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白起,為什麼被稱為殺神?

佛洛一德彪


白起之所以被稱為“殺神”,是因為他是歷史殺人最多的將領。他帶領大秦鐵軍先後殺死六國將士將近百萬人,在軍事史上可以說是絕無僅有。

秦昭王十四年,白起在伊闕之戰中,打敗韓、魏聯軍,斬首二十四萬,俘虜魏國將軍公孫喜;昭王三十四年,白起進攻魏國華陽城,斬首十三萬,與趙國將領賈偃交戰,把兩萬趙軍趕入了黃河;昭王四十三年,進攻韓國陘城斬首敵軍五萬。特別是在秦昭王四十五年,白起與趙國在長平交戰,在殺死紙上談兵的趙括後,四十萬趙軍投降,白起將他們全部坑殺,只留下未成年的二百四十人放回趙國。此戰,趙軍被殺四十五萬。這裡僅統計的確切記載的白起斬首或坑殺的數量,再加上其他戰爭,白起殺的六國將士當在百萬以上。據有關學者推測,當時戰國七國總人口不過就在一千萬到兩千萬之間,白起的記錄可以說是相當恐怖。

翻開白起的作戰紀律,從未有過敗績,全殲、斬首是白起的招牌,雖然他為秦國極大削弱了六國的抵抗力量,為秦始皇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但是,畢竟近百萬的生命喪於白起之手,白起很好的踐行了“爭城以戰,殺人盈城; 爭地以戰 ,殺人盈野”,只是“殺人者,人恆殺之”,殺神白起以殺聞名,卻在晚年受到秦昭王猜忌,最終被逼自殺。臨死前,白起手拿秦王賜的寶劍感嘆“我何罪於天而至此哉”,想著自己一生為國攻城略地、殺人如麻,卻要遭此報應,但很快他為自己的報應找到了理由,“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萬人,我詐而盡坑之,是足以死”。白起還是覺得愧對投降的四十萬趙兵。


一壺清茗品春秋


首先殺神這個稱呼我認為是對白起的褒獎,殺一為罪,屠百為雄,屠上九百萬即為雄中雄。

其次白起一生經理戰仗無數,他的殲滅戰無人能及。

最後不是白起弒殺,而是當時形勢所迫,不得已而為之,當然白起的殺心之重也是世所罕見。



酒煮紅塵


你好,我是九井散人,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白起之所以被稱為“殺神”,是因為白起一生征戰無數,且坑殺過無數降俘,因為戰爭間接死在他手中的人實在太多了。所以被敵軍稱為殺神,我們不妨來粗略算一算,在白起的軍事生涯中,他一共“殺死”了多少人

1:攻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

2:攻楚於鄢決水灌城淹死數十萬,

3:攻魏於華陽斬首十三萬,

4:攻趙國,與趙將賈偃戰沉卒二萬,

5:攻韓於陘城斬首五萬,

6:白起長平之戰共坑殺趙軍四十五萬,,

以上累計超一百餘萬:這是白起的一張極不完全的殺人賬單。據梁啟超考證,整個戰國時期總共戰死之人也不過200多萬,白起一個人就佔去了大半。俗話說“一將功成萬骨枯”,白起這簡直就是“一將功成百萬骨枯”。從這個數字來看,白起被稱為“殺神”是一點都不過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