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丨初二语文期末模拟试卷,文末附有答案

干货丨初二语文期末模拟试卷,文末附有答案

尚孔教育初二期末模拟测试

语 文 试 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出卷人: 喻 印

考生注意:书写分5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 23分 】

1. 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泰州水城的四季各具风情。春天,凤城河边新芽吐绿,澄清的河水荡起层层银波;夏天,天德湖上红莲zhàn( )放,挺拔的乔木yǎn( )映着似锦繁花;秋天,月明风清的夜晚,望海楼讲述着岁月的故事;冬天,红zhuānɡ( )素ɡuǒ( )的大地,润如油膏的沃土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2、名句默写。(10分)

①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描写莲生长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渡荆门送别》中含蓄抒发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古代诗人常借萧瑟怡静的景色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不仅地描写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景象,而且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王绩《野望》中的" ,

_________________"两句 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3.下面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陶渊明《归园田居》中对田园生活的描写,冲淡自然,恬静平和,正是陶渊明性情的写照。

B.《苏州园林》的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的作者、教育家、编辑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中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后都收在《叶圣陶集》里。

C."四书"是《大学》和《中庸》《论语》《孟子》。

D.在古代,"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儿童,"加冠"指男子十八岁时所行的成人礼。

4. 名著阅读。(6分)

(1)《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法国小说家 ,他一生写了60多部大大小小的科幻小说,被公认为是" "。(2分)

(2)"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

上面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____________》(曾易名《西行漫记》),是_______(国籍)著名记者______________(人名)在书中对____________________(事件)的评价。

2、 现代文阅读(33分)

(一)拴在琴凳上的十年(18分)

①我生长在大西北沙漠边缘的油田小镇,妈妈做出"一定要让女儿学琴"这个决定的那年,我才4岁半,坐在小课桌前,脚还踩不到地面。妈妈和爸爸月工资加在一起也就两三百元。家里的存款有两三千,而一架钢琴怎么说也要近万元。

②钢琴被搬回家时的场景我还记得。当时是春夏之交,爸爸和他的七八个年轻的朋友把一个巨大的、沉重的、被严严实实包裹的大家具抬上三楼。小小的家里围了很多人,包裹被层层打开,黑色的钢琴漆在阳光下明晃晃的。

③妈妈像是在对着全世界宣布:"贝贝,这是你5岁的生日礼物。你以后要好好学,听见没?"

④"恩!"我怯弱的回答。

⑤后来我明白,永远不要轻易答应自己完全不了解的事情。可是,即便当时明白又如何,我没有选择的权利。

⑥随着钢琴被搬进家门的是一些铁律:所有的作业必须在下午放学前完成,每晚七点到九点固定练琴两个小时中途只能上一次厕所,喝一次水……

⑦钢琴进门到我初中毕业,妈妈每晚会坐在钢琴的旁边,从开始的音阶,到每一首曲子的每一个音阶和节拍,全程监督,几乎全年无休,在重大考试和比赛前,练琴时间会尽可能延长。

⑧"找个好老师,这太重要了!"身为高中老师的妈妈,从来就对此坚信不疑。可是小镇上会弹钢琴的成年人几乎没有,只能去银川。从小镇到银川单程近四个小时,道路坑坑洼洼,路两边是连天的戈壁,沿途几十里路程不见人烟。晴天,尘土翻滚;雨天,泥泞不堪。

⑨银川的钢琴课一周一次,周日凌晨,瘦小的妈妈常把我驮在背上追赶去市里的公交车。遇到沙尘暴的时候,妈妈侧身护着我,母女俩紧紧相拥,像风中的两片树叶,飘摇在行进的路上。有时为了省钱,妈妈只买一个座位,客满的时候她就一路抱着我。中午将近12点到位于银川南门的老汽车站,下车后坐3块钱的人力三轮车到文化街的歌舞团大院,下午4点原路返回,晚上到家时早已天黑。在路上耗去近八个小时,只为学一个小时的"专业课"。

⑩北方的冬天,滴水成冰,常常开始上课了,我的手指仍像冻坏的胡萝卜。连钢琴老师都有些不忍,倒杯热水让这对从寒风里来的母女先暖一暖。夏天好闷,母女俩昏昏沉沉地挤在公交车上,我满身都起了痱子。

⑪每当拉着妈妈的手走在银川宽阔的马路上,我总是什么都想要,但是到头来也什么都没买。妈妈的理由不容置疑:"学费一次50块,还有吃饭、来回车费,我们要把成本控制在一次100块以内。"只有和钢琴相关的,妈妈才会额外通融。

⑫伴随琴声的欢笑声寥寥无几,似乎这件"高贵"的兴趣爱好无法让任何一个人从中获得"轻松"与"喜悦"。因为学琴的成本太高了,练琴就需要加倍努力。常常伴随的,是抽泣声和严厉的训斥声,被撕过琴谱,被打红过手,似乎还有几次被拉下琴凳……

⑬每次回想拴在琴凳上的十年,心酸和痛苦滋满全部的记忆。后来经历了很多事情后,我才明白哪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轻松获得的呢?

⑭十年,周而复始,一直到我考完业余十级。忽然有一天,钢琴老师在妈妈数次征询意见之后,明确的说:"这孩子不适合搞钢琴专业!"

⑮我的手太小,即便付出比正常孩子多达数倍的努力,同样的曲子我依旧弹得非常吃力。这是我的"硬伤"。妈妈一直忽略了这一点,最终我偏离了她的规划——上音乐学院附中、考上北京或者上海音乐学院的钢琴表演系。我在妈妈的失望中"仓皇"地读了高中。我终于如释重负,好像获得了新生一般。

⑯后来,每当有人问我"你喜欢弹琴吗?""喜欢"这个答案就只是说给你妈妈听的。

⑰但是,生活就是这样,很多你认为无法化解的东西,岁月却把它轻易地化解了。在我意识不到的某一年的某一刻,我忽然和以前的生活和解了——"妈妈,学校的钢琴比赛,我进复赛啦!""妈妈,我在教会当了司琴。有人在教堂结婚,我弹了《婚礼进行曲》!" ……

⑱我无比感激童年的每一首钢琴曲——这些乐曲和我在往后学习文学、艺术、历史等彼此影响和融通;感激童年无数枯燥乏味的练习,让所有的技巧成为我的肢体和记忆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⑲我数次想对妈妈说:这么多年过去,我明白,自己最终收获的,远比曾经付出的多。您虽然是一位"虎妈",但我却要感谢您,是您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⑳话刚到嘴边,我就哽咽了。

5、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4分)

6、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6分)

①结合文章,说说标题"拴在琴凳上的十年"的含义。

②请从修辞的度赏析第⑨自然段画线的句子。

遇到沙尘暴的时候,妈妈侧身护着我,母女俩紧紧相拥,像风中的两片树叶,飘摇在行进的路上。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本文回忆了"我"十年学琴的一些往事,全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等多种表达方式。

B.文章刻画了一个为了女儿的"兴趣",辛苦奔波、甘于付出、严厉苛刻的母亲形象, 而女儿对母亲始终充满怨恨。

C."伴随琴声的欢笑声寥寥无几"说明学琴这件事无论对我,还是对妈妈而言,都是 很辛苦,很煎熬的一个过程。

D. 文句"我在妈妈的失望中"仓皇"地读了高中"是指妈妈对我挣脱了她的朿缚,主 动地放弃"搞钢琴专业"的规划而感到失望。

E. 第⑤自然段着重描写了从油田小镇到银川那条每周学琴必经的道路,更好地烘托了"我"学琴路途中的艰辛。

8、请结合原文和"链接材料,"说说作者为什么把自己的母亲说成"虎妈",你对"虎妈狼爸现象"有怎样的看法或感悟?(4分)

【链接材料】社会上有些父母被称为"虎妈""狼爸",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是打骂兼备,常常备着藤条、鸡毛掸子,孩子背不出课文,打!作业做不好,打!不练琴,打!……一方面,这种教育方式受到很多人的指责;另一方面,他们也确实"打"出过"一门三北大"的教育迹象。这种现象被称为"虎妈狼爸现象"。

(二)"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

①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描述了公元2700年时人们的生活:那时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但由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人们都变成四体不勤的大胖子,每时每刻面对的只有一个支在他们眼前的电脑屏幕。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②事实上,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地铁里、公交车上、工作会议上、课堂上、餐桌上、排队时,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人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上,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

③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55%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的人离不开手机。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已经开始显现了。

④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睛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图文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

⑤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低头就可引起颈部的疲劳,时间长久会引起椎间盘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

⑥因专注于手机而引发的各类事故早已不是新闻。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致人们左右看的几率减少了20%,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了43%。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上升。2007年有600名行人因看手机而受伤,201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00人,研究学者警告说: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话,类似的伤害事件将在未来5年增长一倍。

⑦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对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2012年10月,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一个个拿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⑧有媒体评论称:老人摔盘离席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典型切片,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不断重复上演。沉醉于手机的虚拟空间,消解了社会伦理,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这个角色的复杂心态。

9、选文开头由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写起,有什么作用?(2分)

10、文中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1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3分)

12、句子中划线的词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

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13、《奇妙的克隆》一文中说,"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请以手机为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一) 古诗阅读(5分)

少年行

王维(唐)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騎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春。

14.诗中少年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 (3分)

15、 最后一句"纵死犹闻侠骨香"中运用" "和" "两词, 以顿挫的用笔,更有力度地展示了少年的内心世界。(2分)

(二)阅读宋朝苏轼的《天石砚铭(并序)》一文,完成习题。(15分)

轼于所居纱縠行①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试以为砚,甚发墨②,顾无贮水处。先君③曰:"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④也。"轼宝而用之,且为铭曰:一受其成,而不可更。或主⑤于德,或全于形。均是二者,顾予安取。仰唇俯足,世固多有。元丰三年至黄州,求砚不复得,以为失之矣。七年七月,舟行至当涂⑥,发书箧,忽复见之。甚喜,以付迨、过⑦。其匣虽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 (选自《苏轼文集》第二册,有删改)

【注释】①纱縠行:苏轼故里,在四川眉山。②发墨:指砚台磨墨易筋浓。③先君:这里指苏洵。④祥:吉祥之兆。⑤主:以……为主,着重于。⑥当涂:地名。⑦迨、过:苏迨、苏过,苏轼的儿子。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得异石( ) ②顾无贮水处( )

③求砚不复得( ) ④忽复见之( )

17、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轼宝而用之

A.春冬之时 B.实是欲界之仙都

C.久之,目似瞑 D.忽复见之

18、用"/"划分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轼 于 所 居 纱 縠 行 宅 隙 地 中 与 群 儿 凿 地 为 戏

1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其匣虽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0、文中"赐""付"都是父亲将砚交给儿子,分析作者寄寓的情感有何异同?(3分)。

四、语言运用(40分)

荣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荣耀""光荣"。为国争光,是荣光;成就自我,是荣光;扶助他人,是荣光……荣光不仅在成功的结果里,也在奋斗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荣光,每个人都能创造自己的荣光。

请以上述提示为依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3)书写工整规范。

初二年级期末模拟参考答案

1、 绽 掩 装 裹(4分)

2、 (1)江入大荒流; (2)归雁入胡天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仍怜故乡水 ; 万里送行舟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3、D 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

4、 (1)凡尔纳 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2)红星照耀中国; 美国; 埃德加·斯诺; 红军长征

5、(1)收到钢琴做礼物; 辛酸、痛苦; 放弃学琴、读普通高中; 感激

6、 ①是指我学钢琴的十年生涯,一个"拴"字写出了钢琴把我的生活困住,带给我的不自由和痛苦。

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紧紧相拥的我们比作风中的两片树叶,生动地表现了母女俩在沙尘里的艰难,突出了学琴的艰辛,表达了"我"对妈妈的感激。

7、 B、D

8、因为妈妈对"我"寄予了很大期望,对"我"的教育十分严格,打骂兼备,"我"被打红过手,被拉下过琴凳,所以"我" 称妈妈为"虎妈",同时也隐含了"我"对妈妈的感激。

看法一:我认为虎妈狼爸的教育方式能够让孩子打好基础,提升能力。文中的"我" 从小受到妈妈的严厉教育,培养了良好的音乐素养,为"我"以后将艺术、文学、历史融会贯通打下坚实基础;材料中也写到虎妈狼爸式的严厉教育能够出现教育奇迹,一家出现了三个清华北大生,因此虎妈狼爸式教育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孩子更好的学习和成长。

看法二:虎妈狼爸"恨铁不成钢" 的做法可以理解,但是完全打的情况是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文章中妈妈严厉的做法也曾给孩子带来了辛酸和痛苦,材料中一味打骂责备的方式给孩子们带来了不可磨灭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家长们在严格要求孩子的同时应该注重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状态,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与稳步前进。

感悟:虽然说有"一门三北大" 的教育奇迹,但只是个例,材料中一味打骂责备的方式和文章中妈妈严厉的做法让孩子们感到辛酸和痛苦,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家长们在严格要求孩子的同时也应该结合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状态,用更加合理适宜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9作用:一是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二是引出本文说明对象——低头族。

10、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明显上升。

11、本文采用逻辑顺序,由好莱坞动画大片,引出说明对象,并说明"低头族''的种种表现,再说明长时间使用手机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最后说明长时间使用手机还会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影响。

12、划线词不能删掉。"几乎"一词表限制,若删去,句子的意思变成了人们离开屏幕就完全无法生存,过于绝对,"几乎"用在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3、"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手机的出现有利有弊。有了手机,人与人联系更方便,沟通更便捷;利用手机上网,自由灵活,信息量大。但是随着手机的广泛使用,带来的不仅是对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精神世界的影响。(手机发各种情感危机,消解了社会伦理,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

14、慷慨从军、英姿勃发、不畏艰难、视死如归,充满豪侠气概和英雄主义精神。(围绕"侠骨豪情""英雄气概""爱国精神",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15、(2分)纵,犹

【参考译文】刚刚离家就当上了皇家禁卫军的军官,随后又跟从骠骑大将军参加了渔阳大战。谁不知道奔赴边疆从军的艰苦和危险呢,但是为了国家纵然战死也无悔无怨。

16、(1) ①奇异、奇特 ②看 ③寻找、寻求 ④再、又(每个1分)

17、D (都是代词)(2分)

18、轼/ 于所居纱縠行宅隙地中/ 与群儿凿地为戏 (2分)

19、①这(装砚的)匣子虽然不十分精致,却是先父亲手雕刻的存放石砚的地方。(2分)

②只是少有像我们两人这样的闲人罢了。(2分)

20、 相同点:都寄寓了苏轼对天石砚的珍爱之情。

不同点:"赐"是赐予的意思,体现了苏轼对父亲的敬重与感恩; "付"是交给的意思,表现了苏轼。把天石砚给儿子时的郑重与期待(1分)。

【参考译文】 苏轼在所住的纱縠寓所空地上和一群少年玩掘地的游戏。得到一块奇异的石头,形状像鱼,外表色温润晶莹,呈现浅绿色,里外都点缀着细小的银星,击打它就发出铿锵的声音。试着拿它当砚使,很容易发墨,只是看上去没有储水的地方。先父说:"这是一方天砚啊!具有砚的品质,就是形状不太完整罢了。"于是把它还给我,说:"这是你文章发达的祥瑞之兆。"我十分珍爱地使用它,并在上面刻上铭文说:"一旦接受了上天的造就,就永远不再改变初衷。或以品德为高,或要保全形体。如果两者都有,那我取法什么?仰人鼻息跪人脚下吗?这样的人世间有很多。"元丰三年来到黄州,寻找我那方砚台,却怎么也找不到,我以为把它丢失了。元丰七年七月,乘船到到当涂,翻开书箱,忽然又看见了它,非常高兴。于是把它交给儿子苏迨和苏过。装砚的匣子虽然不十分精致,却是先父亲手雕刻的存放石砚的地方啊,并命匠人按砚的形状做的,不能更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