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鞋王”達芙妮還可以再站起來嗎?

近日,有一位微博網友在吐槽一家牌子的鞋子:“我買了一雙達芙妮的高跟鞋,然後就被男朋友嫌棄了。”可見,曾經的一代“鞋王”達芙妮已經開始被嫌棄了。

不僅如此,這位昔日的“鞋王”在今年公佈了達芙妮2018年年度報表的相關數據,顯示市值已經從170億港元下跌了約98%,為4.12億港元。也就是說,現在的達芙妮的市值僅剩4億左右。“鞋王”達芙妮到底怎麼了?話不多說,你們先跟著小編來了解一下達芙妮的發展歷史吧。

達芙妮的光輝歷史:“低價時尚”一舉成就“鞋王”

其實,達芙妮公司的前身是永恩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因為公司發現了極具有潛力的中國市場,便開始挖掘中國優質鞋類市場。從那時起,公司改名為“達芙妮”,並創立自身品牌“達芙妮”。達芙妮是專門製造和銷售女性服裝和鞋子。

一代“鞋王”達芙妮還可以再站起來嗎?

而達芙妮銷售的鞋子為兩個系列:“D28”和“D18”,是分別針對20~45和15~30的知性女士和少女們,吸引了無數女生的眼球,最終成功地打開了中國市場。自從1996年起,達芙妮連續幾年獲得“最暢銷國內產品”之榮譽稱號。可見,達芙妮已經發展成為了中國最成功的國內名牌之一。

同時,達芙妮的創始人陳賢民的眼光十分獨到,在給自身品牌打廣告時邀請了當紅明星S.H.E.。很多人有多喜歡S.H.E.,就有多愛達芙妮。從此,達芙妮每年度的銷售量都是逐步飆升。

此外,達芙妮在面臨要支付昂貴的租用店鋪費用與商場管理費時,果斷決定退出這種以設立貨櫃為主要銷售方式的品牌競爭比賽。隨後,達芙妮創建了自己的自營專賣店。雖然自營專賣店的店面比較小,但是顧客發生的臨時事故可把控在此小小的範圍內解決。

一代“鞋王”達芙妮還可以再站起來嗎?

達芙妮還採取了“平價時尚”策略,頗受消費者喜歡。市場份額一路飆升,在中國鞋業市場中佔了20%,達芙妮一躍成為了“鞋王”。

既然提到達芙妮,不得不說它的同行百麗。因為這兩家品牌可是在中國鞋業市場並稱為“王”,各佔市場的半壁江山。

鞋業市場不景氣:百麗退市、紅蜻蜓頹敗

百麗誕生於1992年,因為百貨商場的盛行,百麗採取以線下銷售為主的渠道銷售策略,自家的市場規模迅速發展了起來。可以說,當時的百貨商場,你走進去就會看見幾乎有超過一半的鞋類專櫃都是百麗品牌。隨後,由於店面與店鋪的佔據量驚人,百麗成為了“鞋王”。

其實,百麗走的風格與達芙妮有點不用。達芙妮走的是“大眾”,而百麗是走“高端”。兩位大王都在各自的價位領域裡各佔優勢。

百麗的標語一直是“天下女人都穿百麗”。可見,這是百麗的發展已經是一發不可收拾了。然而,事情總有轉折點。因為,市場規律不可能一成不變,而市場也沒有永遠不敗的王者。電子商務時代的到來,徹底顛覆了像百麗這種傳統商業的線下單一渠道經營模式。

一代“鞋王”達芙妮還可以再站起來嗎?

但是,百麗還是堅持走線下銷售,不相信網絡虛擬的渠道發展模式。最後,百麗的失策直接導致了自家店鋪開始負增長,且一直在走下坡路。甚至,百麗的店鋪不得不面臨關閉潮危機。

隨後,百麗私有化方案通過,成功退市。也就是說,以後以百貨商場為核心發展的時代已經結束了。“鞋王”百麗的退市更是給了現在的達芙妮一個重要的警告。因為,退市的背後其實就是整個鞋業市場發展的不景氣。例如,星期六、紅蜻蜓等鞋業品牌的頹敗之景。那麼,根據百麗這個前車之鑑,達芙妮還可以自救嗎?

達芙妮的未來:還可自救嗎

百麗的退市主要是因為自身清高,不屑於電商的發展。但是,達芙妮不同,電商時代來臨時,它立即選擇入駐天貓、京東與唯品會等電商平臺。在2010年,達芙妮每月度的線上零售額高達200萬元人民幣。可見,達芙妮的線上銷售策略初有成就。

一代“鞋王”達芙妮還可以再站起來嗎?

達芙妮沉浸於此時電商帶來的小甜頭,忽略了自身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達芙妮開始不注重消費者的需求發展,比如,許多消費者已經拋棄了皮鞋這個選項,改追運動鞋的時尚單品。而達芙妮仍然繼續大量生產皮鞋。

此外,達芙妮還不重視多變反常的天氣。近幾年,由於延遲的夏季和異常溫暖的冬季,達芙妮的鞋子銷售業績達不到逾期的效果。而此時,百麗、紅蜻蜓等鞋子品牌的落幕預示著中國鞋業市場的不景氣,讓達芙妮受到了嚴重的抨擊。達芙妮決定開始自救。

首先,達芙妮選擇與新銳設計師展開深度合作。同時,兩家合作的產品投放在更多的線上平臺作宣傳。此外,達芙妮還與韓國品牌Blah Bang、Monteeth在秋冬時裝週上合作登臺亮相。可見,現在的達芙妮開始摒棄老舊的設計觀念,開始走亞洲流行設計風格。

目前,達芙妮的自救之路仍然在走,它沒有像百麗那樣經歷失敗便選擇放棄,而是堅強地選擇各種辦法力求自救。如今,在中國的鞋業市場,新品牌繼續搶佔市場,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我們都期待達芙妮可以在如此情況下涅槃重生,迴歸一代“鞋王”之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