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精准打好“七大”脱贫巩固提升战

印江自治县坚持脱贫攻坚与巩固提升相结合,按照“力度不减、政策不变、责任不松”的原则,持续打好精准管理、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管理、教育医疗住房保障、基础设施民生事业、乡村治理、基层组织建设“七大”脱贫巩固提升战,着力构建脱贫攻坚提质增效机制,全面促进稳定脱贫,确保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打好精准管理巩固提升战。强化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加强对脱贫人口的动态监测,及时了解其生产生活状况并实时监测、筛查、走访、研判,通过有效措施最大限度防止边脱贫、边返贫。对未脱贫户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重点帮扶,达到脱贫标准的,严格按照《贵州省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和脱贫退出程序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实现脱贫退出。深入开“志智双扶”和“回头帮”活动,从实际出发,制定已脱贫人口分类标准和办法,对其进行分类扶持、定期回访,及时解决脱贫人口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稳定脱贫人口主要通过创业就业扶持、金融扶持等措施,着力将其培育成为行业能人或致富带头人。对存在返贫风险的脱贫人口主要通过帮助发展增收项目或解决就业问题,稳定增加收入;对兜底脱贫人口主要按有关社会保障政策继续给予救助,实现精准帮扶。对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略高于当年扶贫标准的非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边缘户),对其因病、因残、因灾等情况导致暂时性困难的,争取政策最大限度给予扶持和“补短板”帮扶,有效防止返贫;对确实符合贫困户条件和因各类原因返贫的建档立卡脱贫户,严格按照“一申请一比对两评议两公示一公告”的精准识别程序,及时纳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管理。

打好产业扶贫巩固提升战。把产业扶贫作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的重要措施,坚持农业农村优势发展,围绕“2+N”主导产业布局,做强做大茶叶、食用菌主导产业,做特做优生态畜牧、精品水果、中药材等产业,把500亩以上坝区建成为具有特色优势的农业高产高效示范园区。按照“以产定销、以销促产、产销对接”的思路,积极发展田园直购、产品认筹、网络定制等新业态。深化“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农村综合改革,汇聚“组织、市场、社会”三种力量,推动资源、资产、资金要素聚合。加大对现有农业企业支持力度,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加大农产品品牌创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农村“三变”改革。2019年,新建茶园2.8万亩,投产茶园总面积达21.17万亩;发展食用菌1.5亿棒、精品水果0.8万亩、蔬菜27万亩、中药材1万亩;出栏生猪35.68万头、肉牛2.83万头、肉羊9.46万只、家禽320万羽,肉类总产量3.69万吨,禽蛋产量0.27万吨;发展辣椒5万亩;调减玉米种植面积0.8万亩。实现粮食、经济产业比为32:68,力争一产增加值增长6.8%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左右。

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管理巩固提升战。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抓好后续服务管理工作,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承包地、林地、宅基地“三块地”确权工作,通过土地流转、实施造林补贴、宅基地纳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等方式盘活“三块地”,增加搬迁群众收入。将符合低保条件的搬迁群众按程序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认真做好搬迁群众农村低保对象纳入城市低保转移、参保衔接、养老保险工作。建立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劳动力就业帮扶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对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劳动力实现“一对一”就业帮扶,扎实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开发公益性岗位,加强对外劳务协作,积极创造就业岗位解决搬迁群众就业。根据安置规模,合理调整优化安置点学校、幼儿园规划布局,切实满足搬迁群众子女就地就近入学需求。根据集中安置规模,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安置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按规定配备医疗办公场地、医务人员、医疗设备,对常年外出务工参合建档立卡搬迁群众,按照转诊外出就医患者报销比例执行,对危急症住院等特殊情况,提供医院急诊证明材料,按规定予以报销。按照“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功能配套、设施齐全”的要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搬迁公共服务站,设立移民、人社、公安、民政、卫计等部门的便民服务窗口,推动搬迁群众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社县公共服务水平。

打好教育医疗住房保障巩固提升战。实施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扩大城乡学前教育资源,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实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有效化解城镇义务教育“大班额”,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全面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制;推进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办好印江职校“精准扶贫班”,深化校企合作,提高贫困户子女就读职校后的就业率;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县教育资助政策,扎实推进“校农结合”工程,实现产销联结,助力贫困村贫困户稳定脱贫。实现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95%以上,普惠性幼儿园占比86%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以上,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5%以上。实施贫困人口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倾斜政策,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门诊不设起付线,住院起付线降低50%,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到3000元,落实医疗保障救助倾斜政策,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后,经转诊住院费用实际补偿达90%左右。持续推进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工程,重点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继续开展农村危房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分配、农村“四改一化一维”,适时监测农村住房安全状况,确保不因住房安全无保障而返贫。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突出抓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特色民居改造提升村及重点区域村庄的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及污水无害化处理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全力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行动计划升级版。

打好基础设施民生事业巩固提升战。推进印沿松高速公路、G211印江县城至沿河黑獭公路建设,建成印秀高速朗溪至木黄段、印思城市快速干道、G352印江县城至两河口公路,形成“三高两干道五出口一路网”的交通格局。加快推进罗星溪中型水库和龚家坨水库、毛寨水库两座小(一)型水库建设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偏岩水库、清渡河水库、绿荫塘水库、山岔水库建设,加快解决工程性缺水和民生水利问题。推进农村配电网改造建设,新建10千伏以上线路118公里,稳步提升农村供电质量。扎实做好农村低保兜底保障扶贫工作,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坚持以家庭收入作为纳入或退出低保保障的核心依据,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低保保障范围,确保“应保尽保”,同时健全低保“渐退机制”确保对象稳步脱保;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和补差水平,2019年,农村低保保障标准提高至4080元每年,城市低保提高至590元每月,提高城市和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着力提高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水平,对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城乡重度残疾人、老年残疾人,按照我县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30%增发特殊困难补助金;进一步建立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落实贫困残疾人、重度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资助政策,对符合保障性住房条件的低收入残疾人家庭在保障性住房中给予优先解决,积极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公益性岗位用于安排残疾人就业,加大对农村残疾人扶贫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实施大生态、大扶贫战略行动,将25度以上坡耕地纳入新一轮退耕还林(草、湿)或种植结构调整范围,实施规模总面积累计达20万亩以上,大力发展茶叶、花椒、木竹、中药材、精品水果等林业特色产业,建成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特色经济林产业基地,持续带动1170户3371人增收;严格按生态补偿标准,及时兑现国家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地方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实施林农精准就业创业扶贫工程,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全县利用森林资源总面积达5万亩,林下养殖1万亩、林下产品采集加工1万亩;实现全县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国有林场、林业园区总量达6处以上,建成各级森林康养基地2个以上,争取森林旅游与康养服务总产值达10亿元,助推贫困农户5000户、1.7万人增收脱贫。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2019年计划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2000人以上。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加大劳务输出力度,通过劳务输出实现更多的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鼓励脱贫群众创业,落实创业优惠政策,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开展就业服务,千方百计促进贫困群众家庭至少实现一人就业。

打好乡村治理巩固提升战。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城乡资源良性运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行动计划升级版。加快推进“厕所革命”,因地制宜普及不同类型的卫生厕所,加快推广农户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技术。建立村庄保洁制度,建立农村垃圾处理机制。持续开展贫困村改水、改厕、改厨、改圈等,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发挥好新时代农民讲习所、道德讲堂等阵地作用,持续深入开展“感恩教育、法纪教育、习惯教育、风气教育、自强教育”五大主题教育,切实增强群众内生动力。开展“四好”村评选,评选表彰一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党的政策宣传好、人居环境改造好、社会风气治理好、干群关系处理好的“四好”村。开展“五好家庭”评选,以个人为主线,开展“好儿媳”“好公婆”“好妻子”“好丈夫”“好妯娌”等评选,以良好的家风激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树立人人想脱贫的正确导向。积极推行移风易俗,全面提升农民群众精神风貌,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文明程度。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入推进村务公开制度,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脱贫攻坚重大建设事项、财务收支、集体经济发展状况、公益事业等进行公示。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深化法治扶贫,及时化解乡村扶贫领域发生的各类矛盾纠纷,依法打击扶贫领域“十种乱象”,推进乡村法治建设,确保乡村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发挥基层党员干部在讲文明、树新风等方面的示范作用。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全面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

打好基层组织建设巩固提升战。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和第一书记的调整任用,严格执行县、乡镇两级党委书记“双签字”制度。注重从外出务工经商创业人员、大学生村官、复员队伍军人、村医村教、本村致富能手中培养选拔村党组织书记。扎实开展驻村“轮战”工作,派强用好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结合实际明确做好其做好巩固脱贫提升工作的工作职责和重点内容,严格管理考核,树立鲜明导向,对优秀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宣传表彰、提拔使用,对不胜任的及时“召回”调整。继续用好“新时代学习大讲堂”“农民讲习所”等平台的作用,落实分级培训责任,突出巩固脱贫攻坚提升需求和实战化训练,有针对性地开展大规模轮训工作,每年对乡镇干部、“村两委一队三个人”进行专题培训,着力增强发展经济、改革创新、依法办事、化解矛盾、带领群众巩固脱贫提升的能力。进一步优化激励政策,鼓励和引进广大党员、各类专业人才到农村发展。推动基层党组织加强对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等各种组织的领导,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抓在手上。加强农村脱贫致富带头人培育培养,组织和支持农村党员带头稳定脱贫致富。加强对已退出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残疾人、“五保户”等人群的关爱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