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杭州学军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浙江省特级教师,分享宝贵教学理念

名师名片

他是杭州学军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浙江省特级教师,分享宝贵教学理念

童洪星

正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中小学优秀青年教师,杭州市优秀教师,杭州市教育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

杭州学军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杭州市名师培养基地实践导师,“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浙江大学高中语文名师班实践导师,杭州市教师资格认定专家审查委员会成员,杭州市中学学科教研大组成员,《中学生天地》杂志编委。

童洪星老师对“特级教师”头衔做了如此解读:特级教师就是有特点的教师。

正如他对此身份的解读,童老师自己在学术成就、教学理念以及教研组建设等方面都是特点鲜明,情怀深厚,颇有建树。

学术成就:笔耕不辍

自参加工作以来,童老师在教学科研方面的意识一直很强,着重研究教材文本细读和教学方法探讨。

他是杭州学军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浙江省特级教师,分享宝贵教学理念

1987年,童洪星老师刚参加工作时

童老师发表文章数量多、平台广,迄今在全国各地的30余家报刊发表文章180余篇。

除发表文章外,童老师还编著语文学法指导书《语文学习指津》和普通高中选修课程教材《精选批注》。《精选批注》影响较大,现在已是第六次印刷。

他是杭州学军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浙江省特级教师,分享宝贵教学理念

童老师与中国作协副主席张抗抗(中)和陈萍校长

2006年,童老师评上浙江省特级教师后,并没有懈怠、止步,依然保持刚投入教学科研工作的热情和习惯,一直笔耕不辍。

2017年12月,童老师在评选正高级教师时,他的材料充实丰富。

“教学不息,教科研不止。”童老师如此自勉。

教学理念:注重引导,学会“偷懒”

谈及教学,童老师可谓神采奕奕、兴致盎然。由此可以看出,童老师在三十余年的教学工作中一直怀着对语文教学的热爱。

在语文教学中,童洪星老师提出“教语文要学会‘偷懒’”的主张,形成了一套以“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外扩展阅读”为核心内容的语文教学思想。

同时,他还指出,教学理论不能是空的,不能讲是一套做是一套,一定要贯彻到实际教学中。事实证明,童老师钻研的教学理论很有成效。

他是杭州学军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浙江省特级教师,分享宝贵教学理念

童洪星老师做讲座

他在多年的观察、分析和实践后发现,一个人的语文水平主要不是语文老师教给他的,而是学生通过自己多读、多写慢慢形成的。

所以,童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引导”,核心任务是让学生喜欢看书、喜欢写文章,激发起学生读的兴趣和写的兴趣。

童老师指出,当今语文课的根本弊病不是教师“讲”得太少,也不是课堂讨论不够,而是学生“诵读”不足。“学生读鲁迅、朱自清的文章,就是请最好的语文老师上最好的语文课。”

因此,童老师主张语文老师要学会“偷懒”,在课堂教学中,“该讲的言简意赅地讲,可讲可不讲的坚决不讲,没有什么可讲就干脆一句话都不要讲”,尽量减少老师讲的时间,增加学生读的时间。对此,他进一步解释:“偷懒”不是简单的少讲少做,重点在于学会引导。

童老师认为,语文课堂上不应关注解决了多少问题,而应关心“引出”了多少问题。他说,由课堂引出的问题,学生会主动在课后探索解决,因此“引导”得好的语文课才是效率高的语文课。

他是杭州学军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浙江省特级教师,分享宝贵教学理念

童老师给学生做讲座

如何“引导”呢?童老师做了三方面解释。

第一:引导学生“怎么读”

“怎么读”也就是文本解读,这是时下语文老师最关注、最投入的方面。童老师肯定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的重要性,但他认为文本解读并不是最重要的。

第二:引导学生“读什么”

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面临高考的学生,投入每门科目的时间更是有限的,因此阅读材料要有选择,这时就需要见多识广、作品判断力更高的语文老师给予指导。

童老师以《水浒传》和《儿女英雄传》的阅读为例,虽然两本都是小说,但它们对于学生的语文影响是不一样的。

童老师说“开书单”是我国读书界自古以来的传统,对于“怎么读”学生靠自己也许可以领悟,但是“读什么”必须由教师告知。

第三:引导学生“喜欢读”

他说语文老师的功夫就体现在让学生喜欢读上。

他的说法非常有趣:理想的语文课就像是给学生吃“鸦片”,让学生在课后欲罢不能。他以《致橡树》一课作为例子来说。

在文本分析后,童老师介绍了作者舒婷所属的朦胧诗派,与学生们一同分享北岛的《回答》、顾城的《远和近》、海子的《秋》等经典朦胧派诗作,重点在“读”,分析点到为止。末了,童老师问学生:“喜不喜欢朦胧诗?”学生都深有感触地表示“喜欢”。于是,他适时向学生推荐了《朦胧诗选》一书,结果第二天早读课上很多同学都在读从图书馆借来的或者自己买的《朦胧诗选》。

坚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童洪星老师让临考的高三学生也能学得兴致勃勃,秘诀就在于童老师对“趣”的准确把握——“趣”有情趣和理趣之分。在高三阶段,“情趣”之余更应该培养起学生的“理趣”。把题讲出味道,在解题中得“理趣”。他在让学生快乐学习的同时,还把语文功底自然转化为考试分数。

对于语文教学,童老师认定:千教万教,教人喜欢语文。如果一个学生,通过你的教学喜欢上了语文,就是这个语文老师最大的成功。

他是杭州学军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浙江省特级教师,分享宝贵教学理念

童老师给学生做讲座

当然,高中生最在意的还是成绩,高中教学任务主要是为高校输送优秀学生,所以“对学生有用”成为童老师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精选批注》印刷了六次,他说这个现象和这本书的定位息息相关。

他是杭州学军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浙江省特级教师,分享宝贵教学理念

童老师编著的《精选批注》

《精选批注》是童老师为自己开设的选修课“《世说新语》选读”编著的教材。那年9月开课,童老师在6月就提前开始准备。

当时,他从新华书店买了三个版本的《世说新语》,在1200多则材料中挑选出310则,选择的标准是“有用”和“有趣”。做到对学生的高考有帮助,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他的追求。

童老师的精心准备和在学生中的良好口碑,使得“《世说新语》选读”这门选修课在选课开始的2分钟内迅速爆满,同时让这本选修课程的教材大受欢迎。

后来,他总结说,在教学中,“有趣”只是一种手段,最终要让学生达到“有用”的目的,要让学生开开心心地学有所得。

童老师通过实践自己的“偷懒”理念,不仅让学生喜欢上他的课、喜欢上语文,也切实地让学生获得好奖项、考得好成绩。他曾经在高考中创造一个奇迹:他教的一个普通理科班的语文平均分达到116.7分,120分以上的学生有26人。

童老师还带出了一批在全国作文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他的班级学生王宁同学通过续写《红楼梦》的方式,以一篇《马云,你听我说》获得全国第四届青少年作文大赛高中组一等奖第一名。这篇文章在学军中学官方微信公众号里也发过,点击量超过百万!(作品 | 有才!杭城一高三女生把马云和红楼梦写到了一起!)

教研组建设:培养+领航

作为语文教研组组长,童老师引导着五十多人的大家庭,致力于年轻教师的培养和语文教科研的倡导。

他在教研组的建设、带领上也有独家心得。

他是杭州学军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浙江省特级教师,分享宝贵教学理念

童老师给年轻教师讲“如何说课”

他是杭州学军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浙江省特级教师,分享宝贵教学理念

童老师(右二)组织部分语文老师进行磨课

其一:培养年轻教师

组内多名刚刚硕士毕业的年轻教师,素质好、潜力大,如何培养他们成为合格甚至优秀的语文老师成为我校语文教研组的一大使命。

在童老师和语文教研组同事的用心培养下,年轻老师迅速成长,用事实和实力证明了自己和教研组的努力。2017年下半年,我校青年教师姚振娟老师获得省优质课一等奖;2018年,我校青年教师路颖颖、吴慧慧老师获得部级“优课”;最近,吴倩倩老师又获得“杭州市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称号,获综合一等奖、教学案例单项一等奖、写作与硬笔书法单项一等奖。

童洪星老师在组内交流中经常提醒年轻老师要“多读书”,因为教学经验可以积累,但读书才是自己语文教学的基础。

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童老师颇为犀利地指出,现在大部分老师“诲人不倦”有余,但“学而不厌”不足。如果做不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也难。

如果功底不深,就无法征服学生。“书读到什么程度,文本就理解到什么程度;文本理解到什么程度,就教到什么程度。”近年来,学军中学优质的生源也鼓励老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这是一种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他是杭州学军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浙江省特级教师,分享宝贵教学理念

团结和谐的高三语文备课组

他是杭州学军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浙江省特级教师,分享宝贵教学理念

童洪星老师在杭州市高三复习研讨会上讲座

第二:倡导语文教科研

童老师非常重视教科研,认为高中语文教学一味专注于应试,这是不可取的。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来转变应试取向、革新教学理念,不在时间上做文章,而要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特级教师就是有特点的教师。”童洪星老师以扎实的学术研究、独到的教学理念、出色的教研组建设,完美地诠释了自己对“特级教师”头衔的解读。

今天,学军中学有这样一批冲在全国新高考改革第一线的高水平的资深教师,青年老师在他们引导下迅速成长,学军学子学得开心,连创佳绩!

这就是学军中学从优秀发展到卓越的秘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