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是好還是壞?它能代替正課嗎?

o丶柒言


我的觀點是:學國學有好處,沒有壞處,它可以提高素養,國學雖好,卻不能代替正課。

國學現在是一門熱學,有些學校把國學當成一門必修課來學,也有部分學校選擇在每次上課前都誦讀一遍《弟子規》,或者也有一些學校一週會有一堂專門的國學課,全國各地都興起了《國學熱》,對於這件事,社會各界也褒貶不一。

國學的思想固然存在著一部分精華內容,學國學最重要的是明白為什麼而學。誦《百家姓》使我們瞭解中華民族姓氏的淵源,《千字文》是世界上流行年代最久遠,使用人數最多的兒童國學啟蒙讀物,是中國文化的小百科全書,《弟子規》是關於品德修養,行為規範的國學啟蒙讀本,將中華文化所倡導的忠、孝、仁、義、禮、智、信等理念用通俗的語言,淺近的歷史典故講述清楚。學周易是為了看風水,學到家是為了練氣功,中國自古以來興盛的是術,寂寞的是道,四書五經在古代是歷朝君王假以利用統治臣民的工具,所以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應多思考,以社會發展進步的眼光取其精華。國學作為中華文明的主要載體,傳送著中華文化觀念的文明,中國產生了,孔子、老子、孟子等思想家。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偉大民族精神,國學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傳承命脈,讓國學之中的智慧之光引路,按照國學所倡導的精神,“正心、修身、齊家”成為一個品德高尚,行為規範的人,對國家和社會起到積極作用。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有許多觀點論述不符合現代社會的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愛淘點津


國學非常好,它究竟能不能代替正課,這個答案想必不用回答了,經世致用,古為今用,學習古之聖賢思想,目的就是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國學學思想,學智慧,涵養德行!知人倫孝悌,知處事忠信儀禮,猶如樹之根基,越大越好!可以說,國學育智,正課育識(現在學科教育)。但卻不能代替科學時代的自然科學和技術!這是德和智的不同!

正課乃掌握自然科學知識的基礎,沒有正課自然科學知識基礎,如數學,物理,化學,地理等學科,我們的教育就是不完整的教育,就是有巨大缺陷的教育,就不能正確的認知世界,就無法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因此,正課對教育而言,對社會應用而言,更加不可或缺!

只有擺正了國學和正課的位置,我們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國學重育人以德,啟蒙人倫智慧!讓學習國學的孩子能駕馭所學知識,而非被知識所駕馭。國學與正課本質上是互補的,相互促進,不可分割,沒有正課知識的用,國學也就失去了其應有的社會價值!

總之,國學適合業餘時間學習,如週末,如晚上,假期都可以,不能代替正課!





清風古月論古今


好與壞沒有絕對標準,就看人如何看待和運用了。

國學就是指傳統文化,有幾千年的傳承的東西必然有其可取之處,當然也有糟粕,取精棄粕,古為今用應該辯證的對待。

首先要多學習和了解傳統文化,領略其厚重的人文精神,吸收有益的思想,歷史在變,事物發展的規律不會變。自己的認識提高了,有認知能力才能去判斷和學習傳統文化,內化和為我所用。

會背誦一些古詩詞就是了解傳統文化嗎?有封建糟粕就全盤否定對嗎?山珍海味擺在面前,不會品嚐也只有暴殄天物了!

道器合一,道就是規律,器就是物質現實,近代以來西方發展科技,走在了我們前面,能源危機,全球環境惡化等不也是遺害無窮嗎?

我國現在已深知發展經濟不能犧牲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為代價,必須考慮方方面面的平衡和可持續。

中華民族是智慧的民族,厚重的人文和悠久的歷史為我們承前繼後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支持!

辨證而客觀的對待傳統文化,不迷信,亦不全盤否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脫離中國的國情和文化只能走上歧途,借鑑西方先進的科技為我所用也是必須的,但不能說西方就什麼都好,恰恰相反路走的太死,回頭都不易!


百姓創造歷史


國學一詞是相對於西學而言,源於民國之初新文化運動"西學東漸"之時。近年的國學熱則是在國力日益強盛之後,民族自信心提升的反映。亦是對近一個世紀來社會現代化、文化西方化而導致民族傳統文化斷檔的一個矯正。

科學有普世共性,而文化有民族差異和多樣性。所以一個強盛的民族應該有自己特色的文化。這是國學熱與傳統文化復興的意義與合理性。然文化藝術之外的生活、工作、經濟、政治、軍事、醫療等領域就要紮紮實實建立在現代科學技術之上。人類文明總趨勢也仍是進步的和不斷全球化的。這也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原因。現在傳統文化復興中出現的復古、抳古、厚古薄今,甚至反科學、排西方的觀點與現象是另一種極端的矯枉過正。就個體的學習進步而言,當然也不能只學國學而忽略現代科學知識與現代普世文明的學習。否則便有可能成為新的"孔乙己"。比如:企業家不能拋棄現代營銷與管理規律而一味使用古代儒法治國之術經營企業;中醫則不可拒絕西醫的科學理論和儀器檢查單一採用古代的檢查與治療方法,尤其是在治療肺結核、癌症等疾病時。

過度重視國學而排斥現代科學的現象如出現在青少年教育中則危險更大。現在民間甚至已出現了只授四書五經而不教自然科學的全日制寄宿私立小學。更有極端者,竟令學生終日止語長達數年。我曾見過一個接受這種教育的女孩子,隨家長參加一個雅集活動時,竟一句話都不敢說,見人就臉紅。當真如古之閨秀。我們不得不為她的心理健康與未來能否適應當代社會而擔憂!藝術中有偏極不過令人清高孤僻罷了,教育中違道則誤人子弟,遺害社會了。國學熱也許真的該降降溫了。


九調養生


國學,很顯然在當今社會代替不了正課,國學是我們傳統文化,是文化中的精髓,需要國人做的是傳承和發揚,閱讀國學作品,可以陶冶情操,洗滌靈魂,提高自身素質與個人涵養。從內心深處來說,是人們思想昇華的一種途徑。

正課,它是和現實社會接軌的,具有一定邏輯性和實用性,學習正課是打開思維能力和模式的途徑,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獲得一定的知識,提高學習能力與理解能力。

在我看來,正課為主,國學為輔,國學中應以典故為主,起到一個啟發的作用,讓人們從中汲取精華,去其糟粕,當然了,大量閱讀國學作品可以拓寬知識面,開闊眼界,有一定的益處。



西北小天


國學是挺好,因為它的核心是重視孝道文化,重視根文化!每一個家庭就像一棵樹,只有把根培植好了才能茁壯成長。國家也一樣!所以說國學能對我們的國家的發展產生決定性影響!不過我們在現代社會要揚棄地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中優秀成分,與時俱進。對於傳統文化中的糟粕例如古代倡導的“三從四德”在新時代我們沒必要那樣,而可以用夫妻之間互相尊重,互相信任這樣的精神來代替!

如果全國用國學來代替正課,就會讓孩子們覺得生活學習不夠豐富多彩!所以我不建議把國學全部代替正課!


ALICEWH


學習是,學習人類的經驗,文化是經驗的積累。不過,知識是捷徑。分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自然科學必須學習當代的,拿來解決問題的,不是炫耀的。學術研究考古研新。都指導驗證新的發現。國學,是古代及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一體的,偏重社會科學,如易經,只是短時間,莫有人吃透掌握的,短時間起到,逾期目的,短時間產生金錢效應


天恩163842601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古老的中華文化熠熠生輝!!!……


天星海哥


新詞叫國學,我小時候記得就是古文吧。雖然沒大用處但有精力學學有好處,長知識,中國人嗎。像人家入外籍的就學外國知識就得了!


周棣370


國學是好東西沒假!關鍵是怎樣剔除兩千多年的獨裁專利這顆毒瘤。當然也必須會被剔除。畢竟用兩千多年的皇權專制,去抗衡八千多年的文化根源,想必是鞭長莫及。

中華精學,都被封存在諸子百家百花齊放的時候。

看看嘛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