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上市標準:不只看盈利,更看市值

科创板上市标准:不只看盈利,更看市值

科創板作為政府救市的一個政策,一舉一動都頗受人關注。4月4日晚,上交所官網顯示,科創板已受理企業安翰科技(武漢)股份有限公司狀態變更為“已問詢”。至此,上交所首批公佈的9家科創板受理企業均獲問詢。這一信息透露著什麼信號?

結合近日2019互聯網嶽麓峰會投融資+科創專場上,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上市中心資深經理顧斌從“設立背景”、“板塊定位”、“差異化制度”等方面的科創板解讀,試圖讓大家瞭解科創板對於企業、市場的意義,其中流程如何,企業該怎樣操作才能成功上市?

科創板定位:從企業入手,不是從行業入手

安翰科技是一家主營“磁控膠囊胃鏡系統”機器人的自主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的醫療器械公司。一個月前,安翰科技披露要登錄深交所的創業板,但中國證監會湖北證監局於3月20日披露它已轉道進入上交所的科創板。安翰科技有關負責人對媒體解釋,這主要是公司特別符合科創板的定位,公司主要產品都是自主創新的硬核科技,市場空間大,並取得階段性成果,有明顯的技術優勢。科創板也是聚焦科創發展的國家戰略,因此選擇更具包容性的科創板上市。

億歐在嶽麓峰會現場獲悉,顧斌所提到的的科創闆闆塊定位與重點支持領域主要為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這六大塊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致力於推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和製造業深度融合,引領中高端消費,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具體行業範圍等由上交所發佈並適時更新。不過顧斌強調,“科創板的定位不是從行業入手,而是從企業入手,只要企業有科技創新能力,都能去科創板上市。”

此次被問詢的9家科創板企業,公佈的受理時間為3月22日晚間。這也意味著,9家企業從獲得受理到問詢最短為7天,最長只用了13天的時間。科創板的整個流程分為8步,分別為:1、預溝通,2、保薦人提交申請文件,3、交易所核對,4、交易所給出受理,5、首輪問詢,6、繼續問詢(多輪)上市委員會審議,7、證監會註冊,8、發行。

其中,保薦人提交申請文件到交易所核對將花費30個工作日內;交易所核對到給出受理為5個工作日,給出受理到首輪問詢為20個工作日,首輪問詢到繼續問詢為10個工作日,上市委員會審議到證監會註冊為20個工作日,註冊之後1年內可發行。顧斌總結,基本為3+3模式,即3個月審核,3個月回覆。(3個月內形成審核意見,回覆不計算在內,不超過3個月)

上市標準多元化:不只看盈利,更看是否值錢

分享過程中,顧斌介紹了科創板的幾大總體設計思路,即發行審核註冊制、交易機制差異化、上市標準多元化、持續監管更具針對性、退市制度從嚴制、發行定價市場化。

簡單來說,註冊制的核心是信息披露。並且在註冊制的盈利和其他指標中,科創板的核心在於企業的市值。不是隻賺錢,更看重是否值錢。”顧斌透露,

科創板審核的通過率是80%,相比較其他的20%,會更容易通過。但是“審核只是上市的第一步,後面更多的還需要市場的檢驗。”

值得注意的是,上交所對科創板的發行條件制定有了很大變化,特別是相比較證監會對企業持續盈利能力的看重,科創板更看重持續經營能力。具體要求為依法設立且持續經營3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按原賬面淨資產值折股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的,從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計算),與註冊制的盈利指標相似,對企業掙錢的能力會更有傾斜。此外,還有業務完整、合法合規和會計基礎及內控制度的相關規定。

最後,在上市這一步,發行人申請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市值及財務指標應當至少符合下列標準中的一項:(五選一)

科创板上市标准:不只看盈利,更看市值

不過成功上市了也不是一勞永逸,一旦企業不符合規定,還是會有嚴格的退市制度在後面等著。如重大違法指標、交易類指標、財務類指標、規範類指標,一旦觸及就會被納入退市安排。退市安排包括取消暫停上市、恢復上市環節;觸及財務類退市指標的公司,第一年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第二年仍觸及即退市;銜接註冊制安排,不再設置專門的重新上市環節;因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不得提出新的發行上市申請,永久退出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