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人:日本數以萬計的掌握技術訣竅的神祕群體

小姐姐有話說:

職人,因熟練的技術被委以重任,是擁有精湛技藝的手工業者,掌握尖端技術的製造業者。

【職人精神】已滲透至日本的各行各業,是戰後日本社會的精神脊樑。

在諸如豐田、三菱這種大型企業中,對配得上【職人】的熟練技術工委以重任,他們是日本企業的頂樑柱。

不僅如此,日本還星羅密佈地分佈著許多【街道小廠】,有一批【職人】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精心打磨同一項技術。

今天我要和你聊聊,日本那些震驚世界的職人。

01 辻谷政久:奧運會上,誤差驚人的鉛球

日本埼玉縣富士見市的一個街道小廠——辻谷工業,將奧運會比賽中的鉛球做到了第一。

1988年漢城奧運會、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2004年雅典奧運會等,多屆奧運會的鉛球比賽中使用的鉛球,都是由辻谷工業提供的。

職人:日本數以萬計的掌握技術訣竅的神秘群體

2004年雅典奧運會鉛球比賽

全球製作鉛球的工廠分佈在包括中國、美國、印度、日本在內的30多個國家,其中,日本只有兩家,辻谷工業就是其中一個。

由於鉛球是由多種物質混合製成的,根據氣候的不同,不同國家制作的鉛球甚至連密度都不一樣。如果在切割時一律按照同樣的方法切割,則決定鉛球質量的關鍵,即重心,會出現偏差。

職人:日本數以萬計的掌握技術訣竅的神秘群體

通過通用車床,使鉛球迴轉的辻谷工業鉛球製造

一般國際通用的鉛球,允許誤差為+5~25g,但辻谷工業苛刻地規定,要把誤差控制在+9~10g。

辻谷工業社長辻谷政久,從1966年開始學習製作鉛球,通過掌握原材料的成分比、學習溫度和溼度帶來的重量和密度的變化等因素,不斷地在實踐中摸索,最後成功地將誤差控制在了+9~10g。

職人:日本數以萬計的掌握技術訣竅的神秘群體

辻谷工業社長辻谷政久

在辻谷政久手中,切割機從最初每分鐘轉500下到現在每分鐘轉900下,被人們驚呼為奇蹟。

02 桃原正男:玻璃加工,用月桃代替防腐劑

琉球玻璃以鮮豔的色彩和有味道的質感而聞名,是沖繩的代表性工藝品。

其中,奧原玻璃製造所創立於1952年。奧原玻璃是歷史最悠久的玻璃工房,將近80歲的桃原正男從事玻璃製作已經60多年。

職人:日本數以萬計的掌握技術訣竅的神秘群體

奧原玻璃製造

奧原玻璃主要利用回收的舊玻璃手工吹制。這些玻璃製品,每一件的色彩與形狀都有著微妙的差別,能夠使人感受到與工業製品截然不同的手工藝品特有的親切與自然。

1998年,桃原正男發明了在玻璃中加入有抗菌作用的月桃代替防腐劑的工藝。

職人:日本數以萬計的掌握技術訣竅的神秘群體

奧原玻璃製造

由於融化的玻璃溫度特別高,月桃提取液很容易揮發,桃原正男進行了無數次試驗,終於成功地將月桃提取液留在了玻璃中,並使琉球玻璃的色彩中多了一種沉靜的褐色。

桃原正男2001年被日本厚生勞動省選為149位“現代名工”之一,如今,他帶著四個徒弟,試圖把沖繩的傳統玻璃工藝一直延續下去。

03大川良夫:用櫻花樹皮,一針一線縫蒸籠

大川良夫是1933年創建於東京中野區“大川蒸籠”的第二代繼承人。

職人:日本數以萬計的掌握技術訣竅的神秘群體

大川良夫

大川蒸籠沿襲著1000多年前以上的技術,所製作的蒸籠完全不使用黏著劑,而是用櫻花樹皮一針一線縫合出來的。

除此之外,大川夫婦還曾不遠千里,拜師學藝,親手製造馬毛過濾器。

馬毛過濾器是一種廣泛應用於世界美食舞臺的工具。和金屬絲做成的過濾器相比,馬毛具有很強的彈性,不易切斷食物纖維,因此蒸出來的食物口感更佳。

職人:日本數以萬計的掌握技術訣竅的神秘群體

大川良夫

製作馬毛過濾器並不容易,這是一項在300多根經線上每隔2毫米就要織入兩根或三根緯線的操作,需要極大的耐心和經年累月的練習。

能製作這種過濾器的工廠全世界只有日本才有為數不多的幾家,“大川蒸籠”是其中之一。

2001年,愛知縣供應馬毛濾網的一家作坊突然宣佈停止營業,這項絕活面臨失傳的危險。

職人:日本數以萬計的掌握技術訣竅的神秘群體

大川良夫

於是,大川夫婦兩人飛往四國,找到了當時83歲高齡的馬毛濾網職人,請他傳授製作方法。大川夫婦又在當地的民間博物館裡找到了織網機,拍下照片,回到東京後仿製了一臺。

此後,在不斷的重複和改進下,大川終於掌握了編織馬毛過濾器的技術。


職人:日本數以萬計的掌握技術訣竅的神秘群體

想知道更多日本製造業的乾貨嘛?歡迎關注日本製造業內參全新專欄

《製造業市場研究2019年第一期》、《日本爆品開發2018年12月》

專欄亮點:

該專欄內容由日本發行量第一的製造業專業雜誌《日經制造》獨家授權。


職人:日本數以萬計的掌握技術訣竅的神秘群體

以下是頭條號日本製造業內參發佈過的好文章,感興趣的可以閱讀一下:)


你的每一條留言,小編都會虛心閱讀,小編一直都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