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黄河,沧海变良田,天场大套,没人敢到成了年年要到

在常州一住近半年,清明回乡扫墓,人说清明时节雨纷纷,今年清明全是大晴天,正是踏春好时光,赶紧的骑车出去逛逛吧。

早上7时许推着单车出门,先上327省道骑个20多公里,327省道由江苏滨海海口向西直达淮安市,全路段主路均为6车道,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一样宽,路宽车少,是滨海县,涟水县,及至淮安市骑行爱好者理想的骑行大道。

路中间隔离绿化带,两旁行道树花圃春意盎然,百花齐放,闻着花香赏着美景,不知不觉已到古黄河大桥,这里是盐城市与淮安市交界地,过了古黄河大桥中心线就是淮安市的涟水县。

所谓古黄河是历史上黄河决口泛滥改道,从中国最南部入海的一次”黄河夺淮”,遗留的古河道。

黄河历史上决口改道有1千多次,有记载大的改道26次,700多年前的这次改道是黄河直接夺了淮河的入海口,带来的泥沙在古黄河入海口堆积成了称为”黄河尖”的新陆地。我现在站的地方几百年前还是汪洋大海。公元1855年黄河从江苏滨海入海又改向北,滨海古黄河成了”废黄河”。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赐给江苏人民一块沙滩,盐碱地。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沿废黄河人民战天斗地,在海岸线建起了宋公堤挡住了海浪侵袭。又进行了盐碱地改造,旱改水,引江济黄,让古黄河有了充沛的水源,将沿岸逐渐淤积起来的沙滩和盐碱地改造成了良田 ,古黄河两岸的沙滩成了良田和风光带。现在古黄河入海口成了江苏沿海知名的风景区一一月亮湾沿海风光带,真是沧海变良田。

脚下的天场全名叫”天赐场”,向东30多公里的”八滩”,50公里外的”大淤尖”等地名真实记录着古黄河淤沙造地历史,这些地方已找不到一块盐碱地。

站在古黄河大桥上往下看,两岸绿草成荫,树木成林,成群的山羊在树丛中觅食,一派自然田园风光,谁想到这里几百年前曾经是汪洋大海和盐碱沙滩。

过了古黄河大桥向前骑到涟水县石湖工业园区,想起了大套乡有个万亩梨园,这时梨花应该开了,调转车头,路口拐弯向大套乡方向骑。

穿过天场乡境,拐上坎套线县道,过了大套乡政府几公里,新修的一座大桥连着一条乡道直达大套梨花园,4米的水泥村道笔直一个弯也没有,一会就看到一片绿油油的麦田前白茫茫一片,梨花开了。

在梨园的水泥道上骑行,道两旁的梨树一棵接一棵,坐在自行车上四面望不到边,雪白一片,一株株梨树,地上冒出一棵棵苍老的树干,树冠长满白花的枝条象白色的喷泉,呈伞形射出白色的水流。而满枝的梨花,洁白如雪,银光闪闪,在春风的吹拂下,跳跃摆动着,好似大海中微风下的白浪朵朵。

在花海中骑了近十分钟,看到一高大牌楼,”梨花雨生态休闲园”。进园锁好自行车信步走去,一辆辆电动车,摩托车,私家车带来一群群赏花人,象我这样骑自行车锻炼身体又赏花的真不多。

梨园深处,有果农在梨树下挖地,上前一问,一妇女告诉我她在给梨树施肥。

问施的什么肥?她打开了话匣子告诉我这个外行很多不知道的梨园事:

这个梨园已有61年历史,最多时有几万棵梨树,主要产叫”无名梨”的梨子,别看这梨不大,但水份多甜度高,有润肺.止咳化痰功效,周边及淮安市的商贩秋天会上门求购,批发价6元上下,一棵梨树最多能产上千斤,但产量不等,黄梨.秋白等其他品种梨子不值这么多钱。

再问为什么不能多种点无名梨?

她说你以为这钱好赚呀?一家有十来棵梨树就忙不过来了:

现在忙施肥,不能施化肥.复合肥,用化肥的梨树结的梨不好吃,她们是挖坑把鸡粪埋进梨树周围。

过了清明,就要”间花”,就是把树上的花大部分用人工抹掉,一个枝头只留一两朵花,不然梨子长不大。间花很辛苦,人有时要爬上树,用手一朵一朵摘去多余的梨花。

接下来是2至3天就要喷一次药水,为了梨子长的好,只能用低毒短效的除虫好药水。

秋天收获季节摘梨也辛苦,全得人工爬上梯子去干活,按成熟程度找梨摘。

问她梨园到底有多少亩,政府有何扶持政策?

她坦承的告诉我:谁能数得过来哎,我只知道一棵梨树要一分地,一亩地只能种十棵上下。

政府对这里很重视,新修了204国道直通梨园的火箭路,还在梨园内修了一条条水泥路,建了门楼和观景台,每年举办梨花节来宣传,现在我们这里越来越出名,无名梨也越来越好卖。

告别了果农们,到火箭路往回骑,看着梨园路旁果农们漂亮,整齐的新楼房,深深感到国家新农村建设富民政策好。

过去的天场.大套乡是远近闻名的贫困乡,有个顺口溜这么形容:”天场大套,没人敢到”。现在知名的穷乡僻壤成了旅游景点,果农们虽然辛苦但幸福感满满。

天场大套,年年要到,梨花盛开看梨花雨,梨挂满枝我再骑车来分享果农们丰收的喜悦,再见,天场大套,秋天再到。

古黄河,沧海变良田,天场大套,没人敢到成了年年要到

从327省道滨海县可直达淮安市

古黄河,沧海变良田,天场大套,没人敢到成了年年要到

到天场乡

古黄河,沧海变良田,天场大套,没人敢到成了年年要到

前面是古黄河大桥

古黄河,沧海变良田,天场大套,没人敢到成了年年要到

古黄河大桥上往下看

古黄河,沧海变良田,天场大套,没人敢到成了年年要到

成群的山羊,涟水县在进行古黄河风光景观建设

古黄河,沧海变良田,天场大套,没人敢到成了年年要到

滨海县的黄河故道大观园

古黄河,沧海变良田,天场大套,没人敢到成了年年要到

古黄河,沧海变良田,天场大套,没人敢到成了年年要到

梨花雨生态休闲园

古黄河,沧海变良田,天场大套,没人敢到成了年年要到

古黄河,沧海变良田,天场大套,没人敢到成了年年要到

热闹的梨园

古黄河,沧海变良田,天场大套,没人敢到成了年年要到

这是给梨树施生态肥用的

古黄河,沧海变良田,天场大套,没人敢到成了年年要到

小小的无名梨出了名

古黄河,沧海变良田,天场大套,没人敢到成了年年要到

果农们的住房

古黄河,沧海变良田,天场大套,没人敢到成了年年要到

204国道新修直达梨园的火箭路

古黄河,沧海变良田,天场大套,没人敢到成了年年要到

今天上午骑车踏春57公里

头条号/多多爷爷李开明图文,2019年4月4日23时草,4月7日11时头条独家首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