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你們怎麼看,有相應的例子嗎?

娛樂聯連看


小小小百科全書觀點!

簡單一句話概括就是“成王敗寇”。歷史是什麼?歷史就是後世使用文字記錄當初在某一時間段內發生的事情。而記錄這段歷史的只能是勝利者。失敗者是沒有能力也沒有那個資格去書寫歷史。而不論古今中外勝利者都會在記錄歷史的時候對自己的所作所為進行美化。由此也引生出另外一句話,那就是“勝利者不受指責”。因為現在很多我們看到的歷史都是前人刻意美化之後的結果。雖然事情還是那個事情。但是經過一些修飾之後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舉個例子,比如一支軍隊打仗從沒有勝過,你如果說這支軍隊屢戰屢敗就是顯得這支軍隊很廢。但如果你用屢敗屢戰來形容的話,立馬會給人這支軍隊百折不饒的感覺。


世上本沒有正義或者邪惡。但勝利者在記錄歷史的時候會把自己“打扮”成正義的一方。不論他之前是正義與否。“歷史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女孩子”從不同的角度看待歷史會有不同的結果。歷史就好像一個女孩子一樣。你怎麼給她化妝她就會變成什麼樣子。美醜與否全看化妝人的手藝。


比如古代唐朝開創了貞觀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稱其為“千古一帝”也不為過。但就是這麼一個人卻多次的想要修改歷史並且也付諸於行動。因為大家都知道李世民的皇位來的並不是名正言順的。實際上李世民是通過殺兄弒弟來獲取皇位的。而且李淵說的好聽點是禪位於李世民。但實際上就是被逼下臺。禪位只不過是把李世民獲得皇位說的更加合理合法一些。據傳李世民曾經先後七次修改歷史。就是為了抹除他殺害兄弟的汙點。但是最終還是被記錄了下來。甚至有些人還說貞觀年間的野史都比正史有參考價值,這麼說也不是無的放矢。但是相對於唐太宗的豐功偉業來看,這些事情只能算是一個小汙點談不上什麼致命的缺陷。


再比如近代的二戰時期。德國就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而同樣是發起戰爭的儈子手蘇聯卻搖身一變成為了抵抗法西斯的英雄。不得不說這充分的說明了“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這一概念。熟悉二戰史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實際上德國之所以發起二戰那是無可避免的。一戰之後德國既沒有被徹底清算又沒有徹底改造德國。反而是法國以高壓剝削德國。這就導致了德國後來必將會為了反抗而奮起一戰。而蘇聯這個野心家從成立之後就開始四處吞併國家擴充自己的勢力。 實際上二戰還沒有爆發的時候,蘇聯就已經開始向西拓展進入到東歐。而當時英法則把蘇聯當作頭等大敵。甚至還差點爆發戰爭。而波羅的海三國以及烏克蘭等國家對於蘇聯的恨那可比德國高的多。


為什麼德國進攻蘇聯的時候有那麼多蘇聯加盟國願意幫助德國攻打蘇聯。就是因為蘇聯對他們來說比德國人更可惡。而之後英法和蘇聯為了利益媾和到一起。蘇聯也搖身一變。從一個侵略者變成了保衛者。現在很多人都知道蘇聯在二戰中付出了很多,做出了很多貢獻。但很少有人知道蘇聯是一個多麼貪婪邪惡的國家。這也更加充分了說明了“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這個概念。為什麼前段時間波蘭紀念抗戰勝利紀念二沒有邀請俄羅斯?就是因為當年俄羅斯也是侵略波蘭的國家。所以很多時候看待歷史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每個角度看到的答案可能都會各不相同。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探討發表自己的觀點。


小小小百科全書


歷史本來就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胡適說歷史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這個“任人”自然不是指我等平民百姓,而是高居廟堂之上的勝利者。中國的歷朝歷代,史書都是由後來的朝代書寫前朝的歷史。所以才有了24史等歷史典籍。這即是一個勝利者對一個失敗者歷史的尊重,更重要的是一種文化的認同。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有助於建立新舊王朝間代謝延續的關係,從而使得新的王朝成為一系列前後延續的正統王朝中的一員,完全取得執政的合法性。

新的王朝寫舊王朝的歷史,完全可以憑藉自己的主觀意願去驅使筆墨。對自己不利的需要隱瞞的隱瞞,需要避重就輕的就避重就輕。當然對前朝糗事必須秉筆直書,不必為尊者諱,這樣才能體現自己順應天意,建立當朝執政的必然性、合法性。

雖然歷史是用勝利者來書寫的,好像沒有我等平民百姓什麼事?但我等平民百姓也不必過於氣餒,自輕自賤。開國領袖曾經說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我們雖然不是直接書寫歷史,可歷史前進的動力是由我們來創造的!


朝天闕1


歷史是勝利者寫的。這話不錯。因為只有勝利者才有機會,在歷史的講臺上發表講話。只有勝利者才有機會,操縱如椽大筆書寫歷史真諦。

當然,在慢長的歷史進程中,也有一些斬短的“勝利者”。他們所寫的也不是真實的歷史。他們的勝利是暫短的,他們所寫的歷史也暫短的――甚至是可鄙的!

唯獨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領導我們取得的勝利,是真實的,是偉大的,是如剛鐵,如磐石。永遠不可磨滅的。它講大筆大寫字寫勝利,寫新篇。首先寫社會主義。緊接著再寫共產主義。我們不會失望的,共產主義一定會道來,雖則遙遠。奔向共產主義的道路永遠是美好、幸福的。讓我們越走越愛走,越走越好走,雖則在走的過成中乜會有一點需要費力的。但是它必競是一條康莊大道。任何別的主義的道路都只能是絕路!


用戶張廣範


“歷史是勝利者寫的”這句話似是而非,它是歷史虛無者的擋箭牌,是網絡噴子的遮羞布。

縱觀古今中外尤其是近代歷史多數都是由勝敗雙方分別書寫,比如二戰,戰勝國美蘇英法中,戰敗國德意日,都有自己書寫的歷史。

這句話之所以迷惑了很多人,原因有二

一是主導意識形態的政府,對宣傳有所側重,給人造成的錯覺。同樣說二戰,中國共產黨宣傳的重點是毛主席領導下敵後軍民英勇抗戰的成果;國民黨宣傳的重點是正面戰場的艱苦卓絕;而日本在宣傳中就會盡量回避南京大屠殺、731部隊的內容。

身處某一環境,長期被動接受有所側重的歷史宣傳,一旦接觸到新的觀點且有所認同,就很容易被“歷史是勝利者寫的”這句話迷惑。

二是個人的歷史傾向性與主流觀點相悖導致。比如對抗日戰爭豫桂湘會戰結果,不同立場會有不同表述,日本人自然認為是「勝利」,而中國人說法就多了,「潰敗」「撤退」「轉進」「大捷」……

當主流宣傳的說法與個人觀點不一致,個人不免會難以接受,從而對“歷史是勝利者寫的”這句話產生認同感。


太陽哥們


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咋一看,似乎正確,細一想,其實不然!

書寫歷史,有狹義和廣義兩說。

就狹義來說,是說用文字形式記錄和傳承歷史,多是勝利者所為。然而,從朝代更替的事實來看,勝利者是相對而言的,曾經的勝利者,難免不淪為失敗者,曾經的失敗者也可能翻雲覆雨成為勝利者。歷史的發展是鏍旋式的進程,否定之否定規律貫穿始終。作為書寫歷史的人,既有勝利者,也會有失敗者,毋庸置疑!

而從廣義來看,公道自在人心,傳承下來的就是歷史。一切腐朽沒落的東西都會被扔進歷史的垃圾堆,一切先進的有傳承價值的東西都會被歷朝歷代的人們心口相傳,永不磨滅。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人民群眾不僅是歷史的創造者,而且是歷史的見證者、書寫者和傳承者。這其中,沒有什麼勝利者和失敗者的區別。

認為歷史是勝利者所書寫,有個重要論據,就是覺得真理總是在勝利者一邊,“強權即是政治”,“實力就是真理”。如此看來,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暴政就不可能被歷史記載,清朝政府腐敗無能的事實就不可能為今人所知,美國在全球稱王逞霸的拙劣行徑和“9.11”事件將不會進入歷史。很明顯,這樣的觀點是根本站不住腳的。

“假的就是假的,偽裝必須剝去”,紙永遠不可能包得住火,一切偽造歷史、愚弄民眾的伎倆終將敗露,一切真實客觀的事實都具有不可抹煞的生命力。這實質上是歷史發展的規律所決定的。

歷史是一個不斷延續的永無止境的過程,許多歷史事實需要經過相當長時期的沉澱和過濾,才能夠露出本來的面目,不是某個君主,某些文人一時興起就能夠杜撰得了的。這就好像茫茫大海中的礁石,不斷被海浪衝涮甚至淹沒,但它的本來面目終將顯露一樣地自然和必然。

還是毛澤東那句話,“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

能夠成為創造歷史動力的人民,已經或者必將成為書寫和傳承歷史的主人!這是任何歷代帝王將相和文人墨客都無法取代和撼動的至高無上的地位!





清風明月211694736


這個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也不完全對。

一、歷史上大多數是後朝黑前朝,甚至有後一代黑前一代的現象。

1、他們黑的目的,一是彰顯自己推翻前朝的正義性,以更好的聚攏人心,便於行事和統治。二是為了防止前朝既得利益者反撲。三是為自己樹牌立傳做準備。四是糾正前朝的一些錯誤、缺點和不足。

2、黑的結果。一是表面上大都黑成了,只有部分實際上黑成了一個時期,少數達到了長久不易衰的結果,比如對秦始皇的黑。二是也是後朝一些看書只學反面的人學到了一些壞的技巧。三是把過去一些先進的,正義的做法也黑掉了。比如乾隆修《四庫全書》就毀掉了我們祖宗的許多科技成果和文明。四是可以糾正前朝鼓吹自己,甚至神化自己的偏差。

二、歷史也是史學家寫的。

1、歷史上也不乏主持真實記載歷史的史學家。我們只知道司馬遷的剛直不阿。實際上,象司馬遷這樣的史學家不多,但是,為重大歷史記載與當政者周旋的應該不少。

2、我相信大多數史學家會做到在當政者不注意的地方,留下儘量接近於史實的記載。

三、歷史也是文人寫的

1、唐詩宋詞元雜劇,各個古戲劇。

2、小說。如《三國演義》就把諸葛亮吹的神乎其神。《水滸傳》就把犯了罪的一些武林人士聚一塊,說的多麼江湖義氣。還有《儒林外史》、《金瓶梅》、《紅樓夢》、《西遊記》、《封神演義》等等。把歷史小說演義化。

3、說書人的口口相傳,更是真真假假。

4、儒家在歷史的後傳上應該是起了不小的作用。

四、其他

如歷史文物,包括墓葬遺物。又如佛、道、儒、墨等各個教的傳播。又如家譜等等。


魚磊衛靜


這是一個挺搞笑,卻又挺能忽悠人的命題。

歷史不是勝利者來寫,難道由失敗者來寫?

即便由失敗者書寫歷史,他們又能客觀公正的面對自己的失敗?面對敵手的勝利?

提出這個命題,自然是因為一些人對歷史真相的質疑,尤其是不相信勝利者能夠如實的反應歷史的真相,有自我粉飾之嫌。

但誰又能做到不粉飾自我?

其實不僅“官修”歷史,即便是個人的自我寫照,如自傳之類的,也總想著避開自己那些見不得人的的糗事爛事,想著讓自己的形象儘可能的高大上。

如果要美國民主黨為共和黨編部歷史,民主黨就能為共和黨唱讚歌?

想多了。

出於利己主義的本能與自我保護的本能,趨利避禍,人也好,社會組織也罷,都會有表現自己正面形象的強烈衝動。放在“書寫歷史”這樣一個具體行為上,無論勝利者或失敗者,讓對手背鍋才是人之常情,才符合真正的人性。

當然,這不等於歷史就沒有真相。

正因為歷史書寫中包含有許多的主觀因素,社會才會需要歷史學家。歷史學家的責任,正是在汗牛充棟的“歷史”中抽絲剝繭,去偽存真,儘可能還原出歷史的真相

儘可能而已。

至於質疑“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人,不妨把自己代入到“勝利者”的幼像中去~你難道會讓失敗者書寫歷史?

好大方。


灰太狼44967765


歷史不是由勝利者書寫,難道還要讓失敗的一方去寫麼?勝利者男歷史,當然會儘量放大對方的過失,縮小自己的錯誤,只要寫歷史的是人,都會如此。歷史是由勝利者寫的這句話,近年來成了很多蔣粉果粉用來攻擊政府的常用語,然後用一些地攤文學的所謂真相吹捧民國,以此來質疑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合法性。在我看來,中國共產黨作為勝利者,對國民黨的功過是非評論已經是相當公允了,我是七十年代出生的,我學的歷史書上沒有全部否認國民黨的抗日,只是說抗戰後期國民黨消極抗日,共產黨領導的敵後遊擊抗擊了大部分日軍。這沒什麼不對,日本人自己都是這樣認為的。其實,過去的歷史,後人永遠無法全部還原,所以看歷史看的是大勢,枝枝蔓蔓是無法改變歷史的洪流大勢的,就象果粉無論瞎扯多少所謂的“歷史真相",也改變不了國民黨政府的腐敗無能,短短兩三年就被趕出大陸的事實。最後,說歷史是由勝利者寫的那些人,要把話說完整:勝利者書寫歷史,而失敗者編造歷史。


Lyx38802558


歷史的確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勝利者可以讓自己的御用文人美化自己,醜化失敗者,甚至篡改掩蓋歷史真相,來證明自己取得政權的合法性。

比如西漢的史書把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嬴政醜化為焚書坑儒的暴君,東漢的史書把慷慨大方的新朝皇帝王莽醜化為包藏禍心的偽君子,唐朝的史書貶低雄才大略的隋文帝楊堅,把有開大運河等豐功偉績的隋煬帝楊廣醜化為荒淫無道的昏君,唐太宗李世民更是醜化被自己殺害的大哥李建成,把忠厚仁義的唐朝開國皇太子李建成醜化成與父皇李淵愛妃通姦陷害弟弟的小人等等,後來的滿清王朝不僅醜化明朝,把明朝皇帝醜化成不是暴君就是昏君,滿清王朝而且醜化李自成張獻忠洪秀全等農民起義領袖,明明是滿清王朝屠殺的無辜百姓數量遠遠多於李自成張獻忠洪秀全等,卻把這些農民起義領袖醜化為殺人魔王。


厚德載物49847


說”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這句話,聽起來是有一定道理的。俗話說”勝如王侯敗如賊”,照此看來,一個失敗者是沒有資格寫歷史的。他不會把狼狽相寫下來留給後人看,所以才說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胡適曾有一句名言,他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胡適說的和上面說的意思差不多。

孔子說”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孟子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意思就是說,寫歷史的人對於歷史事件,由於觀點不同,文化修養水平不同,心中想說的話不一定能夠準確表達出來。這就是孔子說的”書不盡言“。孟子說的大概意思是不要完全相信書本上說的話,要通過自已的大腦進行認真地分析判斷和辨別。

最近在《百家講壇》上看復旦大學姜鵬老師講《漢武帝的三張面孔》,感觸良多。同樣是一個漢武帝,為什麼會出現三張面孔呢?這就是因為寫歷史的人時代不同、立場不同、觀點不同等造成的。

最近發現有個別居心匝測分子,企圖利用這句話歪曲歷史事實,往黨臉上抹黑。說南京大屠殺是誇大宣傳,說平型關大捷與事實不符等等。照他們看來,唯有戰敗國日本寫的歷史才符合歷史事實。豈有此理!

這幫人使的是障眼法,企圖用所謂的”綠色革命”摧毀中國的歷史文化,其險惡用心何其毒辣!不得不防!不得不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