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裡的不孕之謎,中國人的“鐲”文化你瞭解多少

在去年年末就開始造勢的大型古裝劇《如懿傳》

終於又迎來了一波宣傳物料,如懿手上的玉鐲是否吸引了你的目光?

如懿傳裡的不孕之謎,中國人的“鐲”文化你瞭解多少

如懿的翡翠手鐲

劇中的心機巔峰更是非這款內裡藏藥的避孕金鐲莫屬。

如懿傳裡的不孕之謎,中國人的“鐲”文化你瞭解多少

內藏零陵香的金鐲

中國人的“鐲”情懷淵源流暢,尤其鍾情於玉鐲。

古代女子出嫁時,父母總是會贈予一對玉鐲,寓意著幸福圓滿。人們將美好的期許寄託於成雙成對的手鐲,這種情懷一直延續至現代。那麼,關於手鐲有哪些美好的故事,中國人為何如此鍾情於玉鐲,你知道嗎?

“何以致契闊,繞腕雙跳脫”

這是《定情詩》裡的一句,意思是愛情何以如此繾綣,你贈我一對玉鐲。

  • 手鐲的由來 守護愛情

傳說,龍宮的王子。因為愛上了凡世間的一位女子,違反了天條遭到玉帝的處罰。王子難以放下心中的女子,為了能與女子長相守,王子把自己變成手鐲,呵護在女子的皓腕間。古時候女人尊貴的左手上一般都戴著玉珠玉鐲,後來出現了以金、銀、玉為代表的手鐲。儘管質地材料不同,美好的寓意卻流傳下來。如今無論是姑娘媳婦,還是老太太們,她們的手腕上都戴著手鐲。給你幸福吉祥,女人都希望自己的愛人永遠守候在自己身旁。一個愛她的男人送她的手鐲,表明這一生守護在她身邊。

如懿傳裡的不孕之謎,中國人的“鐲”文化你瞭解多少

手鐲古已有之,它的出現能追溯到石器時代了,在舊石器時代的墓葬中,曾發現許多陶製的環狀,這有可能就是最古老的鐲子。玉鐲是我國玉文化中的關鍵載體,傳承、發展著“人玉合一”的君子文化,代表著進步與文明,和諧與團結,融合古典與現代藝術。

  • 玉鐲的歷史

手鐲在古代曾叫做“釧”,明代的時候才有“手鐲”的概念。其寓意富貴圓滿,永無終結。玉鐲的美是古典的、東方的,因而佩戴者也顯得知性和端莊。想必這也是其千百年來被女性所寵愛的原因。

歷朝歷代的文學作品中有關玉鐲的描寫屢見不鮮,如:三國魏徐賢妃《賦得北方有佳人》詩中就有“腕搖金釧響,步搖玉環鳴”的描述,我國古代文學名著《金瓶梅》、《紅樓夢》、《海上花列傳》以及傳記《明史》、書畫作品明代唐寅《吹簫仕女圖》等都有玉鐲的審美懷趣的讚賞。

甚至在清朝末民國初,官宦大戶乃至民間富裕人家還有女兒出嫁不能沒有玉鐲,即“無鐲不成婚”的習俗。正是人們對玉鐲的喜好,我國清代的玉鐲款式繁多,工料精良。這個時期的玉鐲承載了太多女子的睹物思情、山盟海誓的無限遐想。

東方女子,天生佩玉。在手腕間,玉鐲總有說不盡的婉約與氣質,這種內在可以說專屬於東方美人。一絲一脈古典風情,如清純之水,緩緩柔軟了鋼鐵水泥城市裡的堅硬與冷漠。

||君佩東方美學珠寶,只為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