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猛!六大行新增5萬億貸款一半流向樓市,廈門房價會漲嗎?

近期,傳來幾大消息不斷刺激樓市神經:

北京二手房成交量達10個月以來最高點;上海3月二手房成交量同比上漲50%;深圳二手住宅環比漲幅超過120%;廈門二手住宅成交比2018年同期翻了4.7倍……

兇猛!六大行新增5萬億貸款一半流向樓市,廈門房價會漲嗎?

然而,最近有一份報告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和探討:

根據上市銀行陸續披露了2018年年報中,國有六大行中,關於個人住房貸款的新增額度及佔比,六大行新增貸款5.13億,其中個人住房貸款的額度2.53億,幾乎佔據了新增貸款的一半之多。

在房地產調控嚴控的當下,國有大行仍將半數以上的新增貸款投向了房地產領域。

這組數據意味什麼,很多人發出疑問:個人房貸增速是否加快?個人房貸是否在放水?對樓市又有什麼影響?

一.新增房貸2.53萬億

在上市銀行披露了2018年年報中,國有六大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和郵儲銀行,這組數據值得關注:

2018年合計新增5.13萬億貸款,其中個人住房貸款新增2.53萬億元,佔據了新增貸款及墊款的49.39%

在貸款及墊款分類中,各大銀行基本分為個人貸款(包含個人住房貸款、消費貸款等)、公司貸款及墊款票據貼現三大類,也有部分銀行因各自規則不同而稍有差異。

兇猛!六大行新增5萬億貸款一半流向樓市,廈門房價會漲嗎?

在分類中,個人貸款新增3.12萬億,佔據新增貸款60.77%;公司貸款新增1.63萬億,佔新增貸款31.7%。公司貸款新增額度低於房貸增速。

隨著新增額度的增加,房貸在銀行內部總貸款中的佔比也逐漸提升。

其中個人住房貸款增加了2.53萬億元,佔比個人貸款總額的81%佔據了新增貸款及墊款的49.39%。

這也就意味著,在2018年銀行個人貸款中超過8成都是用來買房

六大行在年報中也提到了,2018年響應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支持自主性購房融資需求。

二.差別化信貸政策:支持剛需不是放水

針對這一現象,經濟日報發文稱:實際上,只要國有大行對於房地產的信貸政策沒有改變,比如首付比例、限貸要求、利率啥的沒有放鬆,就不叫"放水"。

作為個人房貸的主要提供銀行,國有大行個人住房貸款餘額高、尤其是佔比高,反映的也是住宅市場需求仍然比較穩定,個人(消費+投資)比企業(投資)的資金需求更旺盛。這也是"六穩"政策發力顯效的一種體現。

從這個角度來看,堅持差別化信貸政策之下的市場化行為,並不是什麼信貸放水。

兇猛!六大行新增5萬億貸款一半流向樓市,廈門房價會漲嗎?

新增一半貸款投向個人房貸,是否意味投向實體經濟的貸款,一半都用於個人購房了。

從比例來看確實不少,雖然房貸佔比較高,但是與以往相比,六大行住房貸款增速則出現了下滑

2016年,六大行個人住房貸款增速大約維持在30%的水平,到了2017年增速則在20%左右,而去年同比增長速度普遍不到20%,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這三大行甚至不到15%。

換言之,雖然去年房貸比例並不低,新增貸款的一半都流向了房地產,但通過最近幾年的縱向比較來看,個人住房貸款的增速是不斷下滑的態勢。

三.廈門信貸政策再次放鬆

信貸政策的寬鬆程度對樓市的影響不言而喻。

根據融360發佈了最新的房貸數據:2019年2月,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已連續三個月下降,二套房貸利率連續四個月回落

2019年以來,北京、深圳、南京、杭州等城市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鬆動。

落地到廈門,目前多家銀行首套房貸利率最低執行基準利率,二套房貸利率最低執行基準利率上浮10%。

據不完全統計,廈門有銀行表示,如果首套房的貸款已經結清,再買房可以按照首套房利率執行。這也就意味著二套房最低可執行基準利率。

兇猛!六大行新增5萬億貸款一半流向樓市,廈門房價會漲嗎?

值得注意的是,廈門有銀行對

貸款期限和房齡年限也有所放鬆!此前,貸款期限+房齡最多不能超過50年。

如今,貸款期限+房齡現在最長可達55年,其中房齡≤35年!不過,這次該行的貸款政策主要是針對島內樓齡的限制有所放寬,該家銀行相關人士指出,島內可以延長到35年,島外的依然是30年。

針對目前樓市回暖,業內人士指出,3月樓市"小陽春"的出現由多種因素造成,未來樓市走向需看信貸情況

隨著房貸繼續增長,3、4月樓市逐漸回暖,市場走向會如何呢?

有業內人士分析:

1、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出現小幅度上漲。

2、三四線城市房價在平穩的趨勢上,稍有回落的可能性很大。整體趨勢上,今年上半年還會保持平穩,到下半年有可能增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