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網退市大結局!近30萬投資人將徹夜無眠!


樂視網退市大結局!近30萬投資人將徹夜無眠!

4月1日雖然是傳說中的愚人節,但是上市公司的公告卻不是說說而已。當晚,樂視網發佈公告稱,公司存在暫停上市甚至永久退市風險。


定局 · 樂視網退市,逾期20億元

根據目前樂融致新等資產的評估工作以及2018年度公司審計工作的進展情況,預計樂融致新評估結果在35億元以下、上市公司版權等無形資產評估結果在10億元以下(暨版權等無形資產計提減值準備超過15億元以上),2018年度歸屬公司所有者權益預計為負

樂視網表示,如經審計後2018年度歸母淨資產為負,公司股票將被暫停上市;如公司2019年度審計報告及年報未滿足《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2018年11月修訂)規定的恢復上市條件,公司股票存在被強制終止上市的風險。


樂視網退市大結局!近30萬投資人將徹夜無眠!

換句話說,按照樂融致新35億元的估值,樂視網的淨資產仍然處於為負狀態,將被暫停上市。

4月2日晚間,樂視網信息技術(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樂視網,300104)發佈公告稱樂視影業代樂視新生代償還北京文科租賃租金及罰息1.18億元后,公司仍面臨大量到期債務尚未解決。


回憶 · 曾經千億市值,如今千瘡百

創業板的“龍頭”,似乎從來都不好當。前有暴風科技,全通教育,後有漩渦中心的樂視網。

樂視網退市大結局!近30萬投資人將徹夜無眠!

遙想2010年8月12日樂視網上市之時,還只是個默默無聞的小公司。彼時大家如果看視頻,首選一定不是樂視網,但這並不阻礙樂視的野心。登陸創業板不久,樂視一路廝殺,買了許多正版版權,並加上各種概念注入包裝,總歸是在眾軍中殺出了些名氣來。

迅速打下千億市值與一夜崩塌不過七年時間。曾連續3年創下3倍的年漲幅,而今30萬投資者扼腕嘆息。

值得一提的是,樂視網在2017年的年度業績鉅虧了116億元成為創業板的“虧損王”,且這一數據的審計報告中“無法表示意見”所涉及事項尚未完全消除。如果2018年審計報告繼續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那麼公司股票將被暫停上市。

事實上,目前的樂視網處於崩潰的邊緣。樂視網稱,截至2019年2月,樂視網已逾期金融機構借款類債務約20.84億元(含融創房地產代樂視網墊付中泰創盈貸款本息19.14億元)。火燒眉毛之際,大股東賈躍亭及其關聯方債務處理小組最終仍未拿出可實質執行的完整處理方案,未給出與上市公司共同解決債務問題的計劃,上市公司未因債務解決方案獲得任何現金,公司與大股東及其關聯方債務問題解決停滯直接影響公司2018年總資產和淨資產。

從現實情況來看,樂視網已無可變賣的資產,重組也至今未可見,樂視網的路或許只有退市這一條。


往事 · 從行賄到涉嫌IPO造假

樂視的問題,從來就不是那麼簡單。

樂視網退市大結局!近30萬投資人將徹夜無眠!

根據2018年11月16日深交所發佈《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明確提出,重大違法的公司被暫停上市後,不再考慮公司整改、補償等情況,6個月期滿後將直接予以終止上市,不得恢復上市;除欺詐發行外的其他重大違法退市的公司申請重新上市,時間間隔由1年延長為5年;因欺詐發行而退市的公司不得重新上市,一退到底。

2010年樂視網登陸創業板時,不過是一個排名第 17 位的視頻網站,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企業卻有業內第一的財務指標,彼時就曾引發業內質疑。而從2017年開始,樂視IPO造假謎團漸漸浮出水面。

先是央視質疑樂視涉嫌欺詐。2017 年7月4日美國國慶日,賈躍亭抵美,一週後的 7 月 11 日央視火辣報道出爐:樂視是創業失敗還是涉嫌欺詐?當時央視列出了樂視和賈躍亭幾處“硬傷”:


樂視網退市大結局!近30萬投資人將徹夜無眠!

1、靠行賄上市。這一點證據確鑿,根據江蘇省揚州市人民檢察院指控:2000年至2012年,被告人李量利用擔任證監會發行監管部發行審核一處處長、創業板發行監管部副主任等職務上的便利,為廣東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樂視網信息技術(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公司申請公開發行股票或上市提供幫助。最後,李量當庭認罪。

2、樂視財務數據涉嫌造假:包括誇大利潤、虛報銷量,還直白指出樂視“內生業務基本虧損,高度依賴融資”。

3、涉嫌虛假陳述:賈躍亭於 2015 年 6 月和 10 月減持套現近 57 億元資金,並承諾:“所得資金將全部借給公司作為營運資金使用”,並免收利息。

4、而證明樂視IPO造假最為確鑿的證據,是多名發審委委員的“落網”。

2017年10月31日,據《財經》雜誌報道,因樂視網IPO財務造假,參與其IPO的多名發審委委員被採取強制措施。消息人士稱,最終名單超過10人。


結語 · 投資人怎樣規避風險?

渾身是雷的樂視,已然千瘡百孔。投資者要怎麼規避風險?尤其規避存在披星戴帽、暫停上市、徹底退市股票的風險?

樂視網退市大結局!近30萬投資人將徹夜無眠!

投資其實是一場如何規避風險的理財行為,

投資人在選擇投資平臺的過程中,最看重的不應該是背景這些外在的東西,而應從平臺的風控和信息披露透明度方面來考量、參考其限額是否合規、是否經營違規業務等,這些都是投資人需要考量的地方。

只有擁抱監管,緊跟監管步伐前進才能有出路,銳濱商查,您身邊的調查顧問,最大限度的減小投資者的投資風險,在投資前對目標公司進行商業調查(背景調查,關聯交易調查),時刻警惕風險,敬畏風險,才能及時規避和撤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