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除了旅遊,我們還能做點啥?

現在,很多地方都把發展旅遊,當做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但客觀地說:大多數鄉村,都不太具備發展傳統旅遊的資源稟賦,也錯過了發展傳統鄉村休閒遊的契機。那麼,對於這些鄉村而言,還要不要發展鄉村旅遊?或者說,除了傳統旅遊,我們還能做點什麼?


西部某省一村鎮,為了“鄉村振興”,決定像其他地方一樣,大力發展旅遊。

不過該地並沒有獨特的自然資源,也沒有古鎮等人文遺蹟。雖然有山,但植被和山勢都平淡無奇,也沒有明顯的水流——可以說,無論從哪方面講,這個地方都不具備做傳統旅遊的稟賦。

怎麼辦?鎮村兩級幹部並沒有放棄。在某“規劃大師”的指導下,他們決定從兩方面下手:

1、山上景色沒有吸引力,那麼就用項目來彌補。他們不僅編造故事人工造了20多個小景點,還投入巨資修建了5D玻璃棧道、高空玻璃漂流、七彩旱滑、網紅橋等項目。

2、只有這些遊玩項目,他們覺得體量和吸引力還不夠。於是,又在景區大門到檢票口的路上,仿造袁家村修建了一個美食風情街。然後招商引入了全國各地的名小吃。

鄉村振興,除了旅遊,我們還能做點啥?


最終,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後,景區不僅順利開業,還被評為4A景區,以及各種鄉村旅遊榮譽。

應該說,在這個旅遊資源匱乏的地方,能打造出這樣規模體量的鄉村項目,著實得益於政府的支持和當地雄厚的財力,頗為不易。

只是,項目成敗最終是要靠市場來評判的。

開業的第一年,趕上秋天賞紅葉。在大量廣告鋪蓋下,景區被遊客圍得水洩不通。甚至因為道路擁堵遊客不能順利下山,還被媒體進行了批評報道。

不過短短的一個多月旺季過去,當山上變得“光禿禿”一片,這裡也隨天氣一起迅速轉冷。甚至到了第二年春季,很多景區因踏青成為旺季的時候,這裡依然不溫不火。

原本寄予厚望的玻璃棧道、高空玻璃漂流等內容,就在景區建設那兩年,周邊一百公里內,先後建了至少五個類似項目。

至於風情美食街,也在近幾年,成為各大景區的標配之一。並且由於該景區距離依託城市距離稍遠,遠不足以形成單獨引爆點。

前不久筆者前往調研時,春光明媚的週末,這裡很多店鋪居然沒有開門。

鄉村振興,除了旅遊,我們還能做點啥?

這個案例當然不是孤例。“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無煙產業的旅遊,被很多地方視作發展鄉村經濟的首要選擇。

但現實問題是,在傳統大旅遊裹挾以及資本下鄉的“無孔不入”下,稍稍有“姿色”和“背景”的鄉村,都已被開發殆盡。

還有些沒有獨特資源的鄉村,藉助“地利”(大城市近郊)以及“人和”(強有力村幹部)優勢,通過“天時”(發展較早)的優勢,成為鄉村休閒遊的幸運兒。

但在中國整個鄉村版圖中,這些幸運者只佔據了很小很小很小一部分。絕大部分的鄉村,都像上述案例一樣,幾乎沒有任何旅遊資源,也失去了發展傳統鄉村休閒遊的先機,甚至連一定的基礎財力都沒有。

這時候怎麼辦?筆者覺得有兩個問題需要從業者思考:


鄉村振興,除了旅遊,我們還能做點啥?

1、沒有旅遊資源的鄉村,還要不要發展鄉村旅遊?

我們的觀點是:要,也不要!

說“要”,是因為鄉村要想振興,不能封閉發展,而要進行城鄉資源的流動。而旅遊,就是一種極好的交流媒介。

不管是理念、人才、文化還是產業,旅遊帶來的交流,都能改良鄉村的傳統元素,使其更符合時代的節奏。

說“不要”,是因為傳統旅遊中,旅遊是目的、是根本,而鄉村旅遊中的“旅遊”,更多是形式和手段。


鄉村振興,除了旅遊,我們還能做點啥?

說“形式”,是因為城裡人到鄉村,是感受鄉村和田園文化,這些東西有了,遊客自然而來,旅遊自然形成。

說“手段”,是指旅遊能讓鄉村的三產融合形成一個閉環,能讓鄉村產業與城市消費形成良好互動。從現在的案例看,單靠旅遊讓鄉村“振興”的案例,只是極少數特殊個案。

我們經常看到,那些刻意打造旅遊景點的鄉村旅遊,往往不倫不類,並不受到遊客歡迎,反倒是一些閉塞的小山村,會讓很多驢友大呼過癮。

所以,鄉村旅遊,其實是鄉村打造的形式和手段,而不是出發點,更不是目的。

2、沒有傳統旅遊資源的鄉村,吸引力在哪裡?產業支撐又在哪裡?

我們在講休閒農業時候,經常會提到三產融合、產業支撐。其實,鄉村振興,包括鄉村旅遊也需要三產融合、產業支撐。


鄉村振興,除了旅遊,我們還能做點啥?

傳統觀念裡,我們是農耕社會,核心是種養殖的一產,很少提到二產三產。所以,很多人認為我們農耕社會的產業只有“農”。

事實上,即便在“重農輕商”的很多朝代,我們也有諸如製鞋鋪、打鐵鋪、磨坊、醬油坊、油坊、造紙坊、釀酒坊、剃頭鋪、藥鋪等等二三產業,並且佔據相當比例。

可見,農耕社會的本質也是三產融合的,只是在現代工業衝擊下,這些產業逐漸萎縮了而已。

但在後工業時代的體驗經濟下,這些帶有人格溫度的“手工作坊式”二三產,恰恰因為其落後和“慢”,對追求“工匠情懷”的都市人頗具吸引力。

比如臺灣的埔里造紙村、竹山小鎮、桃米生態村、石壁部落等等鄉村,他們在恢復地方經濟時,沒有大拆大建,也沒有引入其他產業,也只是通過文創的手法,將原來已經凋敝的手工造紙、竹編等傳統產業打造成體驗項目,重新恢復了傳統的三產融合。


其次,相比較於引入外來產業、村民入廠打工獲得剩餘勞動力報酬,在地性資源的重生能夠讓鄉村原住民普遍參與,從而共享鄉村振興的紅利,實現共同富裕。

由此可見,鄉村旅遊的核心,其實不是打造旅遊,而是挖掘並創生鄉村傳統產業。鄉村旅遊的競爭力,也不是自然景觀,而是鄉村傳統產業的在地創生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