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真的强到过分,顶着诗仙之名写了首词,竟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

传统文论一直有气象这一说法,南宋著名诗论家严羽曾提到过五种诗法,这第三种便说的气象,所谓气象即指的是气势和情态,通俗的说类似于境界之“大”。诗仙李白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崇高地位,他个性豪放,其诗风多随其性格豪迈奔放,气象恢弘。接下来要介绍的这一首李白的词,正是由于该词气魄雄伟,气象恢弘,依靠全词的整体风貌和格局,立压众多登临者,实冠今古,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李白真的强到过分,顶着诗仙之名写了首词,竟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

忆秦娥·箫声咽-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这是一首描绘女子思念心上人的词,再加上“箫声”“秦楼” “柳色”这些意象的出现 ,让人读来颇感凄婉动人,分明婉约派的风格,似乎与浑厚、恢弘等词联系不起来,但当你跳脱上片的个人悲欢离合进入词的下片,便能体会到其气象之博大开阔了。

李白真的强到过分,顶着诗仙之名写了首词,竟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

词的上片感伤离别,夜色微凉,月光微凉,有玉箫声,凄凄然、呜呜然,女主人公秦娥从梦中惊醒,一弦明月正孤零零的悬挂在秦楼之上,桥边柳树一年复一年的绿着,沾满了灞陵桥上的离别之伤。词的上片直抒胸臆,表面上是写秦娥之愁,实则是李白以秦娥对心上人的思念来来抒发自己内心对某种事物的苦思与执着的追求却不可得的心境。

李白真的强到过分,顶着诗仙之名写了首词,竟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

词的下片作者直接抛开个人伤感忧欢,进入对历史的伤逝境界。乐游原上已无往日的喧闹,如今冷落凄凉了秋日佳节,通往咸阳的古道上早已没有车马喧嚣,断绝了一切消息。西风轻拂着落日的光辉,曾经的赫赫王朝,如今只是眼前的坟墓和残破的宫阙罢了。从气象上看,李白以秋风夕阳与汉朝帝陵的意象组合,表达了一种苍茫的穿越时空的情感力度,什么秦汉赫赫,什么繁华、奢侈都被时代的盛衰更替所掩埋,只剩下古道悠悠,坟陵茕茕,暗示盛唐气象表面歌舞升平实则已进入衰变的气运。

李白真的强到过分,顶着诗仙之名写了首词,竟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

纵观全词,上片词人用比拟的手法,借秦娥思念心上人来抒发自己的情怀,把直观的感情与意象浑融在一起,下片抛开个人忧愁,以上片作为陪衬,过渡到历史的兴亡盛衰感慨之中,意境宏伟而厚重,带着一种悲凉的气氛。就登临抒怀而言,王国维认为“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已臻极致,后世只有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和夏竦的《喜迁莺》勉强称得上李白哪种风范,但在气象方面却差远了,后世人想要超越它的想法应该就此打住。

李白真的强到过分,顶着诗仙之名写了首词,竟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

李白这首词表现的是超越生命个体而带有普遍意义的生命悲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所见所感立足于边塞将士,同样是超越个体的,夏竦的《喜迁莺·霞散绮》乃是宴会之作,有以个人眼光看待历史兴废之语。就写作立场和意义内涵而言,三者都着力表达悲情,境界都比较深广,但在气象上大家觉得当真远远不如吗?

(附)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喜迁莺·霞散绮-夏竦

霞散绮,月沈钩。帘卷未央楼。夜凉河汉截在流。宫阙锁清秋。

瑶阶曙。金盘露。凤髓香和烟雾。三千珠翠拥宸游。水殿按凉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