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聽政為什麼要垂簾?

太史叨叨令


垂簾聽政真正開始於武則天,《舊唐書—高宗紀》載“時帝風疹不能聽朝,政事皆決於天后(武則天)。自誅上官儀後,上每視朝,天后垂簾於御座後,政事大小皆預聞之,內外稱為二聖”。武則天垂簾聽政的時候,唐高宗李治還沒有駕崩。由於李治生病的原因,武則天幫助李治處理朝政。到了後來,武則天直接廢唐建立武周。武則天從太后臨朝聽政變成了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1861年,咸豐皇帝在熱河病死。咸豐皇帝將皇位傳給了自己六歲的兒子載淳,並任命肅順、端華、載垣等8人為贊襄政務大臣。咸豐死後,載淳的生母尊為慈禧皇太后。慈禧的野心很大,她想通過垂簾聽政,從而把持朝政。但她的野心遭到8為贊襄政務大臣的阻止。慈禧太后便和自己的小叔子,人稱“鬼子六”的恭親王奕訢密謀發動了“祺祥政變”。順、端華、載垣三位贊襄政務大臣被處死,另外五位贊襄政務大臣被革職或充軍發配。政變成功之後,廢除了載淳的年號“祺祥”,改元為“同治”,意為母親和兒子共同治理朝政,慈禧和慈安兩太后一起垂簾聽政,但是實權掌握在慈禧的手裡。從1861年到1908年,慈禧掌握了清朝的實權長達47年,是清朝實際的“女皇帝”。


歷史軍魂


“垂簾”進行聽政這種攝政的方式,不是武則天首創,至少在兩漢時期就有了類似的做法,追溯的話可能更早。東漢時期的小皇帝特別多,皇帝、皇太后、小皇后一起上朝也有不少;東晉晉穆帝司馬聃(344-361年在位)登基時僅僅2歲,只能由母親抱著上朝,據記載:

“晉康帝(晉穆帝父親)崩,穆帝即位,時年二歲。皇太后設白紗屏於太極殿,抱帝臨軒”

這也是學習前朝不成文的規定。攝政的女性是朝代女性的代表,母儀天下,要為女性做出表率,不能直接面對朝臣,尤其在男權社會更應該如此。臨朝聽政的女性也有在皇帝座位旁邊的側房聽政的。(養心殿東暖閣圖,慈禧垂簾聽政的地方,面西而做,慈禧在南,慈安在北,這道簾子實際就是薄薄的黃紗布)

慈禧太后是垂簾聽政的集大成者,她依據歷朝女性聽政的的記載,自我(慈禧和慈安)規劃攝政的程序和場景佈置,這一代表女性規範的簾子(有時用其他代替,看攝政者的喜好)一定是要有的。(慈安劇照,與慈禧共同垂簾聽政)

慈禧敢不敢把“垂簾”去掉?

慈禧肯定不敢把“垂簾”撤掉,慈禧也不會那麼做的,那樣做了無疑是自尋死路。

慈禧能夠攝政的鐵桿盟友是滿洲貴族和滿洲八旗,雖然經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和捻軍起義,損失不小,主力收縮在北京和東北地區以防不測。滿洲貴族對慈禧垂簾聽政是什麼心態?通過了解一個歷史故事就可以理解這些貴族的心態了。(慈禧劇照)

漢高祖劉邦有一個著名的“白馬之盟”,主要內容是異姓不能稱王。不過只有少數人參與盟約,他們是劉邦、陳平、周勃和王陵等。呂后稱制想封呂氏為王,王陵以白馬之盟反對,而周勃、陳平贊成,事後王陵責問二人,二人堅持如此做可以保全劉氏的國祚。大概當時的滿洲貴族也抱持這種心態,雖然慈禧掌權,但是愛新覺羅的國祚不能丟,這是政治底線。假如慈禧撤掉“垂簾”,那就是覬覦皇位,估計絕大部分滿洲貴族會群起滅了慈禧。(光緒帝劇照)

再者,湘軍、淮軍等漢族武裝和官員在戰爭中崛起,慈禧不得不分權給漢族新貴,滿族人在政權中的話語權越來越小,假如清朝滿族貴族發生內訌,不管是湘軍還是淮軍都有可能推翻清朝的統治,慈禧心裡清楚的很,只能內部制衡。

清朝女性的地位非常低,女性參政議政也僅僅限制在上層,沒有像唐朝那樣女性權利空前高漲,慈禧想撤掉那道“垂簾”的土壤是沒有的。

那道薄薄的垂簾是慈禧太后不可逾越的鴻溝。


穿越再現彼岸


首先我們要知道,慈禧並不是“垂簾”的始創者。這一制度尚可追溯到戰國時期,倘若繼位國君年紀幼小,可以由國君的母親輔政,但官員不得裕太后直接接觸,所以輔政的太后一般坐在國君理政廳堂側面的房間裡,在房間和廳堂之間掛一簾子,聽官員們與國君談論政務。

到了唐代武則天時期,太后聽政的方式則變成了,在皇帝御座後面用簾子遮擋的方。《舊唐書·高宗紀下》裡有這樣的記載:“時帝(唐高宗)風疹,不能聽朝,政事皆決於太后(武則天)……上每視朝,天后垂簾於御座後,政事大小,皆預聞之,內外稱為‘二聖’。”

真正做到垂簾聽的第一個太后則是宋朝時期宋仁宗的娘。當時宋仁宗繼位時,年齡小,不懂政事,他的母親太后精於朝政,頗有才華,就代替兒子聽大臣奏事,聽政於朝。史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太后聽政,殊建言群臣奏事者,太后垂簾聽之。這樣看來,垂簾聽政這個詞第一次被提出使用時源於當時的大臣晏殊。

那麼究竟為什麼要“垂簾”呢?是因為古人的骨子裡就有男女有別,內外有別的觀念。而且這一觀念,不僅僅是皇家如此,整個社會都是這樣的。例如古人的住宅有內外院之分,婦女在家除和家裡人以及至近親戚(男)在內院相見之外,也不和男的來賓相見,家中男僕人到上房向女主人回事,須請女僕代言,如果女主人有所詢問也是在室內說,男僕在室外回答。等等這些生活習慣都體現出了古人內外有別、男女有別的觀念。所以當太后在臨朝聽政時,也必須遵守這個觀念,那做好的辦法就是“垂簾”和群臣相見,自然所有的朝政大事都是在隔簾的情況下討論進行。


盛說紛紜


"聽政時為什麼要垂簾?"應該是:雖然國王年少不能主政,母后是至親,但朝堂上行使攝政之權,總不是那麼名正言順,再加上中國古代,男權至上,"男女授受不親",女性出現在朝堂上總要有個遮攔才好,所以"垂簾"也就因用而生了。
慈禧能夠"垂簾聽政",把持朝政47之久,應該承認她不但精於權謀,而且在政治上是頗有天資的。當然也是她的運氣好,一開始如果不是她懷上龍種,生下咸豐帝唯一的兒子,她能不能上位還很難說。皇后慈安聽政是天經地義的,她能以貴妃之身和皇后並列,兩宮皇太后居一宮(聖母皇太后,人們習慣稱之為西太后),是沾了兒子的光。沒有這至關重要的第一步,慈禧即使有經天緯地之才,一介女流垂簾聽政,君臨天下談何容易 。所以運氣和天意是相互關聯的。


咸豐帝死後,朝政歸於咸豐帝託孤八大臣。慈禧和咸豐弟恭親王奕訢聯手,發動"辛酉政變",殺害了以肅順,端華等顧命八大臣,拿回大權。奕訢被封為"攝政王”,一時風光無限。但權力是不能分享的,在做掉了他們只間共同敵人後,慈禧和奕訢之間因爭權奪利,也產生了矛盾。奕訢不但政治上很有主見,權力慾也很強,而慈禧是天生的政治動物,她需要的是唯唯諾諾奴才式的執行者。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矛盾愈演愈烈,到了朝堂上公開爭吵的程度。同治四年(1865年)三月,慈禧授意朝臣,發動了一場彈劾奕訢的風潮,罪名是"攬權納賄,徇私驕盈,目無君上。"慈禧免去奕訢總理王大臣的職務。


從此她掌握了至高無上的權力,把持朝政近半個世紀,再沒有人撼動她的權威。雖然有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之說,但上天只會眷顧那些積極進取的人,古今中外無數成功的政治家,證明了這一真理。曾國藩、李鴻章等那個時代的頂級精英們,對她的評價都是"精明強幹"。清未如果沒有慈禧,大清朝可能太平天國時就滅亡了。

一己之淺見,歡迎指正。


王洪濤6807


首先,我們先看看“垂簾聽政”的意思。

垂簾指太后或皇后臨朝聽政,殿上用簾子遮隔。

聽:治理。指太后臨朝管理國家政事。

至於為什麼會有臨朝聽政,這和古代禮法有關,古代講究男女有別,內外有別。

而太后臨朝聽政勢必要和大臣們見面,而太后屬於內治,在聽政時要遵循內外有別的禮法,所以一切都要在簾子後面進行。

慈禧一生有過三次垂簾聽政

1.咸豐皇帝在熱河死亡以後,臨終前立他六歲的兒子載淳為繼承人,讓肅順、端華等八大王為顧命大臣,由於載淳年幼,於是關於掌權的問題雙方就激烈的爭論起來,最後以慈禧為代表的派系贏了,於是慈禧進行了第一次垂簾聽政。

2.第二次是在同治十八歲以後親政,但其在兩年以後縱慾過度死亡,慈禧她專門挑選了醇親王奕漩之子,也就是她的外甥年僅4歲的載恬,繼承皇位是為光緒帝。這個小皇帝還穿著開襠褲,什麼都不懂,大權自然又歸入慈禧之手。

3.光緒親政之後,開啟了戊戌變法,此舉造到了守舊派的強烈反對,開始要求慈禧從新管理朝政,慈禧見有機會可以從掌大權,於是便發動政變,囚禁光緒皇帝,開始了第三次臨朝聽政。

其實對於慈禧來說,學武則天當皇帝是不可能的,手掌大權,自己可以為所欲為就可以了,實際上慈禧的權利已經等同於皇帝的權利了,何必要冒險去當這個皇帝那。

慈禧就是守舊派的帶頭人物,他代表了幾個階層的力量,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光緒皇帝鬥不過她的原因。





愛歷史的小蝸牛


垂簾聽政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常用的一種輔政制度,主要出現在皇帝年幼,尚沒有獨立聽政的能力時,因為擔心外臣篡權,於是由皇帝的母后陪同聽政,防止權柄被竊,早在西漢時代,呂后就曾經進行過垂簾聽政。

再說回到清末,慈禧太后正式的垂簾聽政一共是兩次,一次是咸豐皇帝死後,因為同治帝年幼,於是慈禧和慈安兩宮皇太后聯合垂簾聽政,等到同治帝成年大婚後歸政。再就是同治帝死後,因為光緒帝年幼,慈禧再度以母后的身份垂簾聽政。僅僅從程序本身看,慈禧在同治、光緒兩朝實施垂簾聽政本身並無問題,因為確實是皇帝年幼。不過因為長期在朝輔政,慈禧的威權日盛一日,等到皇帝成年歸政後,慈禧實際上通過一批向其效忠的親貴大臣,實際上還能隱操政局。

順帶一說的是,受中國文化影響的中華藩屬國實際上也有垂簾聽政的情況出現,例如朝鮮李朝末年,李朝哲宗去世後無嗣,在大王大妃主持下選興宣大院君的兒子入繼,是為朝鮮高宗,因為高宗年幼,於是採取垂簾聽政,由大王大妃輔政,稱為“垂簾同聽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