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地鐵三號線攻破最大難點,這下開通試運營有望了!

4月8日

正在施工的長沙地鐵3號線一期工程湘星區間迎來一個重要節點,隨著“先鋒號”盾構機順利下穿京港高鐵瀏陽河隧道,國內首次地鐵盾構下穿運營中的高鐵隧道施工宣告成功。

1

車流密集 連續穿越

長沙地鐵三號線攻破最大難點,這下開通試運營有望了!

8日上午,長約80米的盾構設備,正在地下11米處掘進。而它的上方,是正在運行的京港高鐵瀏陽河隧道。京港高鐵是我國南北交通客運大動脈,一天有280多趟車次通過,高峰時期運營線路上平均每3到4分鐘就有一列動車組列車高速駛過。密集的車流量無法讓高鐵停運給地鐵施工讓行,為確保順利穿越,京港高鐵列車進入該段區域降速至160千米/小時。

盾構機下穿運營中的高鐵隧道,這在國內尚屬首次,沒有同類施工經驗可以借鑑。此次下穿隧道正線寬度15.3米,紅線控制區域60米,下穿總長度達75.3米。長沙地鐵組織施工方中鐵二十五局通過調整盾構機掘進參數和優化施工組織,採取不間斷穿越,確保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擾動完成下穿任務。

2

反覆驗證 實時監測

長沙地鐵三號線攻破最大難點,這下開通試運營有望了!

3月27日,“先鋒號”號盾構機抵達高鐵隧道下方。長達60多天的陰雨天氣,導致所處地層遇水易軟化,給下穿沉降控制進一步加大難度。為確保盾構機快速掘進通過,減少對地層的擾動,長沙地鐵選取地質條件和埋深深度相仿的200米區域作為試驗段,在驗證施工方案可行性後,正式開始下穿。為實時監測沉降變化,還在瀏陽河隧道內佈設兩臺測量機器人和120個自動化變形監測點,每半個小時採集一次數據,實時傳輸至調度室,並輔以人工核實確保數據無誤差。

3

精確調整 保障有力

長沙地鐵三號線攻破最大難點,這下開通試運營有望了!

穿越過程中,為確保施工不對京港高鐵列車運營造成影響,長沙地鐵通過施工組織,確保24小時人休機不休,制定應急處置方案,設備維護和應急小組隨時待命。一方面將盾構掘進參數從按天調整精確到按環調整,並在盾構掘進過程中加大同步注漿量的同時進行二次注漿,確保成型管片壁後填充密實;另一方面,為嚴格控制出土量,每掘進1.5米都要對渣土稱重。

4

高效施工 領先突破

長沙地鐵三號線攻破最大難點,這下開通試運營有望了!

經過科學組織,此次下穿施工達到了60分鐘掘進一環的高效率,比原計劃每環的掘進時間節約了16.7%,用十天時間安全、快速完成了下穿施工。經檢測,下穿完成後,瀏陽河隧道累積沉降量控制在規範允許範圍以內,高鐵線路軌道隆起量為0毫米,遠高於一般盾構施工精度要求,確保了京港高鐵列車的行車安全。此次成功穿越,標誌著國內城市軌道交通工程下穿運營中的高鐵隧道實現了零的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