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这4个方面“别太过分”,方为上品

子曰:过犹不及。俗话说得好: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凡事不可太过,太过则改变了做事的初衷和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说,做人要懂得分寸,做人要有原则而懂得圆通,做人要有好的品质而懂得转圜。

做人,这4个方面“别太过分”,方为上品

所谓“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无论做事和做人,懂得分寸,懂得适可而止,才是真正的明白人,才称得上“上品”。“分寸”二字,全靠自己拿捏,拿捏的好,事事如意;拿捏的不好,事事糟心。

做人,这4个方面“别太过分”,方为上品

怎样才能拿住做人的“七寸”?怎样才能获得上佳的“品质”?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喜哥读《菜根谭》,其中有一段话对我深有启发。我把洪应明先生这段话总计为:做人,这4个方面“别太过分”,方为上品。今天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以求能抛砖引玉、举一反三、共同进步。

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是谓蜜饯不甜、海味不咸,才是懿德。——明代洪应明《菜根谭》

一、清能有容

清廉纯洁而又能包容。

做人清廉,做人洁身自好,那都是上佳的品质;虽为清高,但也不能太过。大事、有违原则的事,当然不能姑息养奸,视而不见,与之同流合污;但是小事、细枝末节,还是要能容得下的。

人的能力、品质、追求不同,未必能理解你的清高;但你的清高,也不能把所有人拒之千里之外。周敦颐的《爱莲说》说过: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虽说莲花品洁志高,但依然离不开那些污泥,只是和污泥保持距离罢了。

做人,这4个方面“别太过分”,方为上品

二、仁能善断

心地仁慈而又能当机立断。

孟子说:仁者爱人。人也应该对待周围的人充满“仁心”、“爱心”;有“仁爱之心”,这个社会才能和谐运转;“仁爱”,也是这个社会幸福的本源。所以具有一颗“仁爱”之心,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本条件。

太过“仁爱”,则会适得其反,得不偿失。太过“仁爱”晚辈,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溺爱”,反而是害了晚辈;太过“仁爱”别人,则容易让别人蹬鼻子上脸;太过“仁爱”伴侣,则容易让对方不懂得珍惜。所以,“仁爱”要能“善断”,当断之际,容不得丝毫的“仁慈”。

做人,这4个方面“别太过分”,方为上品

三、明不伤察

内心聪明而不能失于观察。

一个人聪明不聪明,一方面是天生的;另一方面是后天的读书、学习、实践得来的。做人之道,就得内里聪明,外表实在。怎样让自己的内心聪明呢?一是,“活到老,学到老”;二是,经常反省;三是,未雨绸缪;四是,遇事多想一想。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聪明过于自负,未免陷入刚愎自用的地步。所以即使很聪明的人,也不能脱离日常的观察和实践,以免自己“聪明反被聪明误”。同样,人不能耍小聪明,“耍小聪明,吃大亏”。

做人,这4个方面“别太过分”,方为上品

四、直不过矫

性情刚直而又不矫枉过正。

为人正直、刚强,绝对算得上一种优秀的品质。毛主席说过:人间正道是沧桑。俗语云: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正所谓“邪不压正”,为人正直才是你建立起有效社会关系的基础。一个人比较正派,别人才愿意结交;一个人比较邪性,别人往往避而远之。

过于正直的人,则为人太刚,“刚”则易折;所以刚直不能矫枉过正。“矫枉过正”有两个对象:一是自己,对自己过于苛刻,显得无趣;二是对别人,对别人过于严格,则不合群。

做人,这4个方面“别太过分”,方为上品

蜜饯太甜了,则吃不出原来的味道;海鲜太咸了,则丧失了应有的鲜味。老子云“治大国如烹小鲜”,讲究的是火候;做人也是这样,同样讲究个分寸。好品质,别太过分,方为上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