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研:不以純電動為主方向,比如氫能!純電車彎道超車時翻了?

如今說到新能源汽車,大部分人都會想到的是電動車。沒錯,在這個電動車快速發展的時代,它們儼然已經成為了新能源汽車的代名詞。不過,曾經"一家獨大"的電動車,或許會受到不小的打擊。

日前,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辦《2019年新能源汽車藍皮書編寫啟動會暨傳統內燃機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協同發展研討會》,而核心要點就包括了"汽車產業技術創新不以純電動為主要技術方向,氫燃料電池、天然氣、甲醇汽車等多種技術路線並行發展,交給市場來選擇。"這意味著,電動汽車行業將會產生動盪。

中汽研:不以純電動為主方向,比如氫能!純電車彎道超車時翻了?

勢不可擋的電動車

或許是大家都普遍認為"電動車才是新能源汽車的最終表現方式",所以如今的電動車發展趨勢可是說是勢不可擋。

從全球範圍上來看,大眾汽車曾表示,品牌最後一代使用內燃發動機技術的車型將在2026年發佈。意味著大眾品牌要給自己的燃油車時代提前設定終結點,全面轉向電動化。沃爾沃汽車也將在今年下半年推出最後一代柴油發動機,推行全面電動化戰略。而在不久前,大眾集團、戴姆勒集團和寶馬集團三大德系巨頭還一致得出了決定:未來屬於電動車。

中汽研:不以純電動為主方向,比如氫能!純電車彎道超車時翻了?

對比其他國家的製造商,中國汽車也更傾向於電動化,像是中國湧現的近百家造車新勢力企業,基本上也都為純電動車。來看下面的這一組數據便知道了,以純電動路線為主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取得高速發展,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25萬輛,佔全球總銷量的62.5%。

中汽研:不以純電動為主方向,比如氫能!純電車彎道超車時翻了?

要多種技術並行

無疑,在此次研討會上,"氫燃料電池、天然氣、甲醇汽車等多種技術路線並行發展"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

這些技術路線,其實都是新能源汽車的一種表現形式。比如說氫燃料電池,就因為其幾分鐘就能做到能源補給完畢,以及不會燃燒任何東西,只排放水等優勢成為了一些車企的選擇,本田豐田還有現代都在往這方面發展。

中汽研:不以純電動為主方向,比如氫能!純電車彎道超車時翻了?

而關於甲醇汽車,它也有很多優勢。譬如甲醇含氧量高,能充分燃燒,並可使汽車缸內燃燒更完全,能有效降低尾氣的排放。而在我國各地,甲醇汽車也有在落地。在貴州,自2015年開始在出租車行業應用推廣甲醇汽車之後,目前已有超過5000臺甲醇出租車加入運營。除了貴州之外,陝西西安的甲醇汽車應用也有較快發展。截至今年4月份,西安市已有4743輛甲醇出租汽車投入運營。但不可否認的是,所謂的落地與應用仍是在地方小規模的進行試點示範,佔大頭的仍舊是電動車。

中汽研:不以純電動為主方向,比如氫能!純電車彎道超車時翻了?

電動車真彎道"翻"車了?

所以如今,當"汽車產業技術創新不以純電動為主要技術方向"後,真的意味著電動車彎道"翻"車了?

其實不然,對於任何國家以及任何企業而言,新能源汽車都是一個從未接觸過的領域。而前些年國家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特別是純電動汽車,導致行業內產生一些誤解,出現新能源汽車將替代燃油車、純電動汽車是未來大勢所趨等等的說法。

中汽研:不以純電動為主方向,比如氫能!純電車彎道超車時翻了?

但大家都知道,新能源汽車和傳統燃油車並不是非此即彼,而汽車產業更不僅僅只是純電動一個技術方向,內燃機汽車、混合動力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天然氣汽車、甲醇汽車等很多領域,都存在大量的技術創新空間。在大家都還沒真正確定哪個才是最好的發展方式時,為何不能讓這些技術路線平等競爭、優勢互補,多元化發展呢?若是在一個技術上用力過猛,或許還會得不償失。

中汽研:不以純電動為主方向,比如氫能!純電車彎道超車時翻了?

並且,對於這些路線來說,大家都是有各自的優勢和劣勢的。電動車就因為充電換電問題而始終不能得到消費者的普遍認可,而其他方式又因為技術難度較大等問題而難以得到大規模的推廣。所以你現在說哪種技術更好,其實並沒有一個很好的界定。而在這個至關重要的發展時期,或許將新能源技術高地的爭奪交給市場選擇,協同發展、優勢互補,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

隨著合資股比放開、補貼完全退出、外資品牌新能源陸續在華投放,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將面臨巨大挑戰。這個時候,未來技術的選擇就尤為關鍵。但事實卻是,什麼是新能源汽車的主流技術路線,現在還看不清。所以不要在一個技術路線上用力過猛,而是要有多元的技術路線,否則在技術薄弱領域就會存在被技術逆襲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