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过东明酱香飘——汪清县东明村脱贫攻坚见闻

一粒粒圆滚、金黄的黄豆经过蒸煮、揉捏后,被团成直径为10厘米左右的酱块;将酱块用纱网装好,悬挂在晾晒大棚内,等待发酵完成后,进行接下来的生产。3月24日,记者走进汪清县东明村民俗食品加工厂看到,工人们正忙着制作酱块。

“现在已经制作了1.5万斤,今年计划制作10万斤。”汪清县汪清镇东明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程雪峰告诉记者,酱厂已经有10年的历史了,以前是小作坊。为了提高村集体收入,带领贫困户共同致富,2018年,村里协调扶贫资金59万元,建设了民俗食品加工项目。

“以前每年只能产5万斤,销售额10万元。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生产优质大酱及臭豆酱20万斤,销售额能达到100万元。”程雪峰说,目前加工厂已完成商标注册,SC食品生产许可。通过项目发展,2018年解决了6户贫困户就业问题,并上缴利润3.54万元。

贫困户郑顺爱今年64岁,患有腰伤,干不了重体力活,平时起身都要扶墙站立一会儿。自大酱厂开工以来,她就在厂里打工。“我的工作就是制作酱块,一点也不累。干半天给我50元工资,干一天休一天,一个月能挣500多元。”郑顺爱高兴地说,村里的产业发展好了,也能带动他们一起脱贫,生活也有了动力。

“我们村的发展定位,就是要打造民俗食品产业,打响东明村品牌。”程雪峰告诉记者,如今,大酱厂已逐渐步入正轨,等待产品包装设计完成后,将会进入大型商超,并将逐步走向全国。今年,村里还计划投资150万元建设民俗饮品加工厂,进一步扩大村集体经济收入。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东明村的变化不仅仅停留在产业发展上。东明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6户46人。为了让贫困户自主脱贫,村里为贫困户设立了保洁员、生态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平时参与村里的劳动就可以获取相应工资。

走进村庄,干净整洁的水泥路贯穿村子的各条道路,垃圾箱分列在每个转角处,健身场地上器材一应俱全……2018年,东明村共投资265.16万元实施基础设施项目,其中14万元实施东明村安全饮水工程;17.99万元实施北沟屯安全饮水工程;199.3万元实施北沟屯排洪项目;33.8万元建设东明桥右侧护坡项目,惠及人口695人。

(来源:吉林日报 记者 王雨 实习生 张敬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