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阿賴耶識之間的一次對話

維摩詰想做什麼?

在《維摩詰所說經》的第五章“文殊師利問疾品”中,講了這麼一個情景:

維摩詰用心念給如來佛發了一條“短信”,說自己病了,您老人家是否派個弟子來看望我一下下呢?

如來受到了維摩詰的“短信”,結果,就想派一個弟子去探病維摩詰,可是問遍了五百羅漢級弟子,結果發現,這五百羅漢級弟子都被維摩詰懟過,而且都被懟得無言以對,結果,只有菩薩級弟子文殊師利敢於接受探病的任務。

於是,如來佛也用心念給維摩詰回了一條“短信”,說:文殊師利與大夥一會就來探病了。

當維摩詰收到“短信”後,立馬就把屋子都清空了,只留下了一張床,只有自己一個人躺在床上等著文殊師利的到來。

維摩詰是個大富豪,住的屋子也不會小,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這樣的情景:在一間大屋子裡,空蕩蕩的屋子中間有一張床,維摩詰一個人獨自躺在床上。

維摩詰這麼做的用意是什麼呢?

藉助“源頭甲骨文”來理解

為了搞明白維摩詰的用意,我們需要藉助“源頭甲骨文”來幫助我們理解,請看下圖:

兩個阿賴耶識之間的一次對話

上圖,是“完整的人”的結構圖。

在創造“源頭甲骨文”的時代,中國人對“人”的認識,要比現代人先進得多,那個時代的中國人是站在“重疊結構世界”的角度對“人”的完整認識。而現代人是站在“單一結構世界”的角度,僅僅對人肉體的認識。

“重疊結構世界”是說“完整的世界”由兩個物理性質完全不同的真實世界重疊存在,其中一個真實世界,人的感官能感覺到,這個真實世界稱之為“顯性世界”,還有一個真實世界,人的感官無法感覺到,這個真實世界稱之為“隱性世界”。

“隱性世界”是“重疊結構世界”的主體所在,“顯性世界”中所有一切的主體都存在於“隱性世界”中,“顯性世界”中所發生的所有一切的原因、動機、動力也都存在於“隱性世界”中。

“完整的世界”是一種“重疊結構世界”,那麼,處在這種“重疊結構世界”中的人,自然也是重疊結構的,而且“在重疊結構世界中的人體”要比“重疊結構世界”更為複雜,再看一次下圖:

兩個阿賴耶識之間的一次對話

“完整的人體”有三層人體、三層意識以及兩套心智系統組成。

上圖,左邊的甲骨文“人”字表示“完整的人體”的第一層人體與第一層意識,第一層人體就是我們能感覺到的肉體。

上圖,中間的甲骨文“身”字表示“完整的人體”的第二層人體與第二層意識,第二層人體在常態下,是感覺不到的,但是,一些能工巧匠、藝術表演大師、競技體育明星,是能感受到第二層人體的,TA們之所以能夠在芸芸眾生中出類拔萃,就是因為TA們有運用第二層人體的天賦。

上圖,右邊的金文“怠”字表示“完整的人體”的第三層人體與第三層意識,第三層人體與第三層意識是真正意義上的“我們”,道家稱之為“元神”或者“穀神”,佛家稱呼的名稱就多了,比如:如來藏、真如自性、圓成實性、第八識:阿賴耶識都是指第三層人體與意識。

所謂萬法歸宗,其實,儒、釋、道的根本都是在教人練習強化第三層意識,因為第三層意識才是真正的“我們”,肉體的人,只是真正的“我們”的載體而已。

維摩詰的意圖:

把“完整的人體”的結構整理清楚了,那麼,維摩詰一個人獨自躺在床上的意圖也很清楚了。

“屋子”表示的意思是:維摩詰的第一層人體與第一層意識。

“床”表示的意思是:維摩詰的第二層人體與第二層意識。

“維摩詰這個人”表示的意思是:維摩詰的第三層人體與第三層意識。

維摩詰是在告訴即將到來的文殊師利:我已經能感受到三層人體、三層意識,一會兒的對話,我希望是我倆第三層意識之間的對話。

所以,通過對《維摩詰所說經》中這段的理解,我們發現,對於“重疊結構世界”以及“心智系統轉換”也是佛教學修的基礎背景,只有把這種基礎背景搞明白了,學修佛學才能入門。

兩個阿賴耶識之間的一次對話

「源頭甲骨文」並不是為了承載當時中國人的語言而創造的文字,而是為了向後世傳遞「重疊結構世界」原理,以及人在「重疊結構世界」中練習「心智系統轉換」方法的特種圖示。

所以,「源頭甲骨文」的內涵,與我們所理解的甲骨文字義是完全不同的。老子在函谷關是用「源頭甲骨文」字義寫下的《老子真經》,其內容與《道德經》完全不同。

《道德經》是後世學者在看不懂《老子真經》字義的情況下,根據當時的知識背景,比如:易經以及社會政治需要,藉助通假、缺字、衍文等校注方法,重新編撰的一本書。

用「源頭甲骨文」字義解讀《郭店楚簡·老子甲》的電子書:發現《老子真經》——從人類文明整體進程解讀《郭店楚簡·老子甲》(上篇)已經出版,上架書名:老子真經

有興趣的網友可在噹噹雲閱讀、kindle、掌閱、百度閱讀、京東讀書中搜“老子真經”。

兩個阿賴耶識之間的一次對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