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农夕阳红似火

人生就是一条长河,飘流到一个码头处可能是落脚点,也可能是新的起点。许多中老年人离退休以后,成空巢老人,倍感孤单寂寞,思想上和行动上也只求风平浪静,安安稳稳的度过余生。但在宁夏灵武农场社区里,却有这样几位中老年人,他们人老心未老,自发的组织在一起编辑一本《灵农往事》书籍,想记录下灵武农场艰辛创业的点点滴滴,为大西北第一国营农场——宁夏灵武农场七十华诞献上一份贺礼。他们不图名利,无私奉献,只为人生添一道绚丽的夕阳红,让余生不留遗憾,让余生过得更加完美。

灵农夕阳红似火

宁夏灵武农场办公大楼

“人老了,要做到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不仅要将快乐带给自己,还要将快乐带给大家”。这是90岁高龄的蒋生俊老人说过的一句话,老人是编辑《灵农往事》书籍的组织者和发起者,思路敏捷,记忆力超强,肤色红润,沉静而笃定的气度,潜藏不露的神情,在他身上散发着一股让人无法小觑的力量。老人1951年3月由中央农业部双桥机耕学校毕业分配回宁夏参加国营灵武农场的开发建设,先后干过保管员、采购员,在供销室当过副主任、工会主席,在养畜场当过副场长、畜牧科副科长,农场副场长等职,1990年离休。离休前还亲自主编出版了第一部《灵武农场志》,可以说老人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灵武农场。离休回家后,老人念念不忘始终关注着农场的发展,积极为后续领导建言献策,得到了农场广大职工和干部的尊敬和爱戴。近几年社会上微信开始流行,许多中老年人还不会玩,他已当上了“灵农之友”微信群的群主,为大家宣传社会正能量的新闻图片和养生保健方面的知识。他还常年坚持带领几十个中老年人做保健操,老人经常给大家传授自己摸索出的脑、眼、耳等部位保健养生方法。老人是早期参加灵武农场的建设者,目睹和经历了灵武农场的各项事业的发展建设,听闻第二部《灵武农场志》已完成编辑任务,因农场领导人事调动频繁,出版发行工作搁浅,老人积极联系现任场领导,尽最大努力促使第二部《灵武农场志》出版发行。老人对我说他有三个愿望:一个是出一本家谱,另一个写出一本自传,第三个愿望是编写出《灵农往事》回忆书籍。许多灵武农场最早建设者有的已故去,有的也已迁居外地甚至国外,而他却是一位唯一还坚守在灵武农场这片土地的长者,出这本回忆书籍也是给农场后人留下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让老人感到欣慰的是家谱和自传已经写出,《灵农往事》征稿编辑已基本完成,老人每天除养生保健锻炼外,剩余时间也就为《灵农往事》书籍的编辑出版发行而操心忙碌。

灵农夕阳红似火
灵农夕阳红似火

蒋生俊老人组织大家做保健操

王文昌老同志,退休前是灵武农场的宣传干部,经常在《中国农垦报》、《宁夏日报》等新闻媒体上发表和宣传灵武农场建设方面的图文照片。退休以后,老同志发挥余热,时常拿起手机拍摄一些农场新的发展变化图片,传递正能量,鼓舞人心,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做出自己的贡献。此次《灵农往事》书籍中的许多珍贵的图片就是由他提供。在他多年的熏陶和感悟下,女儿王岚亲手精心制做出毛泽东画像,想让银川市南门广场城楼上悬挂宁夏本土画家的作品,消息经宁夏《新消息报》刊登后,引起广大群众伸手称赞。

灵农夕阳红似火

蒋生俊和王文昌参加灵武农场党代会

崔殿才老同志,1970年1月由兰州部队复员来到灵武农场工作,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全心全意为农场党务事业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2002年,农场将已退居二线的崔殿才同志召唤来编写第二部《灵武农场志》,他呕心沥血、责无旁贷,花费三年多的时间编写出第二部《灵武农场志》初稿,没有向组织申请过任何劳动补助。这次编写《灵农往事》书籍,他为编辑组出谋划策倾心奉献出自己的最大力量。

灵农夕阳红似火

蒋生俊(右一)、崔殿才(右二)参加灵武农场党代会

退休干部李德贻老同志,1958年响应祖国号召,从美丽的江南水乡—江西来到灵武农场,任劳任怨,踏踏实实为第二故乡—灵武农场献出了青春芳华。现在虽然眼睛视力弱视,但他依然用放大镜创作出一些精美书画,书写出一些名言名句,提供给亲朋好友欣赏和收藏。此次,他在《灵农往事》书籍中也踊跃投稿,将农场修理厂和啤酒厂的建设历程记录了下来。老同志是“乐天派”,脸上常露出笑呵呵的表情。我问什么原因使你脸上老充满喜悦,他说愁也过一天,乐也过一天,我们为何不抛开忧愁,快快乐乐过每一天。

灵农夕阳红似火

灵农夕阳红似火

李德贻老同志和他的书画作品

还有《灵农往事》编辑杨明星同志,他最早在农场园艺二队、农场财务科、农场建筑公司和农三队工作过,1986年被调到宁夏农业厅农经站工作,2017年退休。虽然人和家离开了灵武农场,但他的心中始终牵挂着灵武农场,此次得知编写《灵农往事》书籍,他又拿起了纸和笔,抒写对灵武农场家乡的眷恋之情。为掌握《灵农往事》文稿中的人物和事情的真实度,他经常走访老同志,搜集物证和影像资料,并花费大量时间细心编辑排版和修改稿件,无怨无悔地奔波在银川、灵武来回的路上。

灵农夕阳红似火

《灵农往事》编辑照片:杨明星(左一)、蒋生俊(左二)、李德贻(中)、王文昌(右二)、崔殿才(右一)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但看到这些中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精神风貌,我也想起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那句“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为他们的义务奉献精神点赞!

灵农夕阳红似火

灵农夕阳红似火

《灵农往事》编辑组每月例会照片(每月第一个周六上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