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祖師爺(6),明代騙術故事:啼笑皆非,請人偷鵝自己被偷布

生活中你我總有上當受騙的經歷,明代張應俞寫了一本好玩的書《騙經》,收錄了很多騙術故事,讀完會發現,這些騙術套路至今仍在上演。

騙子祖師爺(6),明代騙術故事:啼笑皆非,請人偷鵝自己被偷布

原篇名:詐稱偷鵝脫青布

1、店主因煩,起不義之心

有一間很大的布匹店,生意很旺,只有店主自己一人看店。這間店對門的人,樣了一圈大鵝,大鵝經常叫,噪音很大,吵得這個店主心煩意亂,經常抱怨說:“這些破鵝怎麼就沒人把它偷了呢?也好讓我清靜清靜!”

騙子祖師爺(6),明代騙術故事:啼笑皆非,請人偷鵝自己被偷布

2、小偷上門下套

有一小偷聽說了這件事,一天,趁店裡面比較有空,於是入店拱手打個招呼,一隻手摸著掌櫃櫃頭的一捆青布,很小聲地講:“實不相瞞,我其實是一個小偷,想去對面偷鵝來吃,只是大街上面難下手。我有一個方法,只要一個人配合一下。”店主就說:“怎麼配合?”

小偷說:“我在這邊問你‘可以拿去嗎?’你在裡面高聲應‘可以’,我又再問‘我真的拿去啦’你再回應‘說定了,任你拿去。’我就去拿,才可以騙過路人的耳目,為感謝你的配合,我保證日後你家就算不關門,也沒有賊進去偷東西。但是你必須到裡面去,不能偷看,一偷看這個方法就不靈了。你聽到鵝不叫了,就說明我已搞掂,你就可以出來了。”

店主答應照做,小偷高聲在外面問:“我可以拿去嗎?”裡邊高聲回應“隨你拿去!”又再高聲問:“我真拿去?”裡邊又高聲說:“說定了,任你拿去。”店鋪兩旁的人都聽到了他們問答的對話,小偷於是背了一捆櫃上的布走——別人因為借去了。這個店主在內堂裡面,聽到鵝聲,不敢出來,那個偷布的人已經匆匆地離開了很久。

騙子祖師爺(6),明代騙術故事:啼笑皆非,請人偷鵝自己被偷布

3、店主發現被騙

店主等了很久,鵝還在叫,又怕店鋪沒人看守會出問題,只好出來。見鵝還在這裡,自己櫃頭反而丟了一捆青布。走去旁邊的店鋪問:“剛才誰進了我店,拿了一捆青布去?”旁邊店的人都回答說:“是那個問你買的,你再三答應,叫他只管拿走。現在已經拿走很久了。”

店主掩住心口,悔恨道:“我被這個人明著騙了,只是自己活該,這事說出來丟臉,不說了!”時間久了,大家發現了這件事的真相,才開始笑這個店主是個白痴,而又覺得這個小偷真是個騙術高手。

騙子祖師爺(6),明代騙術故事:啼笑皆非,請人偷鵝自己被偷布

4、原作者評論:

君子對人要有仁義愛物之心,先施行仁義愛物的對象,莫過於周圍的鄰居。什麼是愛物,鵝也是其中一種。為何對鄰居養鵝,討厭它發出來的噪音,就想著有人把它們偷走殺掉呢,根本不明白愛物是什麼意思。

為了使對面鄰居的鵝消失,而與小偷配合,想讓他偷走,仁義的心在哪裡?因為這樣使自己上當,小偷乘機行竊。自己反而與小偷配合,這樣的人也是個鼠輩!想著弄丟別人的鵝,自己反而失去了布,是自找禍端,能怨得誰?如果對待鄰居有仁心一些,氣量大一些,怎麼會有這樣的損失呢?

大來奇談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