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學無術的楊超越和瘋瘋癲癲的雪莉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

在很早之前氧叔有推薦一本關於“術”的書,叫《誘惑的藝術》,大家還記得不?書中關於很多種魅力女孩類型的細分與舉例都十分有趣。其中有一部分並未講全,氧叔認為那部分如果要論重要性的話是完全可以與表情管理比肩的。那就是交流與溝通的藝術。


不學無術的楊超越和瘋瘋癲癲的雪莉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


今天,我們就要講這門藝術哦,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看待溝通與交流。關於溝通的藝術,你認為最應該學的是什麼?是精妙的話術靚招,還是討喜的誇讚?氧叔認為這二者挺可的,至少在處理一般關係下具有速效作用。但如果我們要探尋更深層次的不油膩的社交溝通藝術,最應該學的是什麼呢?是懂得運用非暴力溝通。

不學無術的楊超越和瘋瘋癲癲的雪莉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


(不同類型的高情商)


一、什麼是非暴力溝通

非暴力溝通指什麼呢?我們先來解釋什麼是“非暴力,聖雄甘地曾用“非暴力”一詞來指暴力消退之後,自然流露的愛。所以非暴力溝通不只是溝通方式,它更是一種持續不斷的提醒,使我們專注於更可能滿足我們人生追求的方向。為什麼懂得運用非暴力溝通很重要?


不學無術的楊超越和瘋瘋癲癲的雪莉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



1.肢體的暴力具有可見性,語言暴力卻殺人於無形,不易被主體察覺。我們認為,只有打人、鞭撻、殺人及戰爭才算是暴力,而這類事與我們無關。有時也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但我們的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甚至某些語言暴力帶來的痛苦遠超肉體之傷。

不學無術的楊超越和瘋瘋癲癲的雪莉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


2.嘗過暴力的苦,才能練出語言的柔。高情商會講話的人往往很溫柔,不是隻會說好話的那種圓滑溫柔,往往有種通曉人性後的包容與理解感。

不學無術的楊超越和瘋瘋癲癲的雪莉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


如何修到真正的溝通藝術呢,我想就是明白語言是把利劍,能夠在特定的時候控制住基於信任或是親密關係帶來的便利,順勢往前捅的那一刀。下面我們來看看,造成暴力溝通的因素。

二、造成暴力溝通的因素

1.道德評判。“在道德與不道德的區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將在那裡見你。” 語言使我們陷於是非之中。它擅長將人分類,把人看做好人和壞人,正常或不正常,負責任或不負責任,聰明或愚蠢等等。


不學無術的楊超越和瘋瘋癲癲的雪莉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



如果一個人的行為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或邪惡的。諸如此類的評論暗藏我們的價值觀和需要,不幸的是,以這樣的方式提出主張,很可能會招來敵意,願望就更難得到滿足。暴力的根源在於人們忽視彼此的感受與需要,而將衝突歸咎於對方----至少大部分人暴力的根源都是這些。

不學無術的楊超越和瘋瘋癲癲的雪莉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


2.進行比較。比較也是評判的一種形式。盲目的比較,只會矇蔽人與人心中的善意。毫無益處。很多人在與他人的比較中,失去了信心和生活的勇氣。很多家庭都存在這個現象,小時候比成績,長大後比工作,這種比較帶給我們的難受猶如夢魘。


不學無術的楊超越和瘋瘋癲癲的雪莉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



從小在這樣的氛圍下,長大後的我們也會被有所浸染。暗自把自己與別人比較,吵架時把愛人與別人比較,甚至連自己喜歡的愛豆也要與其他愛豆比較。到底誰更高級,更美,更紅。然後引發各種罵戰。

不學無術的楊超越和瘋瘋癲癲的雪莉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


3.迴避責任:我們對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動負有責任。可是,人們廣泛使用“不得不”這一短語,“不管你是否喜歡,有些事你不得不做。”顯然,這種表達方式淡化了個人責任。“你讓我”是人們常用的另一段語,“你讓我傷透了心。”此時,我們的表達方式忽視了我們情感的內在根源。


不學無術的楊超越和瘋瘋癲癲的雪莉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



“人類的滅亡,卻是因為現代人唯唯諾諾、缺乏責任感,畢恭畢敬地服從各種命令。我們所看到的悲劇和馬上就要看到的更大悲劇,並非是世界上反抗的人、不服從的人增多了,而是唯命是從的人、聽話的人越來越多。”一旦意識不到我們是自己的主人,我們就成了危險人物。


不學無術的楊超越和瘋瘋癲癲的雪莉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



4.強人所難:我們對別人的要求往往暗藏著威脅:如果不配合,他們就會收到懲罰。在我們的社會中,這是強者常用的手段。強人所難的語言存在著負面影響 ,它們雖然致力於滿足某種願望,卻傾向於忽視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遠和傷害。這些語言和表達方式,稱為“異化的溝通方式”。


不學無術的楊超越和瘋瘋癲癲的雪莉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


根據上下內容,氧叔做了一份非暴力溝通的思維導圖。下面我們具體說說該如何做到非暴力溝通?

不學無術的楊超越和瘋瘋癲癲的雪莉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


三、非暴力溝通的方法

1.區分觀察與評論

印度哲學家看克里希那穆提曾經說,“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非暴力溝通的第一個要素是觀察。仔細觀察正在發生的事情,並清楚地說出觀察結果。如何區分這二者呢?其實很簡單。觀察是結果事實,而評論是一種觀點。比如“崔雪莉看著好瘋”就是一種評論觀點,“有的人喜歡崔雪莉有的人不喜歡”這就是一個事實。

不學無術的楊超越和瘋瘋癲癲的雪莉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


非暴力溝通並不是要求我們保持完全的客觀而不作任何評論。它只是強調區分觀察和評論的重要性。將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人們將傾向於聽到批評,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相對於“楊超越不擅長唱歌跳舞”,“楊超越傻兮兮的憑什麼紅?”,前者稱述觀察事實就比後者觀察與評論混合要更能讓人接受一些,聽著針對感沒那麼強。

不學無術的楊超越和瘋瘋癲癲的雪莉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


所以在說話時,適當控制自己儘量表述說事實,因為事實是最不容易引起對方反彈的東西。

2.體會和表達感受

非暴力溝通的第二個要素是感受。心理學家羅洛.梅認為:“成熟的人十分敏銳,就像聽交響樂的不同樂章,不論是熱情奔放,還是柔和舒緩,他都能體察到細微的起伏”。然而根據羅洛.梅的敘述,大多數人的感受卻“像軍號聲”那樣單調。抖音神曲席捲滿大街就有這個原因在。

不學無術的楊超越和瘋瘋癲癲的雪莉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


而且在我們的文化中對於自己的感受完全是“羞於說出口”的。即便你生而細膩敏感,在成長中說出自己的感受,大多數人都會抱“你怎麼這樣矯情的”態度。久而久之,社會文化中,羞於表達自己的感受成了主流。花少裡許晴經典“尷尬時刻”就是大家很震驚,她居然這麼直白的講自己的感受。

不學無術的楊超越和瘋瘋癲癲的雪莉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


不學無術的楊超越和瘋瘋癲癲的雪莉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


如果一個人不懂得表達自己的感受或情緒,他就會無意識的在溝通中加入自己的隱形需求,如果這些需求沒有被滿足,或者感受被忽略,就會引起很多語言矛盾,後而升級為行為暴力。所以懂得感受與表達自己的感受非常重要。


不學無術的楊超越和瘋瘋癲癲的雪莉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


我們該怎麼合理表達自己的感受呢?表達之前首先要學會區分感受和想法。“我覺得自己好胖啊”這是一種想法;“長胖了,我好煩躁”這才是感受。準確的說出自己的感受,在交流中準確的判斷對方話語中的想法或是感受,可以很有效的拉近談話距離,以及深入瞭解對方。

不學無術的楊超越和瘋瘋癲癲的雪莉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


到這裡,氧叔已經把重點講的差不多了。這裡可以出一個我自己總結的非暴力溝通公式,非暴力溝通=①觀察(講事實)+②講感受+③講出自己的需求(感受的根源來自需求→我想要什麼)+④請求具體幫助,而不是命令。

不學無術的楊超越和瘋瘋癲癲的雪莉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


好啦,關於非暴力溝通,著名的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有很多詳實的研究,如果大家想要徹底攻克溝通問題的話可以自己去看看哦~同樣也可以跟著上面的思維導圖整理一個適合自己的溝通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