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我本是男兒郎,不是女嬌娥”


張國榮:“我本是男兒郎,不是女嬌娥”

“哥哥”張國榮已經告別我們十六週年了。他塑造了一系列經典的熒幕形象,成功塑造了寧採臣、旭仔、程蝶衣、歐陽鋒、何寶榮等等。你還記那句“我本是男兒身,不是女嬌娥”嗎?今天小寶就和大家聊聊戲曲“男旦”這個群體。

為什麼有“男旦”?

清代是中國戲曲發展的成熟時期,崑劇、京劇等主要劇種的藝術體系大多成熟在清代,從宮廷到民間莫不以觀戲為風潮。

清代上層為了整飭風俗,教化民眾,以維護封建禮教為名義,對戲曲的創作和表演給與了較為嚴格的規定,其中就包括命令禁止士大夫蓄養家班、禁止女子觀戲及參與戲曲表演。

“民間演戲……且使青年婦女塗脂抹粉,結伴觀場,竟置女紅於不問,而少年輕薄子,從中混雜,送目侍眉,最足為誨淫之漸。更兼開場作劇,無非謔語狂言,或呈妖豔之情,或傳邪辟之態,說真道假,頓起私心,風俗之曉,皆因乎此。”

(清 周際華《家萌堂匯存》“禁夜觀淫詞條”)


張國榮:“我本是男兒郎,不是女嬌娥”

在各類常見清代史料中都有禁止婦女觀戲和演戲的禁令。

“道光時,京師戲園演劇,婦女皆可往觀,惟須在樓上耳。某御史巡視中城,謂有傷風化,旋奉嚴旨禁止。”

“咸豐時,張觀準夙以道學自名,嘗官河南知府,甫下車,即禁止婦女入廟觀劇。”

“京師戲園向無女座。婦女欲聽者,必探得堂會時,另搭女桌,始可一往,然潔身自好者,尚裹足不前也。”(嘉慶)

(《清稗類鈔》第5065—5066頁,中華書局 1984年版)。

在朝廷的三令五申的整飭和各地方官的嚴查下,各大戲班女弟子逐漸從梨園銷聲匿跡了。

1840年京劇形成的初期,京劇舞臺上只有男演員,沒有女演員,所以早期劇目多以生行戲為主,旦角戲很少。

張國榮:“我本是男兒郎,不是女嬌娥”

由於受封建禮教的影響,從來不允許男女同臺演出,直到民國初年還是如此。

男女若同臺,那是“有失風化”的大事,不僅會受到老百姓的唾棄,也會受到當局的干涉。

在戲臺上扮演女性形像的“旦角”都是男演員。

所以,作為梨園現象,“男旦”是歷史的產物。

從“男旦”到“男旦藝術”

“男旦”由來已久,從戲曲發展史上來看,漢初叔孫通定郊祀,制偽女伎,此為旦色濫觴之始。古代宮廷宴樂女子(歌姬)歌舞,直到唐代有梨園戲時,女子也僅僅是參加歌舞,從不粉墨登場參加演戲。

宋代以後,元曲、明代雜劇、傳奇劇……等,粉墨登場者,皆由男演員扮演女角色,此後產生出來的各種地方戲,亦皆由男演員扮演旦角。

我國舞臺上“女旦”的出現則始於清末,清末著名男旦田際雲首辦科班培育女弟子,組班演唱時稱之謂“髦兒班”,劇中生旦淨丑角色皆由女演員扮演。


張國榮:“我本是男兒郎,不是女嬌娥”

當時男女不能同臺演戲,直到民國初年才有男女同臺合演之例。而如今天女旦也得到了充分的發揚,在戲曲裡佔有了一定的地位。

在中國傳統藝術流傳中,有男子扮作女子的傳統,自此也就有“捧男旦”的傳統,甚至有時男旦比女旦都要紅,比如京劇藝術大師、梅派唱腔創始人——梅蘭芳先生,當然此外還有荀慧生、程硯秋、尚小云,並稱“四大名旦”。

相比於女演員,男旦在生理條件上有一些獨特的優勢。

男旦的嗓音條件明顯優於坤旦,男性由於生理原因,其假聲結實,音色脆亮,中氣足,有厚度,因而耐聽。而女性的假嗓,往往尖細纖弱,缺乏厚重之感 。

男旦的扮相,尤其是年輕時並不比坤旦差。男旦中年之後或許會更加豐滿,坤旦中年之後則容易發胖。雖然不少坤旦比男旦扮相更漂亮。


張國榮:“我本是男兒郎,不是女嬌娥”

但是在講究唱唸做打的藝術表演中追求的並不是生活的再現,而是塑造更為完美的角色。

而男性因為不具備生理方面的優勢,則更會注重通過細節來刻畫心中完美的女性形象。

男旦的武功把子以至打出手的程度更是坤旦難以企及的,尤其飾演刀馬旦、武旦,男旦的優勢更為明顯。

相對來說,男旦的藝術生命要比坤旦長的多。


張國榮:“我本是男兒郎,不是女嬌娥”

京劇四大名旦

不瘋魔不成活:程蝶衣

“程蝶衣”是陳凱歌導演的電影《霸王別姬》中的主人公,由張國榮先生扮演。程蝶衣,別名小豆子、虞姬。

《霸王別姬》的描述程蝶衣自小被做妓女的母親賣到京戲班學唱青衣,開始由於自身缺陷,無奈他生有六指,遭到班主拒絕,程母走投無路只能將其斷一手指,才得班主認可,後來對自己的身份是男是女產生了混淆之感。

師兄段小樓跟他感情甚佳,兩人因合演《霸王別姬》而成為名角。


張國榮:“我本是男兒郎,不是女嬌娥”

不料小樓娶妓女菊仙為妻在先,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兄弟倆反目在後,使程蝶衣對畢生的藝術追求感到失落,終於在再次跟小樓排演本戲時自刎於臺上。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

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張國榮:“我本是男兒郎,不是女嬌娥”

良辰美景奈何天,

便賞心樂事誰家院?

朝飛暮卷,雲霞翠軒。

雨絲風片,煙波畫船。

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遍青山啼紅了杜鵑,

那荼蘼外菸絲醉軟,

那牡丹雖好,

他春歸怎佔的先?

張國榮:“我本是男兒郎,不是女嬌娥”

閒凝眄兀生生燕語明如剪,

聽嚦嚦鶯聲溜的圓。


當代男旦風采

張國榮:“我本是男兒郎,不是女嬌娥”

胡文閣,男,漢族1967年出生,陝西西安人。京劇名家,著名梅(蘭芳)派青衣,第三代傳承人,男旦嫡傳弟子,北京京劇院男旦頭牌,梅蘭芳京劇團領銜主演, 國家一級演員。

張國榮:“我本是男兒郎,不是女嬌娥”

梅葆玖先生在教授胡文閣和董圓圓

張國榮:“我本是男兒郎,不是女嬌娥”

董飛,1983年5月4日出生於陝西安康市漢濱區。05年拜師梅蘭芳親傳弟子李毓芳,後師從崑曲藝術家張繼青、顧衛英。

其幼習漢劇,是國內新生代崑曲男旦演員。

其主演作品包括坂東玉三郎中日合作版崑曲《牡丹亭》、皇家糧倉廳堂版崑曲《牡丹亭》、關錦鵬導演新編崑曲《憐香伴》、京劇《燈官油流鬼》等。

董飛在研習傳統表演藝術的同時,也嘗試多領域的跨界合作與藝術創作,不斷拓展和研究當代傳統藝術的創新空間,多次赴香港、臺灣、日本、美國、新加坡、意大利、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地演出。

張國榮:“我本是男兒郎,不是女嬌娥”

“現在大家可能太關注這個‘男’了,沒有太關注這個‘旦’。”男旦演員董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談到社會中關於男旦的爭議。

他說:“我們應該關注的是這個行當。社會關注男旦反倒是一件很不正常的事情。


張國榮:“我本是男兒郎,不是女嬌娥”

就我自己的藝術實踐來講,我一直希望觀眾能夠記住我塑造的角色,而忘掉我的這種性別。”

董飛覺得,梅蘭芳先生不會強調自己是男旦。“對於男旦,應該關注我們的藝術,而不是性別,好旦角不分男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