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電器或“改姓” 董明珠只能乾著急?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呂途)400億大買賣讓格力電器又火了一把!4月9日,已停牌一週的格力電器正式復牌,開盤漲停。根據公司公告,格力電器的控股權或將發生變動,資本市場的表現顯然對其混合所有制改革持樂觀態度。不過,無論接盤人最終是誰,格力電器方面表示其整體戰略規劃不會受到影響。


格力電器或“改姓” 董明珠只能乾著急?



根據昨晚格力電器發佈的公告顯示,格力集團擬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持有的格力電器總股本15%的股票。本次轉讓完成後,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可能將發生變更。格力集團後續將進一步研究制定公開徵集轉讓的具體方案。

根據粗略計算,格力電器最近30個交易日的均價約為45.75元,接盤方如果要拿下15%的股份,意味著要斥資約413億元。

一時間市場“沸騰”了。一名珠海國資企業人士認為,近期富士康科技集團在珠海進行了大規模投資,有可能成為潛在的接盤方。對此傳聞,今日早間富士康方面回應稱:“不評論媒體及市場流言”。

對此,家電行業觀察人士洪仕斌認為,董明珠與經銷體系最有可能成為接盤者,這將有助於減少磨合且利於經營。且對於資金問題,外界多認為15%的股權可能會一部分轉讓給戰略投資者,餘下再轉讓給格力電器管理層、員工團隊和核心經銷商。

有聲音稱,400多億不是小數目,這無論是對董明珠及其管理團隊,還是對其他接盤者來說,這筆鉅款無疑都是一道難題,董明珠要想實現“蛇吞象”也絕非易事。

對此,據媒體報道,有市場人士認為,通常來說,公開徵集股份受讓方會設置嚴格而細緻的條件,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看成是定向徵集受讓方。有鑑於格力電器靚眼的經營業績,因此不排除是省屬國資企業、抑或是央企接手格力電器的可能。


格力電器或“改姓” 董明珠只能乾著急?


事實上,一直以來,格力集團都是是格力電器的控股股東。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格力集團為珠海國資委百分之百控股,格力電器則始終為國有持股。而從2006年開始,格力集團開始不斷降低對格力電器的持股比例,從最初的50.28%絕對控股降至為目前的18.22%。

珠海市國資委方面則表示,考慮到格力電器的行業地位、市值規模和市場影響,本次控股權轉讓有望為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一條新的路徑。

今天上午復牌後,格力電器的股價一字漲停,上升10%,至51.93元/股,比4月1日停牌前每股提升4.72元。可以看到,資本市場對其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積極態度。

而業界對於格力電器改制也有著不同的聲音,有觀點認為這將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改制可能是巨大利好,同時也可能是利空,誰會成為大股東也自然成為人們熱議的關鍵。

中信證券發佈研報稱,本次格力集團15%股份的最終受讓方尚未明確,若本次受讓方為管理層或者引入第三方戰投參與混改等,預計公司未來激勵體制、股東回報策略都將更加靈活,與管理層、公開市場股東利益綁定更加緊密。此外,市場化混改方案能夠解決格力集團與公司之間的長期治理問題,穩定公司管理層更替、經營預期,進而提高公司的市場化經營活力。

對於股權轉讓一事,格力電器董秘望靖東則對媒體稱,此事件與上市公司沒有任何關係,公告稱集團正在向國資委遞交申請,但具體什麼時間能夠批准、能否獲批均不清楚。該事件一切以公告為準,且對格力電器的整體戰略規劃並不會產生影響。

根據格力電器近期的動作來看,在做好主營空調業務的同時,其已開始逐步實現所有家電產品系列的全線覆蓋。同時,為迎接新技術與新時代,格力電視正在為未來的智能物聯網方向進發做準備。

可以說,不管最後的接盤人將會是誰,格力集團15%股份的轉讓都有望提升格力電器的經營活力。且對於不斷的第三方資本的戰略投資傳言,一旦實現,這也或將對於“多元化轉型期”的格力電器形成有力推動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