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希望的“韭菜姐”

憨厚质朴、干活泼辣……是闫菊霞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

见到闫菊霞时,她正和家人及村里的十几个姐妹忙着铲温室里的韭菜。“这两棚韭菜我们得3天铲完,边铲边装车。”闫菊霞边干活边对记者说。

收获希望的“韭菜姐”

今年44岁的闫菊霞,是肃州区铧尖镇集泉村2组的村民,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更是远近闻名的韭菜种植户,被村里姐妹们亲切地称为“韭菜姐”。

韭菜试种成功

闫菊霞种韭菜有些年头了。1997年,出生于铧尖镇铧尖村的她嫁给了该镇集泉村2组的周续德,当时他们仅靠14亩地的收入维持生活,夫妻俩就一门心思寻找致富路子。经多方打听,闫菊霞得知温室韭菜收益好,当下便决定和丈夫尝试。利用自家耕地搭起了2座温室,每天起早摸黑浇水、施肥,可是韭菜出苗率低,长势差,看着自己的辛勤付出没有得到回报,丈夫有些灰心了,但闫菊霞没有放弃。她积极参加各类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向韭菜种植“土专家”学习,终于了解到自家的韭菜效益不好是由于集泉当地的土壤盐碱化程度高,不适宜韭菜生长,种植韭菜必须改良土地。于是,她鼓励丈夫振作起来,用土壤改良剂等在自家棚里做土壤改良试验,并且不断学习韭菜防虫、施肥等科技知识。经过一次次尝试,终于换来了成功的喜悦,她家的温室韭菜产量高,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致富带头人

温室韭菜试种成功,让闫菊霞夫妻俩看到了希望,接着又搭起了2座温室。尝到甜头后,闫菊霞发动村里的姐妹搞韭菜种植,并把自己几年来积累的种植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夫妻俩还义务到村民温室里讲解韭菜种植技术。2015年,他们又搭建了2座钢架大棚种植韭菜。随着全村韭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闫菊霞夫妇将周边群众的韭菜收购下来,直接到酒泉春光市场批发。

在搞批发的过程中,闫菊霞发现了自己家的韭菜并不是最好的,于是更换了韭菜品种。并虚心向玉门赤金的韭菜种植户请教,实地去观摩,发现了赤金的韭菜苗都是移栽的。尽管比较费工费力,闫菊霞也采用韭菜移栽种植。

“只要种出来的韭菜品质好了,价格自然也就上去了。”闫菊霞说。

凭借种韭菜,闫菊霞一家走上了致富路,每年收入15万元。她家韭菜的收入供着两个孩子上学,目前她女儿正在兰州大学读书,儿子在上中学。孩子懂事,丈夫体贴,婆媳关系融洽,一家人过得和和美美。

(记者高芸 通讯员李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