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號喜獲探測月球新成果!

嫦娥四號喜獲探測月球新成果!

我國探月科技喜報!2019年1月3日,10點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背面,併發回了月球背面拍攝的近距離照片。該消息一經官方發佈馬上吸引全球媒體眼球,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布里登斯廷稱讚道中國此次登月取得的新成果是一次史無前例的巨大成就。

該消息一經確認便被全球媒體紛紛報道,在絕大多數的媒體互動中都對中國在探索外太空取得的成就表示“印象深刻”。

嫦娥四號對月球背面探測的初有成效是人類探測月球的新篇章的開始。中國國家航天局登陸機器人將在月球南極表面上的被稱為歷史最為悠久的火山口—艾託肯盆地上登陸,這個火山口是在很久以前的一次巨大的碰撞中形成,這次碰撞極可能將月球內部的土壤撞擊出了月表。這意味著嫦娥四號的探測可以為人類提供關於月亮是如何形成的新線索。

嫦娥四號喜獲探測月球新成果!

這是一個超級太空探索任務,嫦娥四號發回的照片顯示中國探測月背的行動按計劃順利進行,下一步,中國將計劃在2030年前進行人類登月。

此前,1969年7月21日,美國的阿波羅號11號飛船載著三名美國人成功登上月球,並帶回了月壤。此後中美建交之後,美國向中國贈送了一份彌足珍貴的禮物,質量1g的月壤。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我們將會擁有自己從月球上帶回的月壤。

嫦娥四號奔月實現至少三個“首次”,第一,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自上個世紀50年代起,人類探月的步伐已邁過了半個多世紀。回顧探月史,所有的阿波羅載人任務、甚至蘇聯和美國的其他無人著陸月球任務幾乎都集中在月球正面。之所以一直探測正面、在正面著陸,卻從不去背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背面著陸的難度大大難於正面。

嫦娥四號喜獲探測月球新成果!

嫦娥四號的科學任務主要是:開展月球背面低頻射電天文觀測與研究;開展月球背面巡視區形貌、礦物組份及月表淺層結構探測與研究;試驗性開展月球背面中子輻射劑量、中性原子等月球環境探測研究。

此外,嫦娥四號的任務工程目標則鎖定在兩個“國際首次”:首次實現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首次實現地月L2點中繼星對地對月的測控、數傳中繼。

作為中國探月工程實現最終月球採樣返回之前承前啟後的關鍵一步,“嫦娥四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的實際意義要遠大於象徵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