家舉個真實的例子。我的小姨希望女兒學有所成,不論颳風下雨,都要接送女兒去上學和補課,同時,也捨得花錢買許多書給妹妹看。可是小姨在家庭中,每天與公婆摩擦,言語衝突不斷,家裡總是不得安寧。嘴裡也經常抱怨和不耐煩。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的妹妹養成了乖劣的性格,脾氣暴躁,最終讀了中專學校,可是現在拋棄所學,整天在家遊手好閒。我曾問妹妹:“你媽媽學習上對你那麼好,可你怎麼不好好學呢?”妹妹反問我:“假如你生活在一個充滿硝煙味的家庭,你有心思好好學習嗎?”


二、品格教育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品格教育,又稱品德教育,一般用來指對孩子未來在個人和社會生存有幫助的教學。為培養良好的品格,而加以教育的訓練。內容包括智慧的啟發,良好的習慣養成等。一般包括誠實、仁慈、寬厚、勇氣、自由、正義、平等和尊敬。

筆者小時候親身經歷過一件關於誠信的事,至今難忘。小時候,媽媽有零錢放在桌子上,我沒有經過父母允許,拿了零錢去買了零食,將零食吃完回到家。

等待我的不是媽媽的一頓責罵,而是諄諄教誨。“你要用錢,得經過媽媽的允許,不經過允許,媽媽會傷心。你要記住今天的行為是不好的,不能有下次!”從那以後,我再也不會未經允許就拿媽媽的錢。

誠信是一個人珍貴的品質。


三、勞動教育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勞動教育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人人都要勞動,才能獲取生存的必要資料。因此家庭中的勞動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家務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研究表明,做家務活的孩子,其實踐能力、思維能力高於不做家務的孩子。家長從小培養孩子做家務,有利於養成孩子自立自強的品質,也為學校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

小結:

愛的教育,品格教育,勞動教育缺一不可,建議家長以自身實際,身體力行,為孩子搭建舒適的物質環境和溫暖的心靈港灣。

結束語:

關於教育,看看古今名人的觀點

孔子:對孩子點撥啟發

曾子:兌現對孩子的承諾

孟母:給孩子好的成長環境

魯迅: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

冰心:教孩子學會愛

李開復:給孩子訂立規矩

潘石屹:讓孩子從小學會感恩

鞠萍:讚美鼓勵,讓孩子自信

以上是筆者的淺見,若讀者有補充,請在留言處不吝賜教!


桃李不言夢夢


我很認同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潤物細無聲”式的無痕教育這種理念。

我想這應該是教育模式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了吧。

為什麼說這是最高境界,因為當你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孩子卻沒有感覺到你在教育他。

而不是我們平時表現出來的那樣,一舉手一投足,還沒張口孩子就已經能猜到你要說什麼了。

其實這道理我們作為家長都懂,就是具體做起來真的很難,尤其是當熊孩子們發飈的時候,我們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這就需要作為家長的我們在平時多多注意一點一滴的強化訓練,不管孩子們犯了什麼樣的錯誤,能始終保持心態平和穩定。在和孩子們相處的每時每刻中,都不忘提醒自己這樣去做:

(一)做一個好聽眾

   很多時候孩子們對發生的事情又自己足夠的智慧去判斷,他們心裡已經懂得應該怎樣去做,只是他們仍然是個想耍賴的孩子而已! 在孩子們耍賴撒潑的時候,如果斥責則關閉了與之溝通的大門,如果選擇傾聽則還有繼續溝通的機會。

先靜靜地坐下來,聽聽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他為什麼想要這麼做?他覺得自己這樣做有什麼道理?當你安靜地聽著,而孩子們感覺到自己正在被理解時,也可能反而會停止耍賴,乖乖按照定好的規矩來做。

   家長要改變自己的固有做法開始時總是困難,但是我們要想清楚,如果孩子總是被打罵、被威脅,剛要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就被父母要求閉嘴! 他會不會覺得父母不願意傾聽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會不會覺得父母就是強權,根本不尊重自己?

這種壓迫下孩子只有兩條路可選,一是選擇妥協放棄,不聲辯、不解釋,老老實實按你的要求去做,以避免承受父母更大的怒火。二是變得更加叛逆,會更大聲更激烈更無畏地向你抗議了。

只有孩子真正被尊重了,感覺被父母平等對待了,Ta才會表現出一種成熟懂事的狀態。表現出值得父母尊重與之對應所應有的樣子。


(二)定一個公平合理的規矩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們是願意講規矩的,特別是男孩兒,他們的性格特點是更願意追求公平公正的。如果你能在各種不愉快的事情發生前,先和孩子坐在一起,商討出讓Ta們心服口服的規矩,把規矩立好(懲罰措施要合理適度,孩子不排斥能接受),一旦孩子犯了錯誤,就按照規矩執行。如果孩子耍賴不願意執行規矩,作為家長的我們也要態度溫和、絕不妥協、堅持原則。給孩子一個明確的態度,雖然我沒有打罵你,雖然我看上去很平和,但是我堅持的原則是不可能動搖的,你若不照做肯定不可能完事。

(三)在糾正孩子不良習慣的過程中,堅持不放棄,持續不斷地給孩子信心

  大家都知道養成一個好習慣要21天,其實要固定下來一個好習慣,至少需要三個月以上。培養孩子好習慣的戰役是一場持久戰,絕對不能半途而廢。孩子們改變行為、習慣的過程中,一定是痛苦的、掙扎的。作為家長,這時候千萬不要批評他,要不斷地鼓勵孩子,給Ta們戴戴高帽,讓Ta們知道自己可以。有時候,我們還可以利用孩子們身上的不服輸精神,對於Ta們不願意做的事情,可以給他找來一些同齡夥伴們和他一起做,當他看到別的孩子這件事情完成的很好時,可能自己也會比著去做了。如果Ta還是無動於衷,你可以說:“他是能做到,但是我一直認為你比他更厲害,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四)如果你希望孩子向某個方向發展,不要直接提要求,而是以身作則

很多時候,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家長是孩子的一個榜樣,孩子身上很多做的不好的地方多是父母自身缺點的影射。如果我們想要孩子改掉這些不好的地方,就先要我們自己以身作則去做到。往往我們自己做到了,不用多說,孩子自然會跟著去學,因為模仿父母是孩子們的天性。反之,比如你要求孩子做事要堅持,不要總半途而廢,結果你自己幹什麼事都是三分鐘熱度,沒有一樣堅持下來的。想想孩子會怎麼想呢?Ta會不會想,連你自己都做不到,憑什麼要求我呢?其實父母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是最能體現“潤物細無聲”這種教育思想的。

Ta默默地注視著你的背影,你用自己的行動教育了Ta,Ta卻只以為自己是被你深深感動了,而絕不曾想到你是有心教育Ta而為之。


高考同期聲


用我今天晚上準備發佈的文章內容,恰好能夠回答這個問題:1.不做某些老舊教育觀念的奴隸,要以創新方式打好教育基礎。

2.培養量入為出、儲蓄及穩健投資的習慣,培養知足常樂的價值觀,斷絕兒子長大後成為啃老族或月光族的想法。

3.培養兒子的善心,鼓勵善行,藉此結交良師益友,為兒子的人生帶來長遠而深刻的影響。

4,不盲目參與競爭,引導兒子領悟合作共容遠勝競爭。

5.盡力實踐一萬小時準則,放手讓兒子自由發展的同時,引導他對自己所選的路專注投入,堅持到底。

6.兒子繼承不了父母的任何物質財富,但能繼承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穩健理財的能力、知足常樂的心態、樂善好施的習慣及海量的良師益友。

因此,父母為孩子的成長髮展設定一個大方向很有必要,然而在大方向之下,過程要如何執行,就需要是“自然而為,而不是人為而為”。要做到這一點,父母要有遠見十分重要。


少兒財商碩羽爸


首先是要孩子學會自立。學會獨自面對跟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注重跟孩子之間的溝通,尊重孩子的想法,多鼓勵少批評。懂得彼此尊重懂得自我批評。當然最重要的是要給孩子一個好的學習環境,那麼一個溫馨的家庭是必須的。夫妻的和睦家庭的溫馨更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種地的秀才


一、家長身教勝過言教;二、不要求結果只關注過程;三、重視品德性格的培育-合群/感恩/正義;四、寒門出貴子莫嬌慣-要勤儉;五、家長切忌虛榮攀比-強求孩子服從“時興”;六、授之以漁不授之以魚;七、學經典讀國學獲精髓;八、熟讀朗讀諸子百家-儒釋道-文史哲;九、儘早讓其獨立闖蕩-面對人生的磨練;十、因材擇教-無需過度的攀比名校名師。


精英留學伴你行


最好的教育應該是充滿慈愛,循循引導,逐步培養孩子認識自我修正自我的能力和習慣。最好的教育應該歸納為三大方面:

一,確定教育目標,孩子的教育是個複雜的問題,不能隨心所欲,滿嘴跑火車想到哪說到哪,要有一個長遠的重點的教育目標。總目標應該是品德端正,行為規範,舉止大方文雅,品學兼優的孩子。具體目標應該重視這幾個內容的教育:愛國愛民,感恩孝順,勤勞儉樸,謙虛好學努力上進,講文明懂禮貌。目標明確後要滲透進日常生活之中,分階段交叉實使。0——6週歲階段重點進行品德上的認知培養,7——13週歲重點進行文明禮貌,勤勞儉樸,謙虛好學的行為教育,14——18週歲重點進行自我認知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能力與習慣培養。

二選擇教育手段 ,教育的最終效果如何,取決於教育的方法。為了讓孩子享受最好的教育,我們有必要精心選擇有效的教育手段:1,以身說法,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最親的人最信任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潛移默化影響著孩子,對孩子的成長起著關鍵的作用。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必須先做到。2,給孩子一個正能量的環境,孟母三遷的故事我們應該熟悉 孟母為了給孟子一個好的成長環境,她搬了三次家。家長平時要有意識的安排孩子做有益的事,接觸有助的人,交有益的朋友,看有益的書報,有害無利的書報電視杜絕接觸。家庭和睦融洽讓孩子處於一個安全愉悅的氛圍之中,給孩子營造一個健康的生長環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足以說明環境的重要。

三整合優質教育資源,根據孩子不同的年齡階段,選擇適合他們的書籍,多媒體等學習資料豐富他們的校外生活,適時安排一些有益的旅遊,帶孩子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學習階段, 有條件可以選擇優質學校。

概括地說,最好的教育是父母,有優秀的父母,才能有優秀的孩子。


塗懷瑜77683979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父母恩愛!

第一,父母恩愛的家庭更溫馨、穩定;第二,彼此恩愛的夫妻也會很愛孩子,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第三,有安全感前提下,更容易培養出高智商高情商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