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氏历史人物:翁纬

一、生平简介

翁纬,福建福清人,祖籍京兆,承赞之后,登景德二年进士第,以试校书郎知海盐县,终新会令。著有《翁氏父子诗》。

二、诗文

使华亭

走清奔碧日潺湲,势与晴江远接连。

沙草碧侵区马路,岸花红湿钓鱼船。

烟生远店收寒雨,风起高梧咽暮蝉。

徐氏旧居人识否,渡南溪下白云边。

县学记(大中祥符元年二月)

夫子之道,孟子称曰:“生民以来,一人而已。”后之碑夫子庙者,虽引天地、日月、山川、鬼神为之比,考其至,未有出于孟子。是知圣人之门,难乎其言也。才非命代,宜不复为,始记其事。海盐,秀之属邑,于吴为东鄙。地平下,积洿而不注。其俗少识者,自李唐至于圣宋,无登科从政者。先有夫子庙,属正朔不流,藩臣称霸,以儒为戏,厥至遂亡。国家富有寰区,勃兴文教,太平兴国中,主簿石知一权县事,始立之。知一明经入仕,任意卑而不度。景德二年,京兆翁纬以试校书郎领邑,视事三日,谒先圣于县东,坏屋两楹盖圮像而已。即日召民吏可教者,喻之曰:若所以有亲亲之义,长幼之节,褒衣束带,生养死葬,异于禽兽者,夫子之教也。今日庙貌不支,祭祀几废,若完居而具食,虽曰无罪,吾必谓之罪矣。”遽命新之。继而以岁饥乃止。明年水潦害稼;又明年秋九月,佳谷告登,始有成议。以旧庙逼民田,不得大其制,县南隙地,形势爽塏,四隅相望,若有所代者,乃表基之。于是扬言曰:“财羡于屋,归予以瓦木;力余于农,输予以土功。”县尉张用丕实同斯诚,既唱而和,无翼之声,不日而四达。憧憧遝川流市合,畚锸斧斤,晨趋夕奔。工不诫而自勤,物无胫而来臻,经之营之,越月而告毕。广殿云耸,袤轩翼迥,敞修庑而傍引,呀重门而前达。缭垣屏周,巨堑环护。初,庙南漥下,就出土以备用,穴之及泉,因成方池焉。道由中出,池之阳作移风亭以临之。皆授制于工者,广袤有度,高下相辉。正殿被衮之右偏,亚圣在焉。闵损以降九人,左右行例,其余六十二人,绘诸屋壁。自炎汉而下,巨儒硕士,别序余堵。六代礼乐,周旋廊庑。崇严秘邃,虽无取于天下,与夫江左之邑,亦可谓之稀矣。矧冠盖赫奕,器服辉映。窥其墙、望其门者,不威而可畏,不约而自恭。是使海隅之民,识我儒之大,将思其道而奉其教,邹鲁之风,可期一变也。夫民无自化,在有位以化之;非其人,弗克有其教。故庙亡仅二百年,卒属于我,盖张吾道集能事,世之所难乎!后之莅县者,设不以训民成俗为意,日兹壮丽,亦将知其难而奉之。洁户牖,易蠹朽,区区勿怠于其闲,则能吏也。如其不可,我亦无愧。时大中祥符改元二月二十九日,试校书郎、知县翁纬记。

三、历史资料

莆阳比事

[宋]李俊甫

皇朝甲科郑褒、陈绛、翁纬、李宗元……(卷一)

校书郎翁纬。(卷二)

《翁氏父子诗》父纬、子悦,承赞之后,吏部侍郎孙觉为序。(卷三)

淳熙三山志

[宋]梁克家

翁纬,承赞之孙,终新会令。(甲科)(卷二六)

宋诗纪事

[清]历鹗

纬,新会长官。

使华亭 在莆田城北五里临溪之西,瀑布高可百尺,先辈徐夤之别墅。

走清奔碧日潺湲,势与晴江远接连。沙草碧侵区马路,岸花红湿钓鱼船。烟生远店收寒雨,风起高梧咽暮蝉。徐氏旧居人识否,渡南溪下白云边。(《兴化府志》)(卷三十五)

宋诗纪事小传补正

[清]陆心源

翁纬,莆田人,景德二年进士,知新会令。著有《翁氏父子诗》,孙觉为之序。(卷二)

八闽通志

[明]黄仲昭

景德二年李迪榜

翁纬,承赞之孙,新会知县。(卷五十三)

大明兴化府志

[明]周瑛、黄仲昭

景德二年李迪榜

翁纬,承赞之孙,新会知县。(卷十六)

闽诗录

[清]郑杰、陈衍

翁纬

纬,字未详,莆田人,景德二年进士,官新会知县。(丙集卷一)


声明:本文由@翁氏历史研究所搜集、整理并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因水平有限,所发资料舛误难免,敬请方家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