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傅菩提祖师究竟是谁?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傅菩提祖师究竟是谁?

菩提祖师与孙悟空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傅菩提祖师到底什么来头?他是佛教的佛还是道教的仙?

《西游记》中的有一位神仙叫弥勒佛。这位仁兄尽管戏份很少,但谱很大。

“悟空,认得我么?”

言外之意就是晓得我的威名吗?认得我怎么还不施礼啊?

大家注意,这个时候,悟空连忙下拜道:

“东来佛祖哪里去?弟子先回避了,万罪!”

可是,弥勒佛一走,孙悟空居然一把火将弥勒佛的小雷音寺烧了个精光!可见,他其实是不怕弥勒佛的,何以如此胆大?因为他曾经有个相当厉害的师父,可以克住弥勒佛!这位神秘的师父究竟是谁,我们今天就来考证一下。

首先,我们看一下孙悟空同学的访仙过程

在《第一回》中,孙悟空访神仙至西牛贺洲,一个砍柴的樵夫告诉他:

“此山叫做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个神仙,称名须菩提祖师。那祖师出去的徒弟,也不计其数,见今还有三四十人从他修行。”

孙悟空从樵夫嘴里得知了如下信息:

第一、这儿就有一位神仙。不仅是神仙,而且是一位祖师级别的神仙,既然是称“祖”的,就说明他上面再没有师父了。至少在这一方,他是祖,是最高端。并且徒弟不计其数。

第二、这位祖师就住在这座山上,这座山叫灵台方寸山。

接下来,孙悟空对灵台方寸山初见的印象有如下描述:

到了之后,见立有一石碑,约三丈余高,八尺余阔,上有十个大字“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少顷,走出一个仙童,猴王道:“仙童,我是个访道学仙之弟子,更不敢在此搔扰。”仙童道:你是个访道的么?师父教我出来开门,说外面有个修行的来了。

最后,孙悟空在离开灵台山的时候,师傅又说出了如下的狠话:

祖师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关键是,菩提祖师说了这么一条:绝对不能说出是我的徒弟!

悟空果然惹了大祸,最后的结果,就是引出了如来佛将他收服。

《第七回》,悟空欲与如来斗法,大圣厉声高叫道:“你是那方善士,敢来止住刀兵问我?”可见,孙悟空并不认识如来佛,看上去,他是一个善士。

如来对孙悟空说的最后一句话是:

“趁早皈依,切莫胡说!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顷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傅菩提祖师究竟是谁?

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

恐遭毒手,是指别人要对他下毒手了,若是自己,就不会这样说,甚至根本不说,直接下手。“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说明如来是认识他的,是知道他的“本来面目”的。

这就奇怪了,如来是怎么知道他的“本来面目”的呢?

如来和他打个赌赛: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这右手掌中,算你赢。筋斗云是孙悟空的强项,如来为什么不和他赌别的?偏偏就赌这个?

这也有点奇怪,大概如来太了解孙悟空的筋斗云了吧。

综合对比分析通观西游记全书,传授孙悟空本领的祖师,有头无尾,无缘无故的就这么消失了!我们必然会产生这样的猜测。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傅菩提祖师究竟是谁?

神通广大的菩提祖师

如来佛喜欢讲经说法,这祖师也喜欢讲经说法,如来佛不喜弟子不听他讲,这祖师也不喜弟子不听他讲,如来佛门徒众多,这祖师也门徒众多,如来佛的法力深不可测,这祖师的法力也深不可测,仔细一比较,这菩提与如来的相似度还真高。但是菩提和如来似乎还是划不上等号。

先莫急下结论,我们在下一回中接着来看证据。

一、两人说出的证词

1.《第十九回》,收了猪八戒后,路遇乌巢禅师,唐僧问他西天大雷音寺在那里?有多远?问了三遍,禅师就是不答,只说远哩,远哩!最后笑云: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

禅师为什么要说孙悟空知道西天路?孙悟空并没去过啊,这就说明禅师知道孙悟空曾经在如来佛那个地方生活过。

2.《第五十五回》,蝎子精道:“孙悟空,你好不识进退!我便认得你,你是不认得我。你那雷音寺里佛如来,也还怕我哩,量你这两个毛人,到得那里!都上来,一个个仔细看打!”

西天路上,认得八戒的人不一定认得悟空,认得悟空的人却都认得八戒,因为八戒是天蓬元帅。蝎子精认得悟空却不认得八戒,说明她没去过天上,那么,她是在哪儿认得悟空的呢?只有唯一的地方:如来佛那里!

二、灵台山是不是就是后来的灵山

先回顾一下孙悟空学艺的灵台方寸山的山景:

奇花瑞草,修竹乔松。千株老柏,万节修篁。门外奇花布锦,桥边瑶草喷香。石崖突兀青苔润,悬壁高张翠藓长。时闻仙鹤唳,每见凤凰翔。玄猿白鹿随隐见,金狮玉象任行藏。细观灵福地,真个赛天堂!

再比较一下这一段:《第五十二回》,孙悟空胜不了青牛精兕大王,求见如来佛,这是他第一次寻到灵山来,雷音寺比较好找,因为它最高最气派,“顶摩霄汉中”。孙悟空是十万火急的赶来的,但到了之后,却不进去了,他在那儿看山。

那行者正然点看山景,忽听得比丘尼尊者叫道:“你这个顽皮!既然要见如来,怎么不登宝刹,且在这里看山?”就把他带进去了。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傅菩提祖师究竟是谁?

孙悟空看山看到了什么?

灵山山景:灵峰疏杰,迭嶂清佳,仙岳顶巅摩碧汉。西天瞻巨镇,形势压中华。元气流通天地远,威风飞彻满台花。时闻钟磬音长,每听经声明朗。又见那青松之下优婆讲,翠柏之间罗汉行。白鹤有情来鹫岭,青鸾着意伫闲亭。玄猴对对擎仙果,寿鹿双双献紫英。幽鸟声频如诉语,奇花色绚不知名。回峦盘绕重重顾,古道湾环处处平。正是清虚灵秀地,庄严大觉佛家风。

孙悟空离开菩提祖师已经约有一千年了,这是他头一次看到了和祖师的仙山布局一致的一座仙山!他能不奇怪么?能不停下来细细观看么?我们来比较:

1.前面的松、柏、篁这三种植物,这里看到了两种,而九十八回见真如时,这里有篁,说明这是完全一致的。

2.前面的鹤、凤、猿、鹿、狮、象这六种动物,这里看到了四种,恰好是后面狮、象到狮驼国为妖去了,说明这也是完全一致的。

3.植物、动物是如此的相似,唯不同的是多了一座山巅上的雷音寺,方圆的景致要比原先气派壮观的多。

你说,孙悟空看了能不奇怪么?所以,他得仔细的看看究竟是不是,而救唐僧的事又暂放到一边了。到这个时候为止,孙悟空一定是和我们有着同样的疑惑,难道菩提祖师就是如来佛?他也只能是怀疑。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傅菩提祖师究竟是谁?

菩提祖师和如来佛

但是,悟空已经知道了菩提祖师和佛祖是有渊源的,但究竟是不是同一个神仙呢?毕竟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足足五百年了,期间可能发生任何事情。

这里我们不妨多几个候选人物,《封神演义》和《西游记》之间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其中的几位主要人物。

先看一下《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中几位牛人的简要说明:

1.《西游记》二巨头

1.1 如来佛祖

如来佛祖,是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尊者,南无阿弥陀佛。在西牛贺洲天竺灵山鹫峰顶上修得六丈金身。此人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刚一出场便化解了天庭大难。后又多次显露身手,帮着悟空破了重重磨难。堪称《西游记》中的巨无霸。

1.2 菩提祖师

菩提祖师,乃是海外老仙。他隐居深山,不露头脚。虽法力无边,却是无人知晓。这位大仙只用了三年功夫就使孙悟空学会了长生不老术,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的本领。这对悟空今后大闹天宫的,以至最后成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见菩提祖师绝非等闲之辈。

2.《封神演义》五教主

2.1 老子

即太上老君。他是鸿钧老祖的大弟子,掌管人教。曾三次下山帮助阐教力退截教众仙。也曾一气化三清,战败过通天教主。《西游记》中,他住在九十九重离恨天中,是三清教教主之一的太清圣地混元教祖——太上道祖,也称太上老君。

2.2 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是鸿钧老祖的二徒弟,掌管阐教。他的弟子很多,其中不乏有名之士。像佛教中的文殊、普贤、观音三位菩萨,以及“过去七佛”中的惧留孙佛都曾是他的门人弟子。而杨戬、哪吒、李靖等人都是他的徒孙。后来他成为三清教的主管——《西游记》中的玉清圣地先天教祖。

2.3 通天教主

通天教主是鸿钧老祖的三徒弟,掌管截教。他的门人弟子最多,但大多都是在滥竽充数。不过他也为上天做了不少的贡献。像玉帝手下的二十四星宿、雷公电母、普天星相几乎都是他的门人。通天教主听信众弟子的谗言,摆了下“诛仙”、“万仙”二阵,堵住了姜子牙的去路。后来多亏四大教主同心协力才破得此阵。他就是三清教的另一位教主——上清圣地通天教祖灵宝天尊。

2.4 接引道人

接引道人是西方教教主,是西方教的一把手。住在西方极乐之乡。此人身高丈六,面皮黄色。长年累月不曾离得清净之所。后来受人之约,三颗舍利取下戮仙门,与老子、元始共破通天恶阵。

2.5 准提道人

准提道人是西方教的二教主,是西方教的二把手。曾多次来到东土度化有缘人。他比接引更开明,也多次帮助阐教解危难。可以说是二道皆通。他手里的加持神杵和七宝妙树真可谓是法力无边。通天教主曾两次败在准提之手。

介绍完《西游记》的2巨头和《封神演义》的5教主,我们再仔细看一下《西游记》里的菩提祖师。除了前面已经提到的山上的景致之外,对于菩提祖师的本尊,吴承恩是这样描绘的:

“见那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两边有三十个小仙侍立台下。果然是: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见《西游记》第一回)。

可见,菩提祖师也是西方的一位尊者。而菩提乃是西方佛教的象征。难道这就意味着菩提祖师是佛非道吗?如果他是佛,那他为什么对道教了如指掌呢?如果他是道,为什么又有“西方妙相祖菩提”之说呢?

再看看《西游记》中第七回对如来的描述:

只见赤脚大仙又至。向玉帝前俯囟礼毕,又对佛祖谢道:“深感法力,降伏妖猴。无物可以表敬,特具交梨二颗,火枣数枚奉献。”诗曰:

大仙赤脚枣梨香,敬献弥陀寿算长。

七宝莲台山样稳,千金花座锦般妆。

寿同天地言非谬,福比洪波话岂狂。

福寿如期真个是,清闲极乐那西方。

如来又称谢了。叫阿傩、迦叶,将各所献之物,一一收起,方向玉帝前谢宴。

在《封神演义》里,还有这么一段:

接引道人顶上现出三颗舍利子,射住了戮仙剑。那剑如钉钉一般,如何下得来。西方教主进了戮仙门,至戮仙阙立住。

诸多因素表明,接引道人就是若干年后建立佛教的如来佛祖。西方教便是佛教的前身。

那么准提道人是谁呢?

刚才说了,《封神演义》中的准提道人是一个开明人事。他多次来再东土度化有缘人。对东方道教颇为了解。而他又是西方教的二教主。对佛学文化自然更是了如指掌。《西游记》中的菩提祖师,似佛似道。名出菩提,身行道家。可见他与西方道教渊源极深。他们一个掌教于西方极乐之乡,一个隐居在西牛贺洲教徒。

种种迹象表明,菩提祖师就是准提道人。只是后来西方教并入(或说化成)佛教,接引道人更名为如来佛祖统领佛门弟子,准提道人改名为菩提祖师,退隐山林,修身养性去了。

说一千、道一万,最后答案揭晓:

根据以上的评述的判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菩提祖师便是准提道人,是如来佛祖的师弟。两人曾经共同执掌西方教。

后来如来修成六丈金身,建立佛教,把西方教吞并。菩提祖师也从此隐居山林,将高山命名为“灵台方寸山”,与“天竺灵山”相对。以后自立道观修身养性,除了山中居民,没人知道他的住处。就是那如来,也不知道自己的师弟身在何方。更不知西牛贺洲还有仙人存在。如来曾这样评价西牛贺洲:“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见《西游记》第八回)。可见,同处西牛贺洲的如来,却不知菩提老祖的存在。由此可知,菩提的道行一点都不逊色于如来。甚至可以避开如来的法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