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啼笑皆非”的藏紅花

原標題:伊朗:有種神奇花朵讓人笑口常開

在風靡全球的迪士尼動畫片《瘋狂動物城》中,一種奇特的植物成為朱迪警官破獲食肉動物失蹤案的重要線索。這種能夠開出藍紫色美麗花朵,球莖被公牛警長誤認為是洋蔥的經濟作物,有一個極具誤導性的中文名稱——藏紅花。而事實上,這種被冠以“藏”字的鳶尾科草本植物並非中國西藏地區的特產,而是源自另一個文明古國——伊朗。

让人“啼笑皆非”的藏红花

伊朗女工正在採摘藏紅花的花蕊。視覺中國

作為一種耐旱植物,藏紅花最適合生長在最低氣溫不低於零下20℃,最高氣溫不高於35℃且氣候乾燥的地區。於是,有著水土和氣候雙重優勢的伊朗東北部地區,成為藏紅花最早的培植地。上千年來,與阿富汗接壤的霍拉桑一直是全球藏紅花的最大產地,但長期以來,這一事實並不為世人所知曉。

在國人看來,“藏紅花”必產自西藏,這樣的誤解源自它的中文譯名。究其原委,可追溯到《本草綱目拾遺》等本草專著。原來,這種產自西域的草藥最早通過絲綢之路經藏區抵達中原腹地,於是被一系列本草專著誤以為西藏所產,便稱之為“藏紅花”,並習用至今。《中華本草》雖正確闡述了藏紅花經印度轉至西藏,後運銷內地的歷史,卻將其原產地錯誤地註解為西班牙。事實上時至今日,仍有大量西方人認為西班牙是全球最大的藏紅花產地。之所以有這樣的誤解,是因為伊朗曾經將出產的藏紅花大量出口到西班牙,在當地分裝後銷往世界各國。

让人“啼笑皆非”的藏红花

每年11月前後,藏紅花在伊朗霍拉桑地區大量盛開,全球每年消耗的藏紅花中,有八成以上產自這一區域。天氣晴好的上午,成片的藏紅花沿著公路朝雪山鋪去,紫色的花瓣映襯著紅色的花蕊,在陽光下無比美豔。天氣陰沉時,花骨朵兒隱藏在綠色的草葉之中,遠遠望去,彷彿只是牧草一片。價格不菲的藏紅花並不嬌嫩,破土而出的草葉任人踩踏,依舊能孕育出秋天的花朵。每一朵藏紅花只能奉獻三根花蕊,且只有紅色蕊頭部分才具備良好的藥用價值。花農們將盛開的花朵採摘下來之後,在第一時間取下花蕊,用剪子分離紅色與黃色的部分,待曬乾後,再送往集散中心出售。有花農介紹說,從8公斤的鮮花中大約能採摘出1公斤花蕊,曬乾後的成品分量則更輕。

從伊朗第二大城市、拉扎維-霍拉桑省會馬什哈德前往伊朗南部,一定會經過位於荒漠和群山之間的喀什馬爾。這個很少有遊客到達、沒有一座賓館的小城鎮,便是伊朗最大的藏紅花集散中心之一。每年11月前後,城區廣場周邊的沿街店鋪聚集起大量藏紅花商人,他們從花農手中收購新鮮的花蕊,按品級分裝定價,再進行出售。雖然售價不公開,但收購價格基本透明,常常張貼在店鋪門口,令花農們一目瞭然。

伊朗將藏紅花分為五個等級,分別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和黃根,這一分級方法同樣被全世界所認可。特級藏紅花音譯為“涅金”,其特點是花絲長、全紅不帶黃根、花絲完整不碎、乾燥不含雜質。一級藏紅花也被稱為全紅藏紅花,特點是花絲短小、碎末較多,雖然也是不帶黃根的全紅花絲,但不完整,斷裂較多。相比特級藏紅花,一級藏紅花品相尚可,價格實惠,是伊朗當地民眾消費最多的級別。二級藏紅花的最大特點是花絲不全紅,尾部帶有一些黃頭,品相外觀上要相差很多。三級藏紅花帶有完整的黃根,通常扎把出售,暗紅的花冠配以金黃的花把,倒也別有一番觀賞價值,因此在旅遊市場較為常見。至於黃根藏紅花看起來更像玉米鬚,基本沒有藥效,當作下腳料用來染色或許還能勉強一試。

让人“啼笑皆非”的藏红花

對於中國人,藏紅花或許只是活血化瘀的中草藥。但對伊朗人,它卻是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芳香料和染色劑。色彩繽紛的伊朗“頗羅”,在白色米飯上方覆蓋一層經藏紅花水浸泡後呈現金黃色的米粒,並配以兩三塊澄黃的鍋巴,豔麗的色澤常常讓人食慾大開。香氣四溢的碳烤雞肉,在醃製過程中會加入藏紅花和洋蔥上色提味,雖然口感偏柴,倒是可以在“色”“香”上加以彌補。口味獨特的冰糖紅茶,在飲用前需將添加了藏紅花的、金黃的、形狀似狼牙棒的冰糖塊放入濃郁的紅茶中,待溶解後散發出獨特的芳香,將濃茶的苦澀很好地掩蓋。還有一道被稱為“塔欽”的主食,在燜制米飯時加入藏紅花、雞肉、酸奶和紅色漿果,豐富的色彩、撲鼻的奶香、綿軟的口感,為當地人和遊客普遍喜愛。藏紅花在伊朗的地位雖不及茶對中國人的影響,但它早已超越食材本身,成為波斯文化的部分。

那麼,藥食同源的藏紅花是否真的像《瘋狂動物城》裡描述的那樣,具備讓人“發狂”的神奇功效?從我國的古今資料來看,無論是明代的《本草綱目》,還是元代的《飲膳正要》,似乎都未提到這方面的內容。不過根據國外WebMD網站的信息,大劑量口服藏紅花可能會造成中毒反應,導致雙向情感障礙患者出現興奮和衝動等行為。此外,在伊朗作者法勞馬勒齊所著的《伊朗旅遊指南》中,也曾寫到“有人認為吃食藏紅花會使人笑口常開,但超量食用會導致異常地發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