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种植带来美丽蝶变

苗木种植带来美丽蝶变

图为万福镇镇西村美丽乡村建设后的景象。

三月的怀远县万福镇镇西村,桃花开得正艳。过了芡河大桥沿着046县道一直往南,抵达万福镇后向西行驶六七分钟,就到了镇西村村口。沿着麦垄缓缓行进,感受着十里春风,眼中能见处尽是姹紫嫣红、春色芳菲。

“村里别的不敢夸,就是环境好、树多。”陪着记者采访的镇西村党支部书记王新成说,镇西村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盛行苗木培育,30多年来苗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12年起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村里有了苗木种植合作社,2017年村里开始建设省级美丽乡村,苗木种植迎来了更大的发展。

王新成介绍说,每年一到冬天,村里就会收到大量第二年初春的订单,当下正是苗木销售最旺的季节。除了苗木种植合作社种植的600多亩桃树、梨树、石榴树、香樟、女贞、石楠等,家家户户房前屋后也都种植了苗木。这段时间,不仅怀远县和市区的采购商来到村里购买苗木,周边淮南、亳州等地也有人专门到村里采购,镇西村培育的苗木已经供不应求。

得益于苗木经济的发展,镇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超1000万元,“晚秋黄梨”更成为周边地区有口皆碑的品牌。在村委会,记者看到正在屋子里算账的村会计杨林,他告诉记者,村里对晚秋黄梨的加工已经形成气候,不少村民都从事晚秋黄梨的加工生产。杨林自己家就有近20亩的梨树园和一座晚秋黄梨加工作坊,主要生产果酒和梨树膏。别看他已经58岁,玩起手机却溜得很。杨林说,自己通过微信微店售卖晚秋黄梨加工品,一年至少能赚4万多元。

环境好、经济强,镇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如虎添翼。景观塘、景观岛、文化广场、栈桥、凉亭、步道、舞台、农家书屋……在拆除600余间废旧破损房屋、猪圈、旱厕,清理11条沟渠后,镇西村又新建了大量公共配套设施,如今的镇西村就像一座开放式的绿色公园,风物之美令人流连忘返。

王新成说,镇西村通过栽植经济林、整治沟路渠、建设景观带等一系列举措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生态镇西”、“森林镇西”、“花香镇西”、“果香镇西”、“幸福镇西”,全村全年产晚秋黄梨百万斤、花卉苗木百万株,年销售花果苗木产值达600万元,苗木种植为镇西村带来了美丽蝶变。镇西村今后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绿色产业,不断扩大花果苗木特色产业规模,力争形成一条完整的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的产业链,在推动全村苗圃经济迅速壮大的同时,尽力带动周边村镇共同富裕。(记者 顾楷)

文章转自:蚌埠新闻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