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姑娘,敗給了“合適”兩個字

我很喜歡一句話,“只有適合結婚的愛情,沒有適合結婚的年齡。”

現在很多姑娘,條件很好,但因為年齡,因為父母的催促,匆忙走入婚姻。待看清婚姻的模樣,卻經常是滿目瘡痍,慘淡收場。

有時候我在想,我們用了三年讀初中,三年讀高中,四年大學兩年碩士,為什麼到了愛情和婚姻這樣一輩子的課程中,卻特別著急畢業?

有多少姑娘,敗給了“合適”兩個字

最近在看《妻子的旅行》,裡面關於愛情的美好與真實讓我想起另一對明星愛人。劉青雲和郭藹明,這對相識近20年的愛人,應該稱得上模範夫妻。

有多少姑娘,敗給了“合適”兩個字

兩人相識於1992年拍攝《大時代》時,彼時郭藹明是高學歷高顏值的港姐,劉青雲的演藝之路才剛剛開始,就這麼不搭調的兩個人,相愛多年,再沒鬆開彼此的手。

如果說誘惑,娛樂圈應該是一個充斥誘惑的地方,在這個到處因戲生情的時代,劉青雲卻說,拍戲就是拍戲,有什麼感情在戲裡表達出來就好了,拍完戲就回家了。

女人,應該都是期待擁有這般的愛情,他在乎你的喜好,願意向所有人公開你們的愛情,願意給予你陪伴。

而不是,你們兩個條件相當,結婚吧。

我們不是以物易物,要求價值相等,愛情應該是兩個人舒適的相處,微笑的面對。

有多少姑娘,敗給了“合適”兩個字

你去過週末的公園嗎?

我去過。

第一次週末去的時候,公園的湖邊圍了好多人,老人。手裡拿著一張紙,互相交流著。我不說,你們也猜到他們在做什麼。是的,相親,幫兒女相親。

從人群穿過,你會看到一張張紙上寫著,某某,年齡,工作,身高體重,有無身體疾病,有無不良嗜好。

和電視劇一樣,很多兒女並不知道他們的父母已經赤裸裸的把他們放在了他人面前,似乎這一頁紙就衡量了這個人的價值。

一個人的3D人生,就這麼被2D呈現了。

那些拿著紙走來走去的父母,似乎已經忽略了他們的孩子可能是職場中獨擋一面的女強人,或者是熱愛生活熱愛旅行的有著豐富人生閱歷的人。在他們眼裡,孩子只是嫁不出去的大齡青年。

有多少姑娘,敗給了“合適”兩個字

其實,中國傳統的愛情觀是和現代人的愛情觀背離的。我們唸完書出來,已經是快25歲的年紀,傳統的父母期望他們的兒女在三十歲之前完成事業的成長,家庭的成功組建,下一輩的完美誕生,最好,是連二胎都生完。

讓我想到一個詞彙,揠苗助長。在揠苗助長的故事裡,最後土地裡的秧苗都枯萎了。那麼這樣急迫速成的愛情呢,最終的結果還令人期待嗎?

曾有一個學妹和我講,韋伊姐,“我家人一直給我安排相親,可是我都不喜歡他們,但他們的條件真的都不錯,我怕我以後再也遇不到這麼合適的了,怎麼辦?”

真的合適嗎?你連這個人都不完全瞭解,你只知道他一個月賺多少錢,長相身高。可你知道他的錢都是如何打理的麼,知道他平時的愛好麼,知道他願不願意一起分擔家務,在你姨媽時準備好紅糖水抱著你麼,又或是,他愛你嗎?

有多少姑娘,敗給了“合適”兩個字

現實經常是很狗血的,我的一個朋友,相親結婚,男方條件確實不錯,應該算是優質男一枚。朋友一直覺得自己很幸運的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對象。可是結婚沒多久,在我朋友懷著孕時,男人出軌了。

男人知道後,並沒有慌張也沒有痛哭流涕,反而很冷靜的和朋友說,自己不會離婚,也會對寶寶好。他的出軌對象是從大學就愛著的人,只不過家裡反對。安排相親時,覺得朋友是最適合娶回家當老婆的。

現實往往在擊敗你的時候,連聲招呼都不打,多少姑娘,敗給了合適兩個字。

艾青的《關於愛情》裡寫道,“這個世界,充滿了詭譎,只有愛情,卻永遠天真。”

有多少姑娘,敗給了“合適”兩個字

姑娘,別用合適來選擇愛情,也別用將就來應付婚姻。

就算沒有白馬王子,我們也可以如公主般過好自己的一生。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